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五次親征,卻未能取得徹底的勝利,沒有能力去維持太祖打下的基礎,自寧獻王朱權改任南昌府就藩後,大寧衛廢。
所謂的廢,其實就是明軍內遷,將地方空了出來,可是並沒有允許朵顏衛入主大寧。
可是,宣德的收縮,也讓朵顏衛看到了機會,雖然沒有名義上的認可,但是他們有機會還是會留些人在大寧。
這也是為什麼劉安兵臨城下的原因。
無皇令,夷人不可牧居大寧。
兀良哈人和黃金家族有仇,而瓦剌是黃金家族的一脈,就算也先有篡位的意思,但也不是你朵顏衛見死不救的理由。
騎兵圍城,主要靠著就是斷絕補給。
而朵顏衛入城,那就喪失了他們身為騎兵的優勢。
攻城戰,那是中原人最在行的戰役了。
除了俘虜營,劉安手裡還有其他的騎兵和神機營,就算沒有京城那樣的恐怖,但是騎兵上的比拚,朵顏衛已經輸了。
所謂用兵之道,攻心為上。
為什麼還沒有攻城,隻是因為城裡有明人。
彆管那些人好壞,都要考慮他們的性命。
這才是新軍隊的思想,若是以前,劉安早就讓投石機往裡麵扔石頭了。
戰士們用鏟子在地上挖出壕溝,不斷靠近城牆,隨後是一個個力士,拿著大喇叭向著裡麵不斷呐喊。
“裡麵的同胞聽著,你們已經被包圍了,再也逃不脫了,希望你們再不要替賊首賣命了,立即停止抵抗,放下武器,我們歡迎,想回家的,我們發路費,我們隻要賊首!除了背信棄義的賊首,我們都是同胞!”
夜裡安靜的時候,城外就會傳來這樣的話語。
官話一遍,蒙古語一遍,其他夷語再一遍。
“我們本是瓦剌軍隊,被也先賊子欺騙,被那些黃金家族欺騙,是聖人接納了我們,沒有殺我們,你們也知道的,是朵顏衛的頭目背叛了聖人,背叛了大明!”
不像是檄文那樣文文縐縐,隻有識字的人才聽得懂。
力士們的喊話,從來不是針對像花當這樣的大頭目,而是麵向城裡的軍民。
這一夜,花當不敢睡覺,總感覺自己的背後有點發涼。
所幸是一夜無事,而明軍和之前一樣,圍著大寧府,誰敢救就打誰。
更何況,花當知道,自從瓦剌敗後,根本就沒人敢來救他。
當然,也不是花當不想投降,隻是那書信石沉大海。
花當帶著黑眼圈來到城頭,一路上,看到那些士氣低落的士兵,他知道,守城不是長久之計。
這麼死,太窩囊了。
雨水讓道路些許泥濘,就算是騎兵,跑起來也有點麻煩。
但是大自然所設置的不利條件,對雙方都是一樣的,隻是對方的人更多、補給更多、裝備更好!
這還怎麼打?
為什麼聖人就不接受自己投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