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散記-認識和改變現象_智慧追尋者_思兔 
思兔 > 都市言情 > 智慧追尋者 > 雜談散記-認識和改變現象

雜談散記-認識和改變現象(1 / 1)

智慧追尋者!

情感平靜後,引起思考的現象就少了,雖然自己努力讓思考在運行著,隻是如果沒有新的感覺,沒有新的靈感出現,總是沒有什麼特彆的感覺存在,激不起深入地思考。筆《趣》閣

並沒有什麼可以害怕的,這也許就是一個人生的過程,是一種自己的經曆,這算是一種疑惑的心結吧,有些時候,有些事情一旦自己疑惑了,或者說是懷疑了,可是得不到答案,可以選擇的是忽視,深入地尋找證據,或者一直糾結著,時常出現在自己的思考中。

事情是從什麼地方開始敘述的呢?這一路探索下來,有些事情慢慢地清晰起來,然後被自己總結歸納,這也算是一種對現象的記錄描述,對現象的學術性描述,或者其他的觀看描述認識,這就是一種人類認知世界現象的過程。

在現實中的我們,都有自己的行為,這些行為都是根據當前的場景在處理事情,這是一種人類做事情,處理事情的現象,而認知確實可以指導我們做事情,改變現象,創造出工具。

如果認知沒有被我們使用,對這世界現象的認知,沒有被使用,可能已經認知到了,但是自己個人不使用,這種行為雖然很奇怪,但是確實是大部份人的行為,也是一種現象,不知道為什麼不被個人使用起來,有些很好的習慣,很多人認知到了,但是卻不去做,或者可能做不到。

這種過程,如果有人經曆過,就能夠明白了,不清楚為什麼,我們就說這是一種習慣吧,不經意間我們就又會按原先習慣做事情,如果真的時刻提醒自己,進行更改養成習慣,也是可以做到的,經曆過的人會很明白這種更改是可能的。

拋開更加深入的本質探討,人有認識這個世界現象,並且用認識到的現象指導自己更改現象,創造的能力,這是一種天賦,人類的天賦,或者說是一種現象,人就有這樣的功能。

這種功能是被動的,無意識的,或者是主動的,有意識的,這些都是存在的,是一種存在的現象,這是非常表層的現象,那人是怎麼形成,或者擁有這樣的天賦能力的呢?

這是要探究的,也是人對自己本身擁有的天賦的一種應用,探索這些,都是人本身對這種自己擁有的天賦的應用,不管這種天賦是誰給予的,還是自然進化出來的,人都必然,也肯定會使用這些人類特有的天賦能力去做事情。

認識這世界的現象,描述這世界的現象,看起來是比較簡單的,而且好像都已經知曉了,可是實際上清楚的可能很有限,對認識的現象的應用是否也已經到了極限了?看起來還是沒有,隻是後麵突破看起來好像比較難,看起來好像都被人類認識完,被應用完了,很多也在人類的發展進程中。

個人認識的局限性就出現了,這句話是說我自己,自己認識是否還可以再突破,這真的是未知,感覺自己已經沒有什麼可以認知了,可是每天還是會多少有點新的認識,這些認識有可能沒有被記錄,有的可能重複了。

如果是這樣,那就是這些認識的應用了,將這些認識應用起來,如果自己也步入這樣的結果,實際我更希望自己一直處於認識世界現象的路程中,而不是過早地進入認識現象應用進程中,這樣雖然很有可能創造各種奇特的應用,可能將認識深入聯係起來,但是比起認識新的世界現象來,吸引力目前還是有點少的。

說人這樣的行為的目的,是為了什麼?還隻是天賦的發揮,必然的天賦發揮而已?這應該是一方麵的,而且必然都會發生的,可是這種天賦能否發揮出最大潛力來,需要一種誘導,這種誘導可能是讓自己感覺的更加愉悅,基本上都是基於此的,而讓自己感覺更愉悅,就是讓自己生活的更加好,生存的更加好。

這算是委婉的表達,直接的表達誰都能清楚,不過這裡也有很多分歧的,極端也是存在的,將自己誘導到一種更好的模式,這隻是我自己的選擇,享受了愉悅的感覺,又做了一些事情。

人的認識越清晰後,那些錯誤的表達就不想寫出來了,這樣就感覺描述的越來越少了,一些語言在沒有清晰之前,就不想這樣亂表述,這樣好像失去了很多樂趣,變的嚴肅,變的死板了,這算不算是一種不好的現象,難道可以亂表述?

就是為了讓表達持續,那就用寫小說的方式來,虛構,完全是亂的,無邏輯的表述,不真實的表述,這樣表述,讓我享受表述的愉悅,這樣讓思想不再死板,不再嚴肅,可以胡亂地借小說的名義表述自己的錯誤的感覺,這樣即使是錯的,也給自己找到了心裡的安慰,這是小說,又不是真實的,較真什麼?

這樣敘述,確實就比較歡悅,就比較活潑,隻是看起來自己的表述還不夠擁有想象力,還不夠荒誕錯誤,什麼時候完成胡亂表述後,就是我掙脫現實邏輯的時候,這看起來也許是有可能完成的,後續可以試試看,隻是心裡確實有疙瘩,感覺如果這樣表述,是浪費我自己的時間,這種糾結,讓我完全無法放開。

最後歸結到,還是我們的時間太少了,我們太珍惜時間了,看起來,好像我們真的很珍惜時間,可是其實我們的社會結構,社會構造,本身的生活,活動都是大量在浪費時間,那什麼才是不浪費時間,一天到晚在賺錢?一天到晚在學習?一天到晚在娛樂?一天到晚在糾結?

那浪費時間也變成相對了,變成個人自己的選擇概念了,也許特彆喜歡某一樣事情,從而認為做其他事情都是浪費時間的,在自己心裡產生疙瘩,就像我認為思考是不浪費時間的,那自然我認為其他我所有活動都算是浪費時間的,我會因為這些事情存在,其他事情肯定會存在的,我就焦慮,我就想辦法減少其他活動,而專注於思考。

認識到了,就沒有了情感,再次看到,認識到的時候,就沒有了感覺,這種感覺是不能夠裝的,不能真的沒有,說自己還有這種感覺,這樣重複出現的認識,就不會引起自己的感覺,除非自己已經遺忘了,會再次讓自己產生感覺。

有些糾結,沒有證據存在,也隻能夠放棄糾結,也許這糾結放下也沒有什麼的,就這樣,當作不知道吧,這算是虛偽嗎?還是隻是一種選擇?



最新小说: 斬妖除魔從司隸校尉開始 快穿:病嬌哥哥,吃藥了! 端者銘天 救命!係統逼我扶持男人做皇貴妃 最強趕海王 六零帶空間物資嫁軍官 在陷入永恒黑夜前 港片:鹹魚之王 穿到修仙文裡,成為惡毒女配怎麼辦 異能:我以寒冰演化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