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又要捐銀修園子_繁華一夢四十年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繁華一夢四十年 > 第46章 又要捐銀修園子

第46章 又要捐銀修園子(1 / 1)

轉過天來,李壯帶著三娃子一同前往珍珠山的王家花園參加省鹽道組織的鹽商聚會。三娃子現在已經有了一點鹽場掌櫃的模樣了,衣著神態已經越來越成熟。現在外地鹽商到李壯友堂買鹽接洽等事宜,李壯已經全部交給他了,日常跟官府的交稅、鹽桓稽查、各種雜捐等事情處理也是三娃子在管。王三友掌櫃在十裡鋪眾多鹽場裡也算是有點名氣了。

王家花園在十裡鋪鎮城西北方向四五裡的珍珠山上,其實整個方圓兩裡的珍珠山現在都是王家產業。王家發跡開始是王良運的曾祖輩四兄弟集資在十裡鋪打下了王家第一口鹽井。那時候鹽巴還沒那麼緊俏,銷路也隻是在附近幾個州縣。靠著幾兄弟的勤巴苦掙,甚至幾兄弟親自挑鹽擔擔四處售賣,王家才逐漸發家的。

到了王良運的祖輩那一代,手中有了點積蓄後,王家又打了幾口鹽井,又從彆的鹽商手裡買下了幾口高產鹽井,那時王家已經有了十來口鹽井了。鹽井多了,附近州縣無法消化,於是王家開始積極開拓雲貴市場。他們先是靠著鹽擔擔挑到遵義府城、畢節縣城、昭通府城等地零散售賣。後來慢慢就在這些地方租房買房開設鹽鋪當起了坐商,生意慢慢就做大了。

到了王良運父輩那一代,王家已經在十裡鋪掌握了六七十口鹽井。而這時候王家又開始組織起鹽船隊順江而下,把十裡鋪的鹽賣到了湖廣,王家因此也就越發的紅火起來。

到了王良運這一代,正趕上十裡鋪鹽巴風光的時候。十裡鋪王家的鹽場每天都有馬幫船幫往外運鹽,王家的四兄弟堂此時已經是公認的十裡鋪鹽商之首。這時候的王家交遊廣闊,各行各業富商巨賈,朝廷上至六部公卿、下至州、府、縣、鹽道官員許多王家都搭上了關係。

李壯在正月初二胡炳義家的拜年宴席上,見過一個王家旁支。他聽這個人說了一些情況,所以李壯也就對王家的財富有了一點小小的見識。

王家產業從王良運曾祖輩四兄弟那時起就是按股份分紅的,家主也就是王良運這一支占大股,其他三支股份大小不一。而李壯所見的那個王家旁支鹽商在他們那一支裡也隻是占了三成股份。當時喝酒喝得興起,就有一個和這個王家旁支鹽商熟悉的商賈問他一天能掙多少銀子。這個王家旁支就隨口回了一句沒數過,一天也就一石銀子。

也就是說王家這個旁支的三成股份一天就進賬一千六百兩,這個旁支一天就是五千三百兩,這個旁支占王家不會超過兩成股份,就按照兩成推算,整個王家一天進賬就是兩萬六七千兩,關鍵還是純利潤。

這時候的普通家庭一年能存銀幾兩銀子就是富裕家庭,李壯給普通長工開工錢四十文一天已經是仁義東家了。王家一年可以賺一千萬兩,而此時朝廷一年歲入也不過四千萬兩銀子,可想而知王家的財富有多大了。

李壯和三娃子坐著馬車出鎮子北邊,經過鹽場後向西北方向就駛上了王家專門修建,直通珍珠山的寬闊石板路,石板路再行駛三裡路就到了珍珠山王家花園大門口。王家花園實際上是王家祠堂所在地,隻有王家主支住在裡麵,也就是王良運一家,其他分支都分散在其他地方。

省鹽道道台大人選擇召集十裡鋪一眾鹽商在這裡議事,第一固然是因為王家是十裡鋪的鹽商翹楚,第二個原因是王家花園前幾年建了一棟西洋風格的羅馬樓,據說裡麵的大廳用西洋建築方式建得又寬敞又高大,這樣的大廳用來召集幾百個富商開會才有檔次。

李壯和三娃子被引導著進入裡麵時,已經有不少人坐在大廳中間的一排排椅子上了。李壯一看,羅馬樓大廳裡麵的空間確實不小,寬三丈,長五丈,天花板到地麵也有兩丈左右。大廳兩邊牆各有兩根較粗的柱子,柱子上的橫梁也很粗壯,據說這柱子是用洋灰,鵝卵石,鋼條造出來的。羅馬樓的其他牆體也是用青磚、洋灰砌出來的,砌好後還用洋灰加河沙抹平了表麵,並作出了很多造型,最後整體刷了白灰。大廳地麵據說是外國運進來的大塊陶瓷地磚鋪的,看起來反光發亮,貴氣無比。

大廳裡麵擺的座位也很有意思,前門處靠牆擺著一排七張椅子,椅子前麵是一排鋪了桌布的長桌,長桌上有茶杯和水壺,還在每張椅子前麵的桌麵上有一個小木板做的橫放的三角牌,對著下麵桌椅一麵寫著名字,正中間那個座位前桌子上的三角牌寫著李忠國。對著這一排桌椅擺的就是現在有些人已經坐著的十五排長桌長椅,隻不過對著這七張椅子的座位一排是十二張椅子,中間留了一條路,一邊六張。這些桌子上也有寫名字的三角牌,李壯和三娃子經引導的人帶路找到了寫著李壯和王三友兩個名字的三角牌,看來這挨著的兩個座位就是他們的座位了。

