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欲再討董_三國之霸天下_思兔 
思兔 > 玄幻魔法 > 三國之霸天下 > 第104章 欲再討董

第104章 欲再討董(1 / 2)

三國之霸天下!

董卓進京了,掌控了朝廷的生殺大權,其實這也沒有什麼。因為隻要主上幼小可欺,自然會有人把持朝政,先前是何進,現在換成了董卓又有什麼不可呢。然而有人就很不忿,這個人就是袁紹,因為何進死了之後理所當然應該是他--袁紹來把持朝政,這樣的話袁紹便不負“四世三公”的家族榮耀,甚至於有可能成為大將軍,從而位在三公之上,也使得袁氏一門在他的手上更加輝煌。

但是,董卓的突然殺入使得袁紹的美夢徹底被擊碎,更讓袁紹惱怒的是為何沒在董卓剛剛進京,後續部隊還沒有到位的情況下,突然發難,以自己的一萬禁衛軍和投降的三千羽林軍的實力,董卓的五千騎兵是很容易就會被趕出洛陽城的,但是自己的猶豫錯過了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現在的袁紹已經沒有可能再與擁有二十萬兵力大的董卓抗衡了,而且董卓還收了一個萬人難敵的呂布。

這一切的一切都使得袁紹看著董卓怎麼看怎麼醜,怎麼看怎麼都不順眼,今天聽到董卓要廢掉少帝,另立陳留王劉聰為帝,袁紹的心中便煩煩的。但是,袁紹心想,董卓現在畢竟勢力龐大,不但袁氏一門已經無法與之抗衡,其他諸如三公九卿也必然也不敢再有異議。

袁紹猜得不錯,董卓在三公府召集文武百官商議廢掉當今少帝,改立陳留王為帝的時候,竟然沒有一人敢起身說話,都是怕了身後的那些帶甲士兵手中明晃晃的寶劍,更是害怕董卓身旁手持方天畫戟的威風凜凜的呂布。

董卓的話是這樣說得“公等皆知,天子乃是天下威儀所在,是萬民之主,然而當今天子卻暗弱無能,不如陳留王聰穎好學,可成大器。卓想依伊尹、霍光故事,廢掉當今皇上,而另立陳留王為帝,並請太後歸政,以應天順人,汝等以為如何?”

但是,出乎袁紹意料之外的是,雖然三公九卿無人敢動,但是身為九卿中少府屬官的尚書盧植,卻站起身來大義凜然地對董卓道“明公方才提到的‘依伊尹、霍光故事’,盧植實在是不敢苟同呀。”

董卓實在沒想到竟然還有人敢站出來反對,並且此人還不是三公九卿,隻是一個小小的尚書,登時拉長了臉,沉聲問道“嗯,盧植,你這話是何意思,本司空為何不能仿效伊尹、霍光廢帝另立?”

雖然看到董卓拉長了臉,很不高興,但是盧植並沒有絲毫害怕,繼續道“司空大人應該知道,昔日太甲晦暗不明,伊尹才將他流放於桐宮的;昌邑王登位僅二十七日,卻作惡三千餘件,使得民心大憤,大將軍霍光為了順應民意,這才祭告太廟,然後將其廢棄。然而當今主上雖然年幼,卻是聰穎好學,且登基以來並無半點過錯,朝中眾位大人都是有目共睹的。司空大人久在西涼,於朝中諸事不太清楚,更何況,以植來看,司空大人雖然熱衷關心國事,卻無伊尹、霍光之大才,又何必要進行‘廢立’之事呢?豈不聞聖人所雲‘有伊尹之誌則可,無伊尹之誌則篡’乎?”

盧植此人為人剛烈,原本對董卓在洛陽城中的飛揚跋扈就很不滿意,隻不過董卓雖然有點囂張,卻還沒有做很出格的事情,如今董卓竟然要廢少帝而立陳留王為帝,盧植便忍不住站起來對董卓進行譏笑挖苦,渾然不覺說話有點重了,已經使董卓無法下台了。盧植的話音剛落,百官便紛紛為盧植擔心起來,依照董卓的脾氣,這樣的話是絕對受不了的,很可能會拿盧植開刀。

果然,董卓大怒,大聲咆哮道“盧子乾,汝竟然敢侮辱於我。”當盧植說他“於朝中諸事不太清楚”的時候,董卓的右手已經握住了寶劍,當盧植說他“無伊尹之誌則篡”的時候,董卓已經將寶劍拔出,並且衝了下去要殺盧植,兩旁的帶甲武士早已將盧植的雙臂扭住,隻等董卓的一劍。

宴會上頓時一片喧嘩,就連袁紹也沒想到盧植竟然有這麼大的膽子,竟敢當麵譏諷董卓,心中不禁對其甚是敬佩,遊俠的心態使得袁紹不自覺將右手放在了寶劍的劍柄上,大有衝上去要救盧植的舉動,但是身旁伸來的一隻手將袁紹的右手緊緊按住,袁紹轉頭一看,正是自己的叔父袁槐,隻見袁槐輕輕搖了搖頭,袁紹便將右手輕輕從寶劍上挪開。剛才隻是刹那間的衝動,現在要讓袁紹再來一次的話,袁紹是不會再那樣衝動了。

