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當機會來敲門 4.走向強大_泣血征程之五胡亂華_思兔 
思兔 > 玄幻魔法 > 泣血征程之五胡亂華 > 第一篇 當機會來敲門 4.走向強大

第一篇 當機會來敲門 4.走向強大(1 / 1)

泣血征程之五胡亂華!

在劉淵手下乾活的日子,石勒過得並不輕鬆。馬前卒的生活,每一天都在衝鋒陷陣。石勒先後克壺關,攻冀、兗、徐三州,戰司空王浚,殺冀州刺史王斌,後來,還殺了一個有著冠軍將軍稱號的梁巨,隨著這位冠軍將軍一塊被殺掉的,還有已經投降了的一萬多名士兵,都是名號惹的禍,誰讓他是冠軍將軍,有時候雜牌雜的太響,也是惹人嫉妒的。其他的戰鬥更是不計其數,而且,互有勝負,直到他的領袖劉淵死去。

石勒就是在這些無情殺戮的戰鬥中壯大自己,在血與火的戰場上錘煉自己,所有的積累與進步,都伴隨著殘酷的摔打與考驗,隻為了那場最後的巔峰對決的來臨。

後來就到了311年,石勒是在江漢地區過的年。先後攻克襄陽、江夏,占了好地方就不想走,陰有雄據江漢之誌。隻是太可惜,或是由於水土不服的緣故,石勒軍中得了傳染病,補給又不濟,饑病交加之下,死了很多人,也就隻好北返,重歸劉聰帳下。這事,相信劉聰是不知道的,不然,石勒必死。哪裡會有後來的叱吒風雲,龍嘯天下。

這些,都不是大事。

那年,中國隻有一件大事,西晉的首都洛陽失陷了。

攻克洛陽的戰役,石勒是參加了的,但是,同去的劉曜和王彌比他牛,至少,官比他大!石勒成了配角,並沒有撈到多少好處。於是,索性,石勒把所有到手的攻克洛陽的功勞全都讓給了劉曜和王彌。

在此之前,石勒對匈奴漢國的功勞已經足夠大。他主導了攻克洛陽的前奏之戰苦縣大屠殺。晉軍殘存的全部的主力,在這一戰中全軍覆沒。功勞,不能一個人都占了,石勒很識趣,天生的統帥,在該收斂的地方總是很低調。不像劉曜和王彌兩人,為了搶奪戰利品,雙方在洛陽城內大打出手,後來,劉曜還去劉聰跟前告了王彌的刁狀。

關於苦縣大屠殺前麵已經有過介紹,那是一支由迎擊石勒的大軍轉變為送葬人群的隊伍,主帥司馬越死了,新上任的領導又蠢又笨,十幾萬大軍裹挾著王公貴族和十幾萬百姓,走起路來像個大烏龜。石勒的騎兵沒費什麼力氣就趕上了他們,包圍並殲滅了他們。史書記載勒以騎圍而射之,相踐如山,王公士庶死者十餘萬,王彌弟璋焚其餘眾,並食之。

什麼叫“焚其餘眾,並食之”?就是說,一把火點著了那些俘虜的還沒被殺死的人,並且,把烤熟了的人肉分給士兵們吃。烤肉是很香的,不知道那些匈奴漢國的士兵們吃的可還開心?

在後麵的章節,我們將詳細講述這些吃人的故事。對了,那些被吃掉的人們還有一個專門的名字兩腳羊。

石勒沒有撤軍,他的鐵騎依然在奔馳,在攻克洛陽後,石勒咬著西晉的殘餘力量窮追猛打。311年八月,俘虜西晉大將苟晞。這是個曾經把他打的如喪家之犬的人,現在卻成為了他的俘虜。

是石勒在進步嗎?或許吧!畢竟石勒是很愛學習的,頗有些牛角掛書的情懷。但是,那個曾經被人拿來和韓信、白起相比較的苟晞卻是在退步的。

苟晞原本是個苦命人,家裡窮,算不上門閥子弟,但應該是個士族,不然當不了官,隻是剛入仕時官職不大。沒後台沒背景的苟晞乾活很賣力,也很有能力,在兢兢業業中鍛煉自己,積蓄實力。後來,他這顆金子就開始發光了,然後被東海王司馬越發現,得到了司馬越的引薦。就此看來,司馬越對苟晞是有知遇之恩的,確實如此,曾經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苟晞和司馬越關係甚篤

