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鹽場收益可忽略_繁華一夢四十年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繁華一夢四十年 > 第77章 鹽場收益可忽略

第77章 鹽場收益可忽略(1 / 1)

因為種植麵積的大幅度增加,今年的秋收李壯收獲的高粱、大豆、胡豆產量都達到了新高。按照酒坊、榨油坊、釀造坊現有的產出量,這幾個工坊整年的主要原材料應該都不需要外購了。

李壯得知這個消息很是高興,這幾年他不斷擴大種植麵積終於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高興勁兒還沒過,王三友給拿過來的今年鹽場所需繳費單據立馬又讓李壯好心情變壞了。前幾個月,馬幫隊帶回來雲南那些分號增加了團費這一項繳納項目,沒想到十裡鋪鹽場這邊居然也多出了團費項目,而且還指明就是滇省團費。

這樣的雜稅讓李壯很是憤慨,他相信十裡鋪很多在雲南有分店的商號也會和他一樣不服。且不說你這團費合不合理,但雙重征收就不對吧!這一項費用倒是不多,但這額外多出來的,還雙重收費,誰也不會交得心甘情願吧。

這還不止,王三友手裡的單子可不止滇省團費,還有局費、辦公經費、改代公費、預捐、勇餉、防邊經費、護本、加攤護本、引底、炮船經費、施濟、康濟、簽驗、生息等,林林總總需要加增十五種鹽稅。看到這些加征稅種,李壯有種立馬關停鹽場的衝動。

團費、勇餉、防邊經費、炮船經費不就是軍衙要求增加的嗎,搞得這麼這麼多項,列得清清楚楚,可是十裡鋪民團從來沒有收到過這類餉銀,那銀子去哪裡了呢?各地民團都是跟十裡鋪民團一個性質一種模式建立起來的,李壯可以想見,絕大多數民團是拿不到這筆以他們名義收的款項的。

局費、辦公經費、改代公費收得更是莫名其妙,如果這些還要單獨收,那正稅用到哪裡去了?護本、加攤護本就更扯淡了,官垣把鹽收走相當於買走了,運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損耗還要鹽商承擔,那官垣賣出去的利潤是不是也該給商號分分呢?其他什麼引底、施濟、康濟、簽驗、生息這些項目更是難為衙門的老爺們了,他們也算是絞儘了腦汁才會想出這些條目來。還有預捐這種款項都出來了,那我鹽場明年不乾了,預捐的款項能不能退呢?

看到這些大量憑空多出來的鹽稅,李壯真想乾脆砍掉鹽場這塊產業算了。可以預見,鹽場接下來肯定還會不斷增加稅目,麻煩將永無止境。可是,李壯和王三友仔細探討以後還是決定就這樣吧,除掉這些稅費,鹽場多少還是有點利潤的。而且真正砍掉鹽場,那跟隨商號這麼多年的那些鹽工又怎麼安排呢?

接下來一段時間,很多鹽場東家都找到李壯討論現在多出的這些稅目問題。可是,十裡鋪鹽場龍頭王良運大人那邊聽說也完稅了,其他人又能做什麼呢?

自從四兄弟堂王大人被抓過一次後,這些年他基本上不再組織鹽商聚會了。估計他也算看明白了,你再有錢有勢也不可能對抗得了一心算計你的朝廷。其他幾家鹽場龍頭一看王大人都偃旗息鼓了,他們當然也不願意當出頭鳥了。就像李壯所想的一樣,不是還有點利潤嗎?就這樣算了,苟且經營著吧。如果真正對抗衙門,說不定就會本錢都要打倒!就跟李壯友堂鹽場前東家蘭世芳一樣,被抄家都有可能!畢竟在前些年,哪個鹽場沒有私鹽買賣呢?衙門惹急了要整你,材料、證據不要太好找!

十裡鋪鹽場東主們膽子都變小了,不要說他們大部分商號都有把柄在衙門手裡,就是沒有把柄,就整你了你又怎麼樣呢?估計那些變著法兒增加稅目的官老爺就是看到了十裡鋪鹽商的這一種心態,增加起稅目來簡直就是隨心所欲了。

算了,李壯不想再花精力在鹽場上了,就讓王三友王掌櫃去折騰吧,這兩天李壯有比較重要的事情要做。

李壯給了三千兩定金後,馬福音就回了法蘭西帝國。大半年過去了,今天他終於帶著船隊回到了十裡鋪。要說這一路馬福音也是夠辛苦的,先是坐海運蒸汽輪船,然後在上海又要轉到鐵殼船上,到了江陽府又要把東西轉到十裡鋪的歪腦殼木船上。

十幾條歪腦殼木船把貨物送到富安河十裡鋪碼頭,李壯友堂的一長串馬車已經準備好了。大致檢查後,付完餘款,一百多個大木箱,李壯直接運到了大王山民團軍營。他不準備把自家裝備米涅步槍的事情搞得人儘皆知,他也請馬福音不要泄露他買槍的消息。

李壯在大王山民團軍營操場也饒有興趣的開了幾槍。要說這米涅步槍還真不錯,比鳥槍好了不知道多少倍,有效射程居然達到了上百丈。而且這個槍填裝彈藥也很方便,就是把定裝彈捅到底就行了。但李壯也發現了兩個巨大問題,一個就是槍管用二十次左右就要更換,第二個就是米涅彈用完了怎麼辦?

算了,不去想了,他倒是希望自家馬幫隊永遠都用不上這些槍才好。不過他還是讓馬幫隊裡做過鐵匠的幾個人好好研究一下槍管和彈藥,萬一他們有辦法仿造呢?

