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萬億大佬!
第二天胡方來公司,這家夥兩邊跑,每天忙的不亦樂乎。
“哎,現在學表演的明星學生越來越多,無數年輕人想一夜成名,但前幾天在第26屆國際電視節的論壇跟曾擔任過《心理罪》《畫江湖之不良人》《古董局中局》導演和《白夜追凶》監製的導演五百聊天,才知道國內製作人才缺到什麼地步。”
胡方無奈道“不隻是後期、特效這些技術工種,包括導演、編劇等,仿佛整個行業都缺乏有能力同時有想法、有創意的人才。”
“按照五百的話說目前混劇組的工作人員專業度太低,什麼服裝、化妝、燈光等工作人員甚至很多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
沈鋒毫不驚訝,影視專業人才短缺又不是今年才出現的話題。好幾年前馮小剛好像就指出影視行業的人才不夠,號稱100個人的劇組科班出身的隻有四五個?
“國內很多劇組,尤其大部分小劇組中,除了負責指導的人是專業出身,無論是服化、錄音還是燈光等環節,現場執行大多都是非科班出身。”
“這個行業太辛苦,相比專科院校學習過的人才,更多還是靠傳統的師徒模式培養。”
“即便大導演的組,專業程度也不行,說白了還是教育的問題,國內優秀的攝影師都不在高校,信息的滯後,導致理論和實踐是脫節的。”
“您知道今年表演係的報錄比在各大院校是多少?”
“北影174:1,中戲229:1,上戲192:1”
沈鋒撇撇嘴,比清華北大都吃香!
這十年資本瘋狂湧入,選秀節目的興起和對流量的重視也讓更多人踏過本就低的門檻,想要成為演員,導致本就過剩的演員更加泛濫。
儘管幕後專業報考人數也開始增多,地方政府也逐漸重視影視產業,但在大部分人看來,這樣的增長還是相對緩慢的。鑒於目前的人才培養體係和行業環境,國內影視的工業化道路依然任重道遠。
畢竟影視是一種工業化的藝術,在牛逼的導演也不可能一個人可以實現。先要完成技術,再來談創意。
“劇情裡挑bug、吐槽剪輯過跳、bg不協調、演技過尬,又或是特效和化妝像五毛……”
“隨著知識共享的升級,一夜之間全國人民似乎都變成行業的專家?”
“唯一不長進的似乎隻有創作人員?”
胡方吐槽道“導演組、製片組、剪輯組好歹都是科班出身,而服化道涉及到設計和製作的就是專業的,但是現場負責道具、化妝和服裝,一般都是職業學校畢業的,很小就進入社會。”
“尤其是燈光師,這幾年我很少認識科班出身的,尤其是在影視劇領域。”
“一說燈光師找河南的,七成都來自鄢陵縣。大部分都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培訓,更不用說科班的學習,直接跟著認識的師傅入行。”
“一步步從搬燈拉線的小助理做起,逐漸熟練並成長為專業的燈光師,運氣好還可以向攝影等崗位轉。”
“從小助理到大助理再到燈光師,不僅是從體力勞動向腦力勞動的轉變,也是技術向藝術的進階。但是這對於很多助理來說,不僅在於能力,還在於機遇。”
“我認識的很多燈光助理對這個行業都不是很了解,對於他們來說,這更多是一份生活的工作。而且說實話,確實有一定的門檻。”
“除本身的文化程度之外,他們學習的機會確實不多,很難碰到合適的師傅。”
“非科班出身的燈光助理要做到燈光師至少需要3到5年,這還是在本人足夠努力,並有合適的師傅帶的基礎上。”
“假如是科班出身,或者是稍微在專業院校學過一些,儘管還需要一兩年的成長期,但就會容易很多。”
“無論是燈光還是服化,助理的報酬和福利普遍不高,由此也被戲稱為影視民工。”
沈鋒啞然失笑,跟金融民工有異曲同工之妙?
“專科畢業的工資,不會有多高,大部分都是去要求和預算都不高的小劇組。”
“因為小劇組預算有限,科班出身更專業的不願意去,在某種程度也反應人才的供需不平衡和競爭的非良性。”
“燈光小助理500一天,單位工作時間16個小時,這還是前年一大批燈光師集體抗議後爭取到的報酬標準。”
“此外沒有其他任何的保險和福利,由於都是跟師傅進組,所以很多也不存在和劇組簽合同,而是直接由師傅發放薪水。”
“國外很多學校的老師都是一線的攝影師,能夠給學生帶來更新、更及時的知識,甚至有實踐課是直接將學生帶到好萊塢的片場,由業內攝影師帶著實操。”
“甚至國外的院校還有職業生涯規劃師,告訴學生如何營銷和提升自己。”
“國內老師一方麵是因為在學校等於上班,會影響接活,接活的工資,兩天就跟學校一個月工資差不多。”
“另一個原因是電影學科需要導演攝影美術各門類配合,綜合實力不好,或者學校的師資、校友、設備資源不好,根本留不住人。”
胡方喝口茶,繼續道“曾經跟畢贛聊天,18年他拍《地球最後的夜晚》就因為劇組專業度和統籌經常開工就停工,還有演員合約到期卻還隻拍了四分之一。”
“能拍成一部作品……”
“比死幾次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