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三國 第五十七章 九真(19)_尋戲三國_思兔 
思兔 > 遊戲競技 > 尋戲三國 > 初入三國 第五十七章 九真(19)

初入三國 第五十七章 九真(19)(1 / 1)

尋戲三國!

聽著桓季如此決絕的語氣,黃尋一瞬間愣住了。這種將真相掩蓋的感覺怎麼如此讓人膽寒。而且黃尋突然意識到,自己正是在這事件的旋渦中心,而且這事自己真能辦到。但是辦到是能辦到,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黃尋覺得還是儘量不要采用這種手段為好。黃尋說道“我看不能直接武斷的做這事,還是應該派人去拉攏冉秉”。“黃大人,你既然想說服冉秉,那就快派人去辦吧。不過你不要忘記誓言啊”。桓季說完這話,直接告退。黃尋讓冷全把李開叫來,李開到來之後。黃尋將桓季的話全部轉述給李開,讓李開去探探冉秉的意思。李開得令之後,馬上前去拜訪冉秉。冉秉得到桓治身死的消息之後也是驚慌了一陣,但是後來黃尋傳來消息,襲擊桓治的桓衝逆黨已經伏誅。這讓冉秉又鬆了口氣。冉秉幫助桓治複位,也是看著桓衝已經勢力漸衰,現在正是與桓衝切割的大好機會。桓衝雖然上位後娶了冉家之女,但畢竟隻是娶為側室。桓衝的正室乃是交趾豪族征氏之女。沒錯這個征氏正是當年伏波將軍馬援討平的征氏後裔。桓衝依靠妻族征氏的支持,才鞏固了自己的地位以及與士規合謀攻取交趾三郡,掀起叛亂。而冉秉所在的冉家隻是九真次於桓家的一個豪族,相比於征氏在交趾對桓衝的支持自然是不能比的。所以桓衝隻是娶冉家之女為側室拉攏冉家。冉秉得知李開前來拜訪自己,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冉秉知道李開是黃尋的心腹,所以馬上前來相迎。

李開行禮之後說道“冉大人,在下這次前來是告訴冉大人一個好消息。桓衝逆黨已經完全被誅滅,無功徹底被我大吳光複矣”。聽到這消息,冉秉馬上說了一段奉承之辭,李開不顧這些直接進入話題說道“如今桓治家主不幸罹難,其子桓發可能也是難以幸免。我家主公派我來問下冉大人,這桓家家主之位不能一直無人擔任,由何人能繼任家主之位”?冉秉聽到李開發問,要聽聽自己對於桓家家主的繼任有何推薦人選,當即回道“李統領請聽在下之言。桓治、桓發遭遇大難,桓家現今能繼任家主之人,從血統嫡係傳承來說第一位乃是我兄長桓治的叔父桓銳。桓銳是桓治父親之幼弟,比桓治隻大七歲,是第一嫡脈繼承人。請李統領回報黃大人,務必考慮在下之推薦”。李開想起黃尋的囑托,說道“冉大人,如今九真戰火未平,桓衝黨羽還在交趾為禍,時刻有可能再次反攻。我覺得現在戰時狀態選出一名能統領軍隊,抵抗桓衝黨羽征伐的人任家主為佳。那剛投順朝廷的桓業先前還擊敗了戴良太守,可謂有勇有謀。我覺得甚是不錯,冉大人以為何如”?“李統領的意思是讓桓業繼承桓家家主之位”?“沒錯,桓業能擊敗戴太守,可見其軍略能力,若是他成為桓家家主一定能抵抗住桓衝黨羽的反攻,徹底阻遏桓衝黨羽再侵九真”。“李統領認為桓業能力出眾可當家主之任。但是家主傳承

事關一個家族嫡庶之分,嫡脈和旁支之彆,以正家族尊卑之秩序。桓業出身旁支庶族是沒有資格擔任家主的。若是想桓業領兵抵抗桓衝反攻,隻需將桓業任命為桓家大長老一樣可得此效果,不需推桓業為家主。此乃正統大道,望李統領明鑒”。“冉大人何必拘於傳統而不變,現今乃是大亂之世,可不能如此愚守祖製。桓衝就是仗著其為桓治親弟的身份所以奪取家主之位,而桓家猶能承認效忠,後來釀成反亂大禍。皆因有這嫡庶之分的傳統。現在應該循勢而變,擢用桓業為家主,改變桓家。這樣才能在之後除滅桓衝,保桓家不致危亡之境。願冉大人思之”。“李統領不需多言,家主之位曆來都是嫡係血脈之人方能擔任。桓業乃是庶出,是絕對不能繼承家主的。這是尊卑秩序,無論世道如何改變也是不能違逆的。請李統領見諒”。李開聽到冉秉決絕的語氣,知道此人固執難通,隻能放棄說服。李開放棄之後直接告辭離去。

