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三章 簞食壺漿喜迎王師_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 > 第三七三章 簞食壺漿喜迎王師

第三七三章 簞食壺漿喜迎王師(1 / 2)

就像花榮親信猜測的,他們的胡總督得知消息勃然大怒,畢竟剛剛誇口簞食壺漿就慘遭打臉,此等不識順逆者豈能不嚴懲。

停下。

擺出大炮進攻。

最終他們在峽江折騰到傍晚才完成登陸並集結進攻。

但當天晚上城內的於知縣就很乾脆的棄城而逃,而且還帶走了近千名青壯然後消失在城西的群山中。

他們從沒想過死守,就是拖延時間讓南昌做好準備而已。

但他們的努力最終還是白費了,儘管第二天胡總督重新順流而下時候,南昌的確早就已經得到消息,但胡總督在南昌的,卻是他想要的簞食壺漿。

作為江右世家的核心城市,南昌士紳在他到達前就起兵,連同倒戈的幾個衛所將領,他們迅速控製了南昌城,而城內那些北方籍和新科進士出身的官員,在進行了小規模抵抗後確定無法挽回局勢,立刻帶著數千不肯附逆的士兵棄城而逃,並一直跑到南康然後固守南康。

南昌士紳喜迎王師。

得知情況的王師顧不上停留,連同南昌士紳拚湊的武裝直接向前。

很快胡總督就帶著膨脹到五萬的大軍兵臨南康,儘管撤到南康的人也做好了防禦布置,但當天晚上南康城內幾個世家就偷偷打開了城門。

南康也陷落了。

最終不肯附逆的那些軍民,在幾名五台山畢業的官員帶領下,總共五千多人逃出南康鑽進了廬山。

可以說欣喜若狂的胡總督,在那些同樣欣喜若狂的士紳歡呼中,就這樣一路勢如破竹向前,幾乎沒怎麼打仗就兵臨湖口。

而此時朝廷依然反應遲鈍。

當然,這已經不重要了,建文的王師終究進入了長江。

而且就在胡總督兵發吉水的同一天,王弼的大軍也北上,而長沙士紳和衛所將領倒戈,事實上他們向前無一抵抗,士紳和衛所將領倒戈,北方籍官員和新科舉官員逃亡,少數逃不掉的直接進山打遊擊。這支總共十五萬卻號稱五十萬的大軍,和胡總督一樣幾乎兵不血刃進入長江,但楚王最終沒有喜迎他老丈人,他和上次一樣,在武昌集結軍隊固守,並且靠著他的身份,迅速鎮壓了武昌士紳的作亂,不過主要是因為武昌城內有他的護衛。

這支護衛和過去的不一樣,過去是軍戶性質的護衛,但他要到南方發展,軍戶性質的護衛很難願意跟隨。

就算各種手段忽悠去的也沒幾個。

說到底他終究不是他四哥那樣有足夠的號召力。

所以楚王咬著牙,又掏錢招募了五千雇傭軍,因為無法回安南,隻能暫時留在武昌,就連他的王府都當了軍營,最終這五千雇傭軍和舊護衛們對他的舊情為他迅速控製了武昌局勢。

然後將他老丈人阻擋在上遊。

不過也僅僅是擋住他老丈人,對下遊的戰鬥沒有什麼幫助。

而胡總督進入長江後順流直下,但讓他意外的是京城反應依舊遲鈍,或者也可能是他速度太快,畢竟順流直下根本用不了多久……

從他出兵到進入長江,總共也就才六天時間。

總之他兵臨安慶時候,安慶衛居然沒有任何戰備,甚至安慶衛指揮使還帶兵增援湖口去了,但增援湖口居然沒走長江,反而渡江走南岸陸路,話說他是要怎麼帶著一群步兵走陸路阻擊順流直下的艦隊?最終胡總督用了僅僅一個時辰,就輕鬆攻克安慶,或者說在安慶士紳簞食壺漿的歡迎中進入安慶,然後再向前依然勢如破竹,三天後他的大軍就已經兵臨蕪湖,但還是沒有遭遇真正抵抗,不過他到當塗時候,終於知道了這種詭異狀況的真正原因……

南京。

大勝關。

“撤回城內固守,趙思禮又喝多了嗎?這幾天他都下了些什麼亂七八糟命令?趁著公主不在,他想過把癮就死,咱們可沒興趣跟他胡鬨!要不是他胡亂指揮,讓安慶守軍走南岸增援湖口,還不至於讓敵人過安慶,瑪的居然想出讓一群步兵放棄要塞,走陸路攔截敵人艦隊的這種計策。連我都知道解縉幾個擺明就是內鬼,他居然還對這些家夥言聽計從,難道敵軍打進京城,還能放過他繼續讓他榮華富貴?”

京營第一軍統製湯昇憤然說道。

好吧,京城反應遲鈍是因為公主根本就不在京城。

她在胡總督出兵的五天前,就已經去浙江巡視了,浙江剛剛遭遇台風,舟山的罐頭產業受損不小,公主去巡視這個大明重要漁業基地了。

她不在京城就是太後親自主持了,但太後親自主持就是她爹主政了。

目前朝廷和之前大不相同,因為此前有公主的那個會議做決定,內閣充當她們的秘書,所以各部都是聽話辦事而已。

軍隊係統也不一樣。

各地現在都是那些總兵說了算,五軍都督府逐漸成擺設,就是曹國公在五軍都督府當擺設而已。

包括其他都督,都督同知,都督僉事這些頭銜,也都在各地總兵頭上。

有什麼命令都是公主的會議做決定,內閣擬旨,兵部直接發給總兵,理論上是發給五軍都督府,但各地總兵都是都督,直接發給他們就行,這種製度無非就是容易形成藩鎮,但有楊豐鎮壓誰敢做藩鎮?而這種模式無疑是最高效的,也是成本最低的,所以現在都是這樣,但問題是公主不在就出亂子了,接替她的是太後,太後聽國丈的,國丈聽身邊幾個吹捧他的文臣的,尤其是解縉等人。

所以朝廷到目前為止的詭異反應都是他們搞出的。

最初張顯宗就要求京營立刻增援安慶。

但被國丈拒絕。

因為解縉等人說南昌都是忠義,還有兩個衛的精銳,足以堅守然後從江北調兵南下就行。

京營不宜輕動。

但他說這話時候,南昌士紳已經在喜迎王師了。

然後得知南昌失陷,張顯宗說南康也很難保住,需要立刻調兵增援安慶守住這個最後關鍵點。

但再次被國丈拒絕。



最新小说: 綜武:魏武遺風,夫人的香裙 驚!東宮太子竟是我男寵 大唐開局震驚了李世民 網遊之率土蜀漢 青玄道門 赤色鐘情 逍遙仗劍行 老子是奧特曼 新團寵是戲精怎麼破 鬥龍傲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