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_明末鋼鐵大亨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明末鋼鐵大亨 > 第二章 )

第二章 )(1 / 1)

小娘皮也曾問過楊凡,華夏曆史上的王朝問什麼不能走出一亂一治的怪圈。三百年魔咒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楊凡也給她講過這背後的經濟學原理。

在古代,宗室、勳貴和生產糧食的農民、手工業者、采礦工人。之間有一個產品分配的比例。這個比例中點,從朝代開始到朝代末期,是從前端向後端移動的。也就是勞動者,生產者獲得的越來越少。到最後,都是大崩潰結局。

一切推倒重來,再重新開始。

小娘皮問道,難道就沒有徹底解決的辦法嗎。

楊凡沒有回答,其實真的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

人性是貪婪的。一切製度、宗教下,不管規定的多好,最終都是要用人來執行。人才是一切的靈魂。

韓非子兩千多年前就說的非常明白了。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是人製定的,也是靠人來執行的。如果人有問題,法律是不能自動正常發揮作用的。

我們習慣於用製度設計去解決問題。可是,最終都會發現,人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人性。人性不改,諸多問題都不會得到徹底解決。因為這一切事情都是人性鬨出來的。

如果是人性的共性問題,靠換一撥人是解決不了的。

三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看清楚了這點。

周公製禮,就是束縛人性。對人性絕對不能放任自流。朝廷必須要教化萬民。公序良俗不能破壞。

老子講無為,道法自然,就是從根本上去除人性的缺點。

而儒家則采取更有操作性的,具體到每個人都能聽懂的道德說教。

孔子認為人是可以教育的。教育人的目的就是解決人性對社會的不良侵害。

核心點就是你要做一個“仁”的人。實現的路徑就是“忠恕之道”。

而古代的利益集團,讓他們放棄一點點利益,讓百姓活下去,他們都不肯。從春秋到民國都是如此。

常凱申背後的四大家族,在他統治的末期,不僅不會體諒他的困難,同舟共濟共渡難關。而是變本加厲的瘋狂掠奪。這些行為令人費解,這個公司垮了,他們今後到哪裡發財去。

不理解,那是因為不知道他們的底層邏輯。成年人的世界,隻做選擇不做改變。他們就是在做風險投資,你們經營不好,他們考慮的是撤資和變現。

投資人和管理管理團隊可從來不是一條心。

因為他們知道,再不玩命用耙子摟錢,就沒機會了。這條破船要沉了。

現代那些西方國家也沒好到哪裡去。他們的那些利益集團也是不可能少拿一點的。至於他們越拿越多下層怎麼辦。

他們乾脆發國債。反正利益集團的錢是不能少的,那就發國債,借錢用於安撫下層,社會福利。

但這個辦法也不能一直玩下去,現在他們就開始要玩不轉了。

如果這些債務不能轉嫁給其他國家,或者已經付不起利息了。他們早晚要崩。和華夏古代一樣。都是換湯不換藥,搞來搞去,本質上還是那一套,都是我們老祖宗玩剩下的。

萬幸的是,今日我們走出了一條新路。發債都是做了基礎設施投資。不僅拉動了經濟,擴大了就業機會,還穩定了國家發展的基石。這些置辦下來的家底兒,反過來,又增加了軟妹幣的含金量,使貨幣堅挺。

比如修高速路,橋梁、高鐵、修水電站,修機場、修運河和水利設施。這些投資是有現金流收入的。這就是有收益的資產。

我們的債務對應資產,西方的債務對應的是消費。

我們是錢生錢,而他們借來的錢,消費了就沒了。隻剩下債務越積累越多。我們的辦法不知道比他們高明了多少。

而楊凡在明末這個節點上,能采取的辦法就是,利用技術革命,產生了紅利,擴大社會總產出,來緩解社會矛盾。

通過培養之前不存在的行業,來重新洗牌財富的社會構成,至於三百年後,技術紅利吃完了,再度開始舊病複發怎麼辦,他也沒有辦法,隻能且顧眼前吧。

不是說人生發財靠康波嗎。他能把波峰變成波穀,已經很了不起了。至於消除康波,他也沒辦法。

很多問題就是這樣,沒想透徹時,整天在網上和噴子一樣,罵來罵去。其實什麼也改變不了。但真正看明白了,對很多現象,也就不會產生很多負麵情緒了。

既然人類社會的發展有自身的規律,我們也改變不了什麼。那就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去好了,人的能力有大有小,隻要力所能及,不浪費米飯,人生對社會有所貢獻的就好。

很多事情啊,不懂的不能亂說,等真懂了,就不想說了,更不想罵了。

試圖改變人性,那是聖人做的事情。你我皆凡人,個人這麼渺小,還不如腳踏實地的做些實事,人生不要虛度就好。

現代,鄰省的那個廠區,今日非常熱鬨,科學院來了很多人。這些老專家平時都是很難請到的。

廠區去年流轉的十萬畝土地上,劃出一部分作為試驗田,種植了很多的新式作物。今日,他們來看的就是科學院的兩種新式高粱。

這兩種高粱的產量駭人聽聞,一種畝產五噸。一種甜度高,但畝產低些,隻有三噸。當然這是整個植株的重量,不是種子的產量。因為這種高粱是做青儲飼料用的。

孫杏仰著小臉兒,看著高達45米的高粱植株,有些發呆。

林淼用手在她麵前晃了晃,說道“杏子,快醒醒,哈喇子留到衣襟上啦。”

“哪有哈喇子,你好惡心。”孫杏這才從放空中醒過來。

這些高粱太震撼了。那個畝產三噸的高粱也有三米來高。

楊凡之所以弄這個,主要是因為,他需要大量的高營養的馬料。他現在養著五萬騎兵,而且都是阿拉伯馬和印度馬、頓河馬。這些高頭大馬食量也很驚人。

這些特種高粱都是科學院在研究中的項目,還沒有推向市場。本來人家是不願理搭理一個民營的企業的。

不過在看到了孫杏拿出來的實驗田裡,大量的沒有發現或者早已滅絕了的農產品植株照片時,連最重量級的農業專家都驚動了。

這可是植株雜交非常重要的物種資源啊。他們眼睛當時就直了。

喜歡明末鋼鐵大亨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明末鋼鐵大亨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棄妃的農場空間 星辰下的魔法師 奶團三歲半馬甲大佬心尖寵 莊稼漢 重生八零小甜妻 娛樂巨星:從女聲配音開始 這個千金有點道行 王之魂 洪荒:截教錦鯉 意外爆火後影後她不想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