!兩人曾結拜為兄弟。隻是後來,對權力和利益的角逐讓他們互相敵對水火不容。

八王之亂苟晞是全程參加了的,各位王爺輪番上台,苟晞也就在那些執政的王爺們中朝夕輾轉,升過官也倒過台,但終究,在那場大混亂中保下了命。等到率兵抵抗石勒、汲桑叛亂的時候,儼然成了一州之刺史,而且是兗州,這是當年曹操的“龍興之地”。天下九州,苟晞,何止九分之一的實力。

苟晞是個好官,至少,在沒有得到讓他誌得意滿的官位之前,苟晞還是在拚命乾事的。史載晞練於官事,文簿盈積,斷決如流,人不敢欺。苟晞,一個官場老手,政務高手,處事乾練,裁決果斷。而且還明察秋毫,不受欺騙…。

作為軍人,苟晞也甚是明白遵守軍中法紀的重要,並且也在貫徹執行著。

有多嚴明呢?有這樣一句話足以表明殺卿者兗州刺史,哭弟者苟道將(苟晞字道將)。曾經,他殺死過他的犯了軍法的堂弟,而且是在他嬸娘跪下向他求情的情況下。普天之下,能做出這樣事情的人,我隻記得一個叫做“揮淚斬馬謖”的故事能與之相近。

時勢造英雄,在與匈奴漢國的對戰中,苟晞的功勞是巨大的,先後戰敗多名勁敵,多次打敗過石勒,總是在大晉王朝的危難關頭充當著救火隊員的角色。隻是,大廈將傾,苟晞並不擁有挽狂瀾於既倒的本領。而這,也注定了他的悲劇。

洛陽陷落之後,苟晞做了自己最後的努力置行台,立豫章王司馬端為皇太子。在晉朝大勢已去的情況下,苟晞為他的國家算得上是鞠躬儘瘁,難道,不足以稱為忠臣嗎?足矣!隻是後來官當得太大,自己把持不住自己,使得終究會來的敗亡更加迅速罷了。

作為回報,司馬端命苟晞為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是古往今來無數中華兒郎的夢想,苟晞做到了。而且,是軍國大事全權負責的宰相。雖然西晉已然是日薄西山、苟延殘喘,但這些意味著無限權力的頭銜依然讓苟晞驕傲自滿。“奴婢千人,侍妾數十,終日累夜不出戶庭”,不用猜想,我們都知道苟同誌天天躲在家裡乾了些什麼。

後來,是石勒的士兵把苟晞從被窩裡拉出來的。盛名之下,石勒並沒有殺他,讓他做了自己的左司馬。隻是,也就是成了石勒左司馬的一個多月後,苟晞謀反,事敗被殺。

晉人苟晞,終不願為羯人驅使。

晚節不保嗎?非也!我認為,更多的,是苟晞對西晉王朝的絕望。既然奮力抗爭並不能阻止敗亡,殺身成仁成為早晚的事,那麼,為什麼不趁著刀還沒有砍掉頭顱之前儘情享受一番呢?否則,我們怎麼解釋苟晞在洛陽失陷後的墮落?唯有心灰意冷,才敢肆無忌憚!在縱欲狂歡中,等待末日的來臨。

好了,我們再來說說石勒和王彌的故事。

作為石勒最主要幕僚的張賓這樣評價王彌“王公人傑,當早除之。”

王彌確實是個人才,是個在匈奴漢國足以和石勒相匹敵的人才。王彌有個響當當綽號“飛豹”。豹本身就意味著迅捷靈敏,若是再加個“飛”字。那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形容了,現今的中國有一款飛機就叫“飛豹”,不知道趕不趕得上王彌的速度。

至於王彌的軍事能力,舉個例子來說吧!在還沒有投奔劉淵之前,王彌曾經靠著自己主要由流民、乞丐組成的軍隊一直打到了洛陽城下。要不是那個叫北宮純的家夥碰巧遇到給解了大圍,

