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民心所向_寒門宰相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寒門宰相 > 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民心所向

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民心所向(1 / 2)

寒門宰相!

第1136章民心所向

宋夏蘭州大戰,牽動了整個熙河路。

章越雖離任了熙河路,但是他仍主導實行兩大政策。

一個是引入棉花及紡織業,對熙河路百姓鼓勵種植棉花,並實行統銷統購的政策,同時在秦州建立最大的棉紡織工業。

另一個是實行對整個熙河路的鹽井,礦山的壟斷,從土豪手裡回收。

二程之中的程顥是做過官的,他與弟弟程頤不同。他是頗通經世致用之學的。

從待人接物而言,程顥也比程頤來得變通。

曆史上宋明理學雖說是二程,但其實是從程頤,朱熹這一係傳下來,若程顥活得再長一些,可能理學中經世致用的部分會比後世多一些。

二程開創的洛學,程顥在嵩山講學時高度稱讚了章越治熙河路,拿之與曆史上諸葛亮治蜀相媲美。

其中對棉花實行統銷統購,似諸葛亮治蜀時,對蜀國的硬通貨蜀錦進行統銷統購。

而對鹽鐵專營的壟斷,似諸葛亮設司金中郎將,司鹽校尉將礦業鹽業收歸國用,作為北伐軍費。

但又不同之處。

章越對整個熙河路的棉花,糧食實行統購統銷,朝廷收購之後,放在交引所上進行期貨交易。

朝廷賺取從百姓至商人之間的差價利潤。

對棉花紡出的‘貝吉布’,章越卻不官營。

熙河路蕃部手中礦山和鹽井,章越實行你三我七的政策,由朝廷出資金出技術出人工,而當地豪族什麼都不用乾,一年得利比自己乾得還多。

儘管熙河路現在還要朝廷每年近兩百萬貫的補貼,但百姓,蕃部首領,漢民稱便。

百姓雖說田利棉花的利潤大多被朝廷賺走了。

但從古至今老百姓對穩定收入的需求壓倒一切。讓大部分人來選,旱澇保收肯定勝過一年吃乾一年吃稀。

朝廷也以此避免商人收糧收棉時的盤剝。

而紡織商人從交引所裡購買籽棉,也杜絕了直接從朝廷手中購買的弊端。

交引所對收購來的糧食,棉花要進行審查,對棉花的質量製定標準,如果棉花質量不好或特彆好,在實際交割之中就要進行升水和貼水。

否則商家是有權不收的。

交引所的利潤在於期貨交易和期貨交割的手續費,所以對期貨質量肯定是嚴格審查的。

這是一個國有經濟和市場經濟融合的完美辦法。

對棉花,礦山,鹽井實行生產資料的壟斷,既便利了百姓,也控製了商人。而不對貝吉布實行官辦,也是對於投資風險資金的回報。

種植棉花和生產出一匹貝吉布難度是不一樣的,後者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和對生產細節的把控。

紡織業剛興起時,秦州甚至整個陝西路棉紡織業有上百家。經過五年,倒閉破產的超過五十家。

除了剩餘價值,要把商人的風險係數也算進去。

期間章越對熙河路完全可以辦到自收自支,不要朝廷每年兩百多萬貫的撥款。但章越對官家一而再再而三要利潤的要求,同時對舊黨熙河路勞師靡費的抨擊一概置之不理。

章越甚至還發行新股從民間籌錢為熙河路軍費。

有句話說得好,生意人隻賺取有限的利潤,暴利是不能長久的。

任何事都有一弊一利,沉溺於此容易陷入虛無之說。

隻有以道統之,任何的術在道之下才有意義。

正因為有些錢省了以後要出大問題,章越寧頂著壓力讓朝廷貼錢,也要將賺的錢分至地方和百姓身上。

在熙寧元年王韶立通遠軍時,不過漢軍數千,熟蕃萬餘戶。而到了元豐二年,熙河路漢人已多達十萬戶以上,已編戶的熟蕃三十多萬戶,散居山穀的生蕃近百萬戶。

連文彥博聽說過後,都評價了一句‘熙河路大治’。

而戰役的勝負,往往取決地民心之向背。

……

當李憲,王厚率三萬餘熙河路兵馬遠遠抵至龕穀時,見到梁乙埋號稱八十萬大軍圍城,也是一籌莫展。

他們派小校駕舟至黃河上遊查看蘭州軍情,眼見蘭州被包圍得水泄不通,西夏軍日夜攻打的景象對方隻是遠遠望了一眼,即嚇得飛速回來報信。

李憲,王厚對視一眼,黨項兵力不僅可以圍城,打援也是綽綽有餘,難道鳴沙城之役要在蘭州城下重演嗎?

二人心急如焚地等到了第五日。



最新小说: 夫君迎穿越女進門那日,她覺醒了 逆世仙途:林風 浪蕩總裁的狠辣小嬌娘 大唐裡正 在紅樓親喂林妹妹喝湯藥 塞音老仙鬨大明 重生80:從擺攤開始發家 綜影視之寸心相思意彆離 青梅的背叛,老婆是美豔病嬌大佬 一眼睜開,神仙師父找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