李壯一看座位,有點不明白這座位是怎麼排的。對麵七個座位大致能看出來,中間是省鹽道道台李忠國,李忠國左手是王良運,左二位是李四發,左邊靠邊是胡炳義。李忠國右手座位是現在十裡鋪分縣縣令胡良臣,右二是十裡鋪鹽垣主官趙博濤,右邊靠邊是一個叫陳秀山的人。這樣看來主位七人以李忠國為首,他左邊坐的是鹽商領袖,右邊坐的是相關官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但下麵這些鹽商座位就有意思了,李壯和三娃子居然是第一排中間過道靠左兩個位置。李壯知道自家鹽場不管鹽工、鹽井數量還是產鹽量都不應該到這個位置,除去遙遙領先的王、李、胡、顏幾家,其他如餘家、張家、田家等好幾家本籍和陝籍鹽商都比李壯友堂大多了。

既然不明白,人家也這樣安排了,李壯隻好先坐下來再說。沒過一會,下麵這些椅子基本上就坐滿了人。挨著李壯和三娃子座位的,左邊是一個也經營客棧的鹽商,叫古今儒,隔著過道右邊也是熟人,是一位叫周邦泰的,他也有一個酒樓是李壯他們在送食材。他們在胡炳義的拜年酒上見過麵了。這兩人對這種新奇的議事形式和座位排序也有點搞不清楚緣由。

巳時正,也就是那七個座位後麵牆上正中掛的一個西洋鐘時針指向九時,李忠國打頭,坐那七個座位的人走進了大廳。這時下麵那些正在和左右交談的鹽商們紛紛站立起來對著那七人拱手致意,李壯和三娃子也隻能有樣學樣。不過李壯注意到王、李、胡三人麵色並不好。

聞名已久,但今天李壯才真正見到李忠國。李忠國頭戴一頂藍色玻璃花翎涼帽朝冠,身穿藍綢鴛鴦補服,腳踩黑布白底朝靴。李忠國圓臉微胖,臉色略暗,無須,額頭略窄、眉毛淡而短、圓眼、鼻子不隆不塌、鼻孔有些外翻、嘴巴不大不小,總體來說就是長相很平庸。李忠國身材偏胖,身高大概就是五尺二寸,體型一般。

等那七人坐下,李忠國也在座位上雙手下壓示意大家坐下,一眾鹽商這才坐下然後看向李忠國。李忠國等下麵聲音小了,這才開始說話“鄙人忝為省鹽道,受朝廷差遣主理十裡鋪鹽務,本次邀請眾鹽場東主議事,主要有以下幾條、、、、、、”

李壯第一次參加這種議事,就難免聽得認真。李忠國的話總結起來就是第一,現在國事艱難,鹽稅對國家歲入十分重要,嚴禁走私,大家要多捐購鹽票;第二,反叛四起,朝廷正在圍剿各地反叛,鹽商們嚴禁把食鹽這一重要物資賣給叛軍;第三,皇上的夏宮被西洋鬼子給燒了,兩宮太後連個郊遊的園子都沒有了。現在各級官員,各地商賈都在積極捐銀給皇上太後們新修一個園子。李忠國表示省鹽道也要為皇上太後們出一份力,希望十裡鋪各位鹽場東主也能積極表示。並說四兄弟堂、李四發堂、胡炳義堂已經各捐了兩萬兩。

難怪看到他們進門時,王良運、李四發、胡炳義臉色不好看,原來他們是被逼捐了還要拿出來當樣子,當然心裡不舒服了。

李忠國講完,估計知道不能等鹽商們自覺捐款,就安排等在一旁的一眾鹽道衙門筆吏給鹽商們挨個下發一張恭請聖上重修園子認捐書。這個認捐書裡麵就是一段皇上、太後、皇後、太妃、阿哥、格格們沒了遊玩的園子,奴才、子民們心裡不安,自願捐出家產多少多少兩,助皇上重修園子以安天家眾貴人。

這些筆吏們給一個東家一張認捐書,就遞上毛筆等在一邊,等著鹽場東家填寫數字和名字,他們大有一副你不填我就不走的架勢。下麵的鹽場東家們都蒙了,這李道台逼捐逼成這樣了?

筆吏在旁邊立著,李忠國在前麵看著,李壯有點不知道怎麼辦了。他偷偷抬眼望了一眼前麵七人,王李胡三人麵無表情,正在閉目養神,而李忠國四人則是如餓狗看到肉骨頭一般正在雙眼冒光的盯著下麵這些鹽商。李壯又小心的瞟了一眼古今儒和周邦泰,周邦泰估計也在觀望彆人,古今儒倒是填了一個五百的數字。李壯一想,估計觀望的人有點多,就乾脆也填了一個五百,簽好名,把認捐書和毛筆遞還給了候在一旁的筆吏。

李壯看到填好的人就可以走了,也和三娃子起身,朝李忠國幾人拱拱手也就離開了。

喜歡繁華一夢四十年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繁華一夢四十年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成為前夫的白月光以後 不敗軍王林戰秦柔 阪道幻奇潭 一顆耀眼的小星星 金龍基多拉 紅紅薔薇 我有兩個係統了 俏醫妃自帶簽到係統 吞噬星空之永恒不滅 無良帝君莫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