烏延頭領更是挺著脖子惡狠狠地威脅道“你等今天敢殺我們,我們大單於定會率軍馬殺過來,血洗這方城縣為我們報仇,到時你等一個也活不了。
如若現在乖乖把老子放了,老子道會考慮在大單於麵前為你等求情……”
話未說完,便被後麵的魏延一刀砍了腦袋,鮮血噴出數尺。
後麵的軍兵也毫不容情,把這些烏桓軍兵儘數斬殺。
這幫烏桓軍兵每人手上都沾染不少漢家百姓的鮮血,砍頭沒有一個被冤枉的。
方城的百姓看了雖然血腥,卻都感覺大快人心。
自從公孫瓚覆滅之後,已經多少年沒有大漢軍隊為他們撐腰,保護他們了。
所以丁辰率領的軍兵進駐方城縣,受到了百姓們的熱烈擁護。
但是也有百姓們對烏延頭領臨死之前的威脅感到擔憂,因為那些威脅極有可能成為現實。
說到底烏延部隻是烏桓部落中較小的一支,而真正讓袁紹立為大單於的踏頓,手下有數萬鐵騎,那才是令人生畏的軍隊。
而且踏頓已經洗劫了幽州數個郡縣,搶走了數十萬的人口。
如今漢軍在這裡殘殺烏延部雖然是痛快了,可是踏頓前來為烏延部報仇怎麼辦?
此時方城縣的縣令早已經嚇跑了,隻是下麵各鄉紳維持著地方管理。
在縣衙內,丁辰接見了眾鄉紳代表。
有個鄉紳首領戰戰兢兢的問道“君侯對我方城縣有救命之恩,我等自當肝腦塗地以報,可是老朽鬥膽問一句,不知您此次率兵前來,是碰巧路過,還是準備長期駐守?”
“爾等是怕踏頓率軍前來報複,是麼?”丁辰直接點破道。
“實不相瞞,正是如此,”鄉紳首領道“這方城縣是我們世代居住的家,此地離踏頓所屯住的柳城,比君侯所在的許都近的多,將來君侯若撤兵回許都,我等依然要暴露在踏頓的鐵蹄之下,過著生不如死,朝不保夕的日子。”
“放心,”丁辰淡然道“我此次率兵前來,定會一次解決解決踏頓之患,攻破柳城,將烏桓軍兵斬儘殺絕,使其再也無法進攻邊郡。”
“徹底解決邊患,那可真是太好了,”眾鄉紳聽了丁辰的回答無不歡欣鼓舞。
如若真能像丁辰所說的那樣,畢其功於一役,他們這些邊境百姓將再也不用受烏桓人襲擾。
“君侯做出此等壯舉,所立功勳不亞於當年冠軍侯橫掃匈奴,可謂我們這些邊民的再生父母。”
“我們願意拿出餘糧勞軍,助君侯馬到功成,得勝而歸。”
眾鄉紳滿意的退去之後,果真主動湊集了不少糧食送來,以資助軍隊前去進攻柳城。
甚至有鄉紳為為丁辰送來兩名年輕貌美的女子,算是酬謝救命之恩。
丁辰的軍隊在方城縣集結,不止夏侯惇麾下軍馬,連曹仁駐守薊縣的軍馬,包括黑山軍也都調了過來。
如此彙集之後便有四萬之眾。
隻可惜,如今已進入六月,天上像是絕了個口子,接連十數日的瓢潑大雨,讓灤河發了大水,把曹軍擋在了河西岸,根本無法東進。
丁辰無奈,也隻好暫時在方城縣屯住。
這一日,突然有個叫田疇的人求見,丁辰等的就是這個人,下令讓其進來。
田疇乃是一個隱士,善於擊劍,曾做過幽州牧劉虞手下從事,後來劉虞覆滅之後帶領親族到山裡隱居。
雖袁紹數次征辟,但他對於袁紹勾結烏桓人襲擾邊境百姓深惡痛絕,故而沒有接受袁紹的征辟。
如今丁辰率領朝廷軍馬前來抵抗烏桓入侵,田疇便出動出山幫忙。
“見過君侯,”田疇是個五十多歲的儒雅之人,進到縣衙書房,對丁辰躬身施禮道“聽聞君侯欲東擊柳城而不得其路,故而在下專程前來相助。”
丁辰苦著臉道“在下雖奉命抗擊烏桓,奈何天公不作美,令灤河之水大漲,先生卻又如何助我軍到達柳城?”
田疇道“其實到達柳城除了過灤河還有一條路,那就是從此向北,攀越徐無山,出盧龍塞經大漢邊境進入灤河上穀,行軍五百裡在平崗轉而向東,穿越鮮卑牧地再次進入大漢境內的白狼山脈,如此便繞道柳城以北。
隻不過此路崎嶇難行,自武帝之時到現在已有兩百年無人通行,若君侯欲行此路,老朽願意作為向導帶路。”
“兩百年無人通行,先生怎敢確保這條路還能不能走通?”丁辰問道。
其實他當然知道,在真正的曆史上,曹操正是走了這麼一條險路,突然出現在烏桓人的身後,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才在白狼山一戰擊潰了烏桓軍隊,斬殺踏頓。
“在下也不敢保證這條路能走通,”田疇道“不過用兵之道,當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此路無人通行,踏頓必然也毫無設防,若君侯能率軍走通,此戰也就贏了大半。
即使實在走不通,君侯不妨再撤回來便是。”
“就依先生之言,”丁辰拍板道。
同時傳令下去,將軍兵挑選出兩萬精壯者,由曹仁和夏侯惇各自率領一萬,再加上高順率領的陷陣營和陳到率領的丹陽兵組成遠征軍,秘密向北出征。
剩餘的軍兵則大張旗鼓的撤退,並在路邊留下了牌子,寫道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複進軍。
以此給烏桓人留下已經撤軍的假象。
丁辰跟隨這兩萬餘軍隊秘密北行,首先翻閱了徐無山(也就是盤山)。
田疇就是帶領親族在這座山裡隱居,故而道路熟悉的很,並沒有費多大力氣,但是經過盧龍塞向北之後,便進入了灤河上穀,此地已經出了大漢邊境,自從當年漢武帝時期有人走過之外,兩百年來已經無人通行。
崇山密林之中已經找不到道路,田疇也是憑著一張早已磨得看不清字跡的古輿圖,依稀辨認著開路前行。
如此一來行軍便極其緩慢,軍隊叫苦連天,連曹仁夏侯惇等都流露出猶豫之意。
而且如此行軍,後續糧草供應也非常困難,常常麵臨著糧草供應不上的局麵。
這便是考驗主將意誌的時候。
丁辰知道此路必定可行,所以意誌堅定無比,毫不動搖。
可想來當年的曹操可是前途未卜,不知道此去到底是吉是凶,卻依然堅定前行,其毅力自非常人可比。
他們在灤河上穀的崇山峻嶺之中行軍數百裡到達白檀,這是鮮卑人的地盤,又向東穿越五百裡的荒無人煙的茫茫荒原。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