回到縣衙大堂,李開將冉秉的原話全部轉述給黃尋。黃尋聽完之後說道“這冉秉還真是個倔強固執的人。怪不得桓季一點拉攏的行為都不做,直接要除掉此人。李開、冷全,你們說我該怎麼辦。真就按桓季說的做,直接發兵除滅冉秉嗎”?冷全回道“主將不需煩惱,冉秉在無功沒有軍隊調集之能,要拿下他不過是主將一句話的事情而已。不過這事我們不能出麵來做,還得交給桓季做才行”。李開問道“冷全,我們現在跟桓季是一夥的,交給他和我們自己來做不都一樣嗎”。“李統領謬矣,我們雖跟桓季是一夥,但是隻是同盟互相取利的關係。桓季要依靠我們奪取桓家家主之位。而我們想得到桓業手中半數軍隊的指揮權。這除滅冉秉之事,若是我們直接出麵來做,那肯定是得罪了冉秉所在的冉家。冉家可是九真郡除桓家之外的第二大豪族。若是如此,冉家必會跳出來進攻我軍報仇,這樣主將平定九真的大業又生波折矣”。黃尋聽到冷全的解釋後,說道“既然如此,那也沒辦法了。我已向天盟誓,必助桓業父子取得桓家家主之位。冉秉既然成為阻礙,那是他自取死路。我也是給過他機會的,奈何此人不通變故,強要循嫡庶之傳統。李開,你就去告訴桓季,讓他去處理冉秉吧”。“是,我這就去”。

李開將黃尋的話傳達給桓季後。桓季大喜,黃尋終於允諾自己去誅殺冉秉了。隻要冉秉一死,再把桓銳處理掉。那再也沒有人有這個資格阻撓父親問鼎家主之位了。桓季當下召集所有手下去桓家祖祠,敲響了祖祠的聚族鐘。這是桓家遇到大事時,敲響召集全族商討的族器。所有的桓家人聽到祖祠鐘響,立馬從家裡會聚到祖祠來。桓季看到大部分桓家人都到了,大聲說道“諸位族人都聽好了。聚族鐘是我桓季敲響的,為的就是告知諸位一件大事。日前桓治伯父被桓衝逆黨所害,現在黃校尉已經撲殺逆黨賊徒,

但是元凶首惡尚未查清是何人。經過黃校尉的訊問,已經確定冉秉就是罪魁禍首。諸位族人也知道冉秉在桓衝奪位之時,將冉家女嫁給桓衝,以邀貴幸。桓衝遂仍然讓冉秉擔任無功縣丞之要職。現在冉秉企圖用殺害桓治伯父的方式,削弱我桓家,達成在這亂戰之時壓垮我桓家,讓冉家強大起來取代我桓家成為九真第一世家的目的。其在桓治伯父奪回無功之時,假意幫扶支持,讓桓治伯父深信於他。但是在桓治伯父成功奪回無功之後,冉秉又與桓衝逆黨串聯,暗中為桓衝逆黨軍備物資,所以最後桓衝逆黨能在夜裡起兵殺害桓治伯父。這一切都是冉秉的算計,為的就是通過殺害桓治伯父的方式削弱我桓家,然後將這都推到桓衝逆黨身上去。冉秉端的好算計,不過還是被黃校尉查出來了。現在我欲帶領諸位族人去擊殺冉秉狗嘴,族人們誰可願與我同去”。

桓季將冉秉襲殺桓治的原因歸咎到,冉秉欲趁桓家處於戰亂內訌之時,利用桓衝逆黨襲殺桓治,達到削弱桓家的目的。這種陰謀詭計,將冉秉自身抽離於事件之外,實在是藏得深。桓季編這一套說辭可是不知燒死了多少腦細胞,好不容易能自圓其說,這種陰謀論在當時的世道還是很容易被接受的。畢竟冉秉所在的冉家雖說與桓家聯姻,但是身為九真第二世家想趁著機會壓垮桓家這個第一世家,自己來當老大。這理由讓絕大多數桓家族人願意相信。因為最簡單的道理,黨同伐異。桓家自己就是這麼乾的。聽完桓季的說辭後,大部分桓家人感到自己被冉秉耍的陰謀詭計愚弄了,決定跟隨桓季一起去擊殺冉秉。但是現在桓家最有資曆的桓銳卻出來提出質疑。桓銳就是冉秉所說的按照血統嫡係傳承的家主第一順位繼承人。桓銳說道“冉秉與我桓家共生共榮已曆三十年,我桓家若衰,他冉家也會跟著勢跌。我實在想不出來他冉秉這麼做的意義何在。這其中恐有嫌疑啊”。聽到桓銳出麵質疑,桓季心說這個老不死的終於還是跳出來了,不然還不好明著解決他。桓季當即指著桓銳怒聲斥罵道“桓銳老賊,你與冉秉的勾當我都知道了。冉秉答應擁護你為桓家家主,所以說你才出來為他說好話。你以為桓治伯父死了,你就能如願繼承家主之位不成,你早已被桓家祖先聖靈所唾棄,桓家豈能容你這叛族背宗之賊。族人們,桓銳與冉秉勾結,欲繼承家主之位後用我桓家的利益討好冉家,得到冉家的支持。我等豈能讓這叛族賊子昂然立於祖祠之中,來人啊,給我押下去”。聽到桓季煽動性的語言,桓家很多族人都熱血湧頭,對著桓銳罵了起來。桓銳聽到桓季汙蔑自己,氣得哆嗦起來,指著桓季說道“你血口噴人,我從沒乾過這事”。但是桓季的手下已經將桓銳抓了起來,拖出了祖祠。將桓銳押下去後,桓季當即帶領熱血上頭的族人前去攻打冉秉府邸。



最新小说: 彆獻祭少女了,我家快被撐爆了 重生公主追夫記 權傾天下:王妃狠絕色 願君無憂:萬裡河山相送 鐵血明朝 皇後是朕的心尖寵 破繭成蝶:減肥王者之路 洪荒:我們五個都是一個人 棄妃的農場空間 星辰下的魔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