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好事來臨_明末暴君:從收服錦衣衛開始_思兔 

第98章 好事來臨(1 / 2)

明初。

貨幣以紙幣為主,即發行寶鈔。

怎奈朝廷濫發寶鈔,引起寶鈔貶值,導致通貨膨脹,經濟混亂。

明中期,朝廷為穩定貨幣,穩定經濟,逐步限製寶鈔發行和流通,鼓勵使用金銀等貴金屬作為貨幣。

鑒於大明金礦產量低,而銀礦產量高,銀子漸漸成為主流貨幣。

同時,大明對外貿易逐年擴大,特彆是同西班牙,葡萄牙等歐洲國家貿易增長,海量銀幣大量流入大明。

大抵是隆慶開關保證白銀流入,張居正改革的一條鞭法規定賦稅征收紋銀,基本確定朝廷銀本位製度。

銀本位製度本身沒毛病,問題是海量白銀流入,皇族,官紳等特權階消費有效,更喜歡窖藏白銀,使朝廷每年僅收取幾百萬兩的稅收。

物產不變,銀子逐漸增長,而銀子流轉不到普通百姓手裡,物價不漲才怪,關鍵物價上漲,對百姓百害而無一利。

總之,此事三言兩語說不清楚。

不過,來複的話提醒了朱由校,必須搞些項目,誘導皇族,官紳花錢,花大錢,讓他們把窖藏的白銀拿出來消費。

賭馬,賭球,好像都是不錯的項目,特彆是賭馬,還能鼓勵民間養馬。

同時,海外貿易時,把收白銀改換為收取黃金,逐步向金本位貨幣改變。

朱由校盯著來複,耐心的說“你的問題,表象為百姓收入增加,但實際購買貨物數量減少,引發這種現象的緣由歸為外部流進大明銀幣太多。”

“具體歸為兩點,大明商品對出海出售多,從海外購買貨物少。另外,國朝商賈和外來商賈的黃金白銀兌換比相差過大,導致對方通過白銀交易在國朝換取黃金,從而能輕鬆套利。”

“套利,諸位肯定清楚。”

“所以,以後與海外商賈貿易,能收黃金最好,不能收黃金需黃金折價,作為貨物價值參考標準,防止海外商賈繼續套利。同時,朝廷將陸續開海禁,設市舶司,為把白銀花出去,海商不妨多從海外購買糧食,朝廷需要糧食,海量的糧食。”

這段話,朱由校既說給商賈,更說給內閣,戶部,兵部官吏。

把商賈當做傳話筒,讓他們給商賈透露出去,希望各地商賈清楚朝廷的訴求。

至於百官,朱由校則在提前給他們打預防針。

海商和代表海商利益的官吏獨占海外利益的時代該落幕了。

什麼?

開海禁,設市舶司。

來複等商賈代表喜笑顏開,開海,他們或許還能分杯美羹。

來複更作揖行禮,感謝皇帝解惑。

六名官吏神色複雜,有人歡喜有人愁。

開海。

設市舶司。

涉及東南沿海數以萬計商賈,以及他們背後的官吏和數百萬百姓的利益。

饒是隆慶帝開關,在朝廷各方博弈中,皇帝在漫長的海岸線上撕開小口子,單純在福建設立月港。

時下開海,必然引來朝廷官吏鋪天蓋地反對,以當朝皇強勢的性格肯定寸步不讓,搞不好皇帝舉刀殺出重圍。

朱由校沒有關注百官和商賈代表的神色,目光轉向蘇茂相道“今年秋收還沒有開始收取吧,將以往收白銀統統改為收糧食,戶部飛馬傳遞,務必迅速落實,錦衣衛,東廠番子將秘密巡查,告訴各地官吏切勿作繭自縛。”

“遵命。”

蘇茂相快速領命。

一條鞭法,提高了太倉,內帑收入,讓朝廷財政充裕,這點絕對毋庸置疑。

然而,將百姓納糧改為繳納銀子,對百姓非常不利,百姓沒銀子,特彆是鄉村百姓沒銀子,需以糧食換取銀子,不可避免遭到壓價,遭到剝削,無形中增加百姓負擔。

萬曆皇帝廢掉張相公改革的政策,為緩解朝廷財政,卻沒有廢掉改糧為銀的政策。

皇帝睜隻眼閉隻眼,百官自然聽之任之,置身之外,偶爾有正直的官吏上書為民請命,皇帝或視而不見,或束之高閣,讓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中。

今日,皇帝簡簡單單一句話大幅降低百姓負擔,當的上仁君二字。

蘇茂相快步起身,躬身向朱由校作揖道“陛下聖明,臣代天下百姓謝謝百姓。”

晌午。



最新小说: 穿越古代去求生 哎呀我的貓貓穿越了 折枝花滿暄 重瞳藏不住 開局頂尖異能,我即是毀滅 花都最狂醫神 重生狂妻虐翻霸總前夫莊明月展宴 我讓地府重臨人間 彆擋我學習 全球神祇之死亡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