雖然明知必死,盧植心中卻沒有絲毫的緊張和害怕,反倒是異常的冷靜,神情泰然。就在這危急時刻,眼看盧植就要命喪當場,有一個人坐不住了,這個人就是蔡邕。剛從江東回來不久,就遇到了董卓進京的事情。

董卓掌控朝政之後,聽從了李儒的勸告,大量起用了海內名士,蔡邕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一個。蔡邕當初得罪靈帝,為了躲避禍端,蔡邕便打著去到江東尋訪逆徒顧雍的名義,在江東躲禍數年,這次剛剛回來不久,便被董卓複其舊職。然後竟然在一個月之內連升三級,由祭酒補侍禦史,又轉持書禦史,遷尚書,這件事情使得董卓在“清流”一派得到了很好的名聲。

蔡邕平時與盧植甚是友善,並且當年蔡邕罪徙朔方的時候,盧植曾上書為其求情,這件事情蔡邕一直銘記在心,並且一直也在尋找機會想報答盧植的恩情,這次蔡邕覺得機會來了,便唯唯諾諾起身到董卓身前,顫聲勸道“明公不可如此,盧尚書乃是海內大儒,若是加害,則天下人將為之震怖。其言論方才雖有得罪明公之處,明公若是不計其罪,方顯明公寬宏大量之風,請明公明鑒。”

董卓聽了蔡邕的話,覺得甚是有理,現在董卓最需要的便是一個寬宏大量的好名聲,殺一個盧植不足為難,隻是若是落了一個不能容人的壞名聲就得不償失了,何況盧植在天下士子心中的影響力絲毫不亞於蔡邕。

既然蔡邕求情,董卓正好藉此下台,收起寶劍,用手指指著盧植道“盧植,今日雖然你對本司空言有不敬,但是看在蔡尚書為你求情的份上,本司空便不再與你計較,還不與我速速退下。”

盧植嘿嘿冷笑數聲,也沒有再回到他原來坐的席位上,而是大步向外走去。董卓大怒,看著盧植的背影幾乎又想拔出寶劍撲上去,但是想起方才蔡邕的話,董卓終於還是強忍住心中的怒火,也是嘿嘿兩聲乾笑,不再與盧植計較,就此作罷。

但是廢立之事卻未就此作罷,待盧植的身影不見之後,董卓將右手放在寶劍的劍柄上,粗聲道“還有誰人反對?”本來以董卓想來,應該不會再有人反對了,沒想到又聽到了一個反對的聲音,這第二個跳出來反對的人正是袁紹。

袁紹看到盧植的剛烈,心中甚是敬佩,此時聽到董卓又在這裡大呼小叫,心中大怒,一個衝動,便站了起來,但是當即便後悔了,可又不能坐下,隻得硬著頭皮道“當今天子即位不久,並無任何失德之處,就此理論廢立之事,如何能讓天下人信服?”

董卓大怒,沒想到今日竟然這麼多人出來反對,先有盧植,後有袁紹,盧植乃是海內大儒,又有蔡邕為其求情,自己不能將他怎樣。你個小小的袁紹也敢出來反對,難道我不敢殺盧植就不敢殺你嗎,正好可將你的禁衛軍收過來。

董卓拔出寶劍怒喝道“袁紹,你這乳臭未乾的小兒,也敢頂撞於老夫。如今天下大事皆有老夫來決定,你又豈敢多言,莫非是嫌老夫的寶劍不利嗎?”

袁紹此刻也豁出去了,反正已經站出來了,又不能弱了袁家的名頭,便壯起膽子,也拔出腰間的寶劍,怒喝道“董卓,你的劍雖然鋒利,難道我的寶劍未必就不鋒利,視看天下間大丈夫豈能隻有你一人。”

董卓大怒,就要下令就地誅殺袁紹,卻見李儒慌慌張張從後麵跑來,拉住董卓的衣袖道“大事未定,不可妄殺。”袁槐、王允、楊彪等人也趕緊起身為袁紹求情,董卓這才作罷。袁紹也是怒氣衝衝,提著寶劍,匆匆離去。

由於盧植和袁紹這樣一鬨,廢立之事隻能先暫時放一放,但董卓卻並沒有就此放棄。

經曆了上次的教訓之後,董卓決定先拿三公開刀,樹立自己的威信,然後再說廢立之事。於是,在九月,董卓便重組了三公,任命太尉楊彪為大司馬,封襄賁侯,自己擔任太尉,兼前將軍,並加賜代表皇帝權力的符節,以及作為儀仗的斧鉞和虎賁衛士,進封為侯,任命原司空劉弘為司空,任命豫州牧黃琬為司徒。

到了十一月份,在董卓的要挾之下,少帝劉辨任命董卓為相國,特允許他在參拜皇帝時不唱名,上朝不趨行,佩劍穿鞋上殿。十二月,董卓再次重組三公,任命司徒黃琬為太尉,大司馬楊彪為司徒,光祿勳荀爽為司空。



最新小说: 那門通向大海 北城天街 【GB】棄犬 大人你人設崩了 盤說 我太太今天還要虐渣 第四性彆Enigma 娛樂之誰與爭鋒 逍遙牧場主 舉國:我打遊戲拯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