這段時間十裡鋪陸續來了不少流民。根據在十裡鋪巡邏的馬幫隊員報告,這些流民大多是前兩年嘉陵江、沱江和長江沿線的受災百姓。李壯讓朱小山把流民湧入的情況向防守大營和府、縣、分縣衙門都做了上報,並讓巡邏的兄弟密切注意,防止發生偷盜、鬥毆事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原來這些受災百姓之所以成為流民,是因為他們在災害過後,自救過程中借貸了銀兩。結果兩年過去了,他們才發現借貸的銀子根本就還不起了。最後他們隻好把田地、房屋抵債了。想去做佃戶、長工吧,結果當地那些地主鄉紳們家早已經人滿為患,不再招佃戶、長工了。最後沒辦法,一大批人隻好做了流民。有些人聽說了十裡鋪的富庶,這不就結伴流落至此了嗎。

要說呢,李壯是可以再招一批長工的,就光是大王山軍營寨子裡種田開荒也能安置四五百人,但李壯還需要再觀察一下這些人才行。李壯安排秘書室在批發市場大門處開了一個大粥鋪,這些流民隻要能過所、路引或者說清籍貫,就能登記領粥,然後暫住在批發市場的幾個倉庫裡。李壯讓小秘書們給他們安排了做一些簡單竹編的活計。

過了幾天,看這些人大部分很老實的按照指示做了些竹編,也在指定位置洗漱清潔。秘書們就開始在守規矩的青壯年人裡麵詢問是否願意做長工,結果一下子就有三百來人想要簽訂契約,最後大王山就多了男女老少六百多人。

而那些無故不願意做事的流民,秘書們也沒有客氣,直接喚來團丁把他們往富安縣城方向驅趕出十裡鋪去。對這種隻想乞討不願做事的人,十裡鋪不歡迎,去彆的地方乞討吧。

大王山軍營是按照民團滿編千人修建的營房,平時隻有兩百人常駐,所以六百多人臨時住一下沒什麼問題。這些人住下後,朱小河就安排鬆林村建築隊的人帶著流民中的青壯開始先給他們自己修建房屋。五到十二歲的適齡兒童則是全部送到了鬆林村小學堂念書。

李壯計劃是要把軍營和流民的住宅區分割開來的。房屋建好後,流民們就要把大王山這個山坳裡麵的山坡地全部開墾出來,爭取兩年內大王山頂這個寨子總共能開出一千五百畝水旱地,並且還要建一批蓄水池和溝渠。

大王山的土地開墾和流民房屋建設進展很快。因為這批經過篩選的流民都是破產的農民和城鎮手工業人員,是真心實意想憑勞動力養活家人的,因此不管是開墾土地還是給自己修建房屋都是很賣力的。他們很羨慕鬆林村的佃戶、長工們家家有好房子住,人人有好衣服穿。而且鬆林村不管佃戶長工都是一日吃三餐,還不是那種用米糠、紅苕、包穀湊數的飯食,幾乎天天都是正經大米飯和炒菜,很多人家還天天都有葷菜。

這段時間乾活雖然都是吃的大鍋飯,但東家給他們準備的飯菜幾乎天天中午、晚上兩餐都有葷腥,雖然都是些邊角料,但那也是肉啊。早飯吃得也很好,濃稠的稀飯和雪白的饅頭,還配有各種小鹹菜。這可是比他們原來沒破產的時候自家吃得都要好得多。

東家還給他們發衣裳,雖說不是全新的,但都是結實的好布料。衣裳上麵印著的李壯友堂聽說就是東家的產業。家裡乾不了活的老人小孩東家也給發了衣裳,聽說是兩個小學堂的先生學生們捐的,雖說不是新的,但幾乎都沒有補丁,這比自己帶著的最好的衣裳還要好。

東家還讓他們家裡的五歲到十二歲的不管男娃女娃小孩子都去小學堂上學,還不收束修,這也比他們原來還沒破產時不知道好了多少倍。想想那些不願意跟東家簽訂長工契約做事,隻想繼續乞討度日的同鄉,他們還真是沒有福氣。不知道那些人知道自己這群人現在的日子,他們會不會後悔得腸子都斷了。還真是活該,都當了流民了還死懶,真是隻配繼續當叫花子,就是可憐了那些娃娃。

不過東家也有一點不好,就是開頭讓他們連著泡了三天石灰水,還把他們隨身帶的鋪籠罩被、換洗衣褲都要全部泡石灰水。朱掌櫃說是為他們消毒殺菌、預防疾病。這就不說了,東家還要求他們乾活的人每過一兩天必須要洗澡,不得隨地大小便。這大冷天的守這些規矩還真不容易,可是沒辦法,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不過過了一段時間過後,現在三兩天不洗澡他們自己也覺得不舒服了,還真是怪事。

到第二年春耕前,大王山的新村子房屋基本上都建好了,流民的事情也算是安置好了。新開的近千畝土地也都撒了草木灰,重新犁過耙過了,馬上春耕就可以下種了。這裡因為水源並不充足,李壯還是安排種植高粱、黃豆、胡豆、包穀、紅苕為主。包穀、紅苕其實現在李壯的需求量也很大,野湖和土山村的養豬場、養羊場、雞鴨鵝養殖場、鹽場的養牛場,還有大王山寨子的騾馬養殖場都需要包穀和紅苕,不光是果實,連葉帶杆都需要。

喜歡繁華一夢四十年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繁華一夢四十年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京劇大師 原來顧及你 戰神歸來:馬甲大佬又A又颯 中國好媳婦 我的徒弟我去收拾 互換身體後,我帶大佬躺贏修仙界 碧藍之海:請叫我酒中仙人 雙城之我竟然重生成傑斯 我的美人師父 我靠烏鴉嘴拯救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