西晉的滅亡恐怕要提前好幾年。

石勒比他強?曾經被苟晞打的如喪家之犬的石勒不比他強,雖然,王彌也曾是苟晞的手下敗將。

當主要矛盾(西晉)解決以後,次要矛盾自然就上升為了主要矛盾。就在攻克洛陽之後的回師途中,這兩位匈奴漢國的高級將領展開了火拚。

都是欲望惹的禍,越是在兵刀相見的亂世就越表現的赤裸裸。沒什麼好顧忌的,撕開所有的麵紗和矯揉造作,事情的真相本就是如此。

率先動手的是王彌,原因居然是在洛陽城中和劉曜分贓不均而產生的火拚。很搞笑?關石勒什麼事?一點都不搞笑。劉曜是劉淵的親侄子、養子,皇族。得罪了劉曜之後,王彌用腳趾頭都想得出來劉曜的心思。匈奴漢國是不好再待下去了,想要自保,吞並相對弱小的石勒成為王彌的最佳選擇。

很不幸,派出去聯合部將的信使被石勒抓到了。更不幸,在沒有電話沒有發報機的那個年代,王彌不知道這事。

於是,角色發生了逆轉。

知道一切內幕的石勒占據了主動權。

但王彌不是那麼好動的,石勒能做的隻能是等待機會,等待一個王彌不再對他戒備的機會,然後……。然後機會就來了,王彌在和乞活軍將領劉瑞對峙期間向石勒發出了求援請求,石勒立即派兵救援。

戰場上的事我們說不清楚,但看過電影《南征北戰》的我對那句“拉兄弟一把”的台詞印象最為深刻。在生死存亡之際,能拉一把的,一定是兄弟。

王彌一定是這麼看待石勒的!

也就在這時,匈奴漢國給王彌的嘉獎令下來了。升王彌為大將軍,封齊公。

什麼意思?

劉聰的意思很簡單老王你彆怕,雖然知道你和劉曜有了矛盾,但是,作為匈奴漢國的皇帝,我不會有半點私心。至於劉曜,我已經把他打發去關中了,看見他我就煩。您心裡要是有了委屈,可以找我訴訴苦,劉曜要是再敢欺負你,我為你做主,親自收拾他。大家自己人嘛,好說話。

形勢一片大好,王彌緊繃著的那根弦鬆懈了。但石勒並不打算就此罷手,畢竟,他沒有抓到王彌告訴部將準備收手的信使,那麼,王彌始終都是威脅。看來,“一條道走到黑”這句話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太多的事情,一旦開始,就絕對不能回頭。

311年十月的某一天,石勒請王彌喝酒。酒很好,菜也很豐盛,還準備了娛樂節目。連宴會的名稱都想好了鴻門宴。

這是張賓的主意,擊敗乞活軍劉瑞其實是小菜,張賓建議石勒趁著出兵救援的機會乾掉王彌,否則,必然會成為石勒前進道路上強有力的阻礙,欲成大事,就必須乾掉王彌。這才是石勒出兵的真正大餐。

王彌不知道那是鴻門宴,帶著感激之心和兄弟般的情誼去了,可惜,去了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石勒趁王彌喝酒儘興之際殺死王彌並吞並了他的部眾。鋼刀落下時,石勒沒有一絲的猶豫。

然後石勒就給皇帝劉聰打了一份報告,主要講述王彌的飛揚跋扈和不臣之心,以及自己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王彌欺負他)。當然,那封截獲的王彌要消滅自己的書信也一並遞交上去。

事已至此,劉聰麵對手握重兵的石勒也隻能乾瞪眼。雖然譴責石勒“專害公輔,有無君之心”,但又怕石勒有異心,於是也隻能給石勒加官進爵,沒有懲罰他。畢竟,革命尚未成功,內部的團結與穩定比死去的王彌更加重要。



最新小说: 家有辣妻,相公吃得消麼 超級力量係統 騎著巨龍的全係魔法師 與大V互換人生後 遙不可及的你 海賊:開局誤吞幻獸種 天賜雙寶:秦爺寵妻請克製 哈利波特之王者榮耀 獵殺機械教父 我就是掃把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