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當機會來敲門 24.內憂外患_泣血征程之五胡亂華_思兔 
思兔 > 玄幻魔法 > 泣血征程之五胡亂華 > 第一篇 當機會來敲門 24.內憂外患

第一篇 當機會來敲門 24.內憂外患(2 / 2)

就整場戰爭而言,三千軍隊的損失並不算大,可褚裒竟喪失了北伐的信心了,隻有兩萬的後趙騎兵,嚇破了他的膽氣,嚇沒了他的誌向。俗話說,慈不掌兵。征戰上的事,需要的是能征慣戰的將軍,而不是德高望重的儒生。八月,褚裒退守廣陵(揚州)。丟下翹首以盼的江北百萬漢民,丟下之前取得的所有的北伐成果,一路狂奔,再不回頭。

關於此次北伐,不做評論了。隻知道褚裒退軍後,晉朝遺民二十多萬渡黃河以歸晉,然而大軍已退,來時轟轟烈烈,去時寂靜無聲。悄悄的,悄悄的,一下子就跑沒了蹤影。這些漢民在石趙騎兵(李農部隊)的追擊下,屍橫遍野,血流漂杵。能夠活著逃到晉國的,十之……沒有!由於為了防止後趙奸細的滲透,晉軍將那些“跨過淮河,遊過長江”的剛剛上岸的人們全部斬殺,一個不留。

349年十二月初七,褚裒羞愧自恨而死。

還好,算是有良心,隻是能力不濟。

[石苞叛亂]

石虎選的繼承人沒了,然而皇位還在。

石遵坐得,石苞怎麼就坐不得?

石苞的叛亂並不是偶然因素,當石遵篡位成功的時候,同樣也意味著他在向他的兄弟們傳遞這樣一個信息老爹留下的這張寶座,隻要你能搶得到,你就能把屁股放在上麵!

然而石苞的叛亂是未成行的,還在謀劃中就已經是人儘皆知了,這一點反倒是不如那個果斷的石衝。我們要說的是由於他“意欲”謀反而引發的另一場戰爭。

無論是一個國家還是家庭,內部搞不好團結往往意味著會受到外人的欺負,這幾乎是鐵律了。遠如秦漢之交時的匈奴崛起,近如我們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當然,八王之亂在那時就更是眼前事了。總是在內鬥中削弱我們自己,然後“趁機”強大了我們的敵人。

時任梁州刺史的司馬勳在得知石苞準備謀反之後,趁機,兵出駱穀,攻克後趙長城戍,設營壘於懸溝(距長安僅二百餘裡)。隨後,司馬勳派治中劉煥攻打長安,殺後趙京兆太守劉秀離,攻克賀城。

一連串的勝利使得關中震動,三輔之地豪傑紛起,殺郡守縣令以迎王師。受到的屈辱太多,受到的壓迫太多,隻要看到一絲希望,人們就會毫不猶豫的奮起反抗,寧可拚死以求活,絕不苟且以偷生。這是東晉屢次北伐的基礎,這也是《殺胡令》得以推行的根基。正因

為此,很快,司馬勳的軍隊就達到五萬餘人,營壘三十多座。

然後,石苞和石遵上演了一部“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的戲碼。石苞放棄了進攻鄴城的圖謀,集中兵力抵抗司馬勳,當時,大將麻秋正在其手下,也參加了和司馬勳的戰鬥。石遵也派出了援軍,精騎兩萬,在車騎將軍王朗的帶領下救援石苞。

當然,石遵的援軍目的並不單純,在攻打司馬勳的同時,順帶著把石苞劫持到了鄴城。當時,王朗的大軍兵臨長安城下,石苞還以為石遵不知道自己要謀反,大開城門迎接援軍,然後,援軍進了城就把他給綁了。

由於後趙援軍的到來,司馬勳再難取勝,349年十月,司馬勳撤軍,不過不同於褚裒的狼狽逃竄,司馬勳在回師的路上攻克了宛城,殺後趙之南陽太守袁景,隨後,大搖大擺,退回梁州,東晉司馬勳北伐到此結束。

[閔、遵成仇]

冉閔和石遵的矛盾要從冉閔沒有被立為太子開始算起。

應該說,冉閔其實是被涮了,因為太天真,石氏家族拿他當自己人並不代表他就真的是自己人,骨子裡的漢人血統讓他永遠都不可能當上羯族人的皇帝,連太子都是不可能的。石遵隻是想利用他打仗,並沒有真心要立他為太子。皇位到手之後,太子是燕王石斌的兒子石衍。

備感失望之餘,冉閔隻能退而求其次,太子不讓當了,掌握朝政總是可以的吧!冉閔自認為功蓋一時,石遵應該給予相應的補償。

事實也是相近的,石遵增加了他的官職,都督中外諸軍事、輔國大將軍、錄尚書事,輔佐朝政。但是,同時升官的還有很多人,而且權力並不比他小。義陽王石鑒為侍中、太傅,樂平王石苞為大司馬,汝陰王石琨為大將軍,連那個討伐石遵的石衝都封了太保(當時還沒起兵討伐),冉閔,隻是眾多高級官員中的其中之一。

想掌控朝政,沒門!手下有十萬雄兵的將領,同時還控製著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乾脆,皇帝讓你當得了。但是,很明顯,石遵連太子之位都不願意給冉閔。

並不確定冉閔當時的心態,隻知道他利用職務之便使勁地拉攏人心。安撫殿中將士及原東宮高力之士,全部申報為殿中員外將軍,進爵關外侯,賜以宮女(石虎搜羅來的那些女人),這是一個不少的數字,僅僅東宮衛士就有一萬多人。殿中將士是皇帝近侍,原東宮高力是一群飽受冷落之人,冉閔拉攏這些人的意圖格外明顯。當然,出錢的是石遵,得實惠的是冉閔,以君王之利,行個己之私。冉閔的恩德聲望日益高漲起來。

石遵自然是知道冉閔的作為的,但太子的位置無論如何也不會讓出,能做的隻有對他進行打壓抑製。冉閔不是想要恩德名聲嘛,好,石遵就敗壞他的名聲(更改題名褒貶評價),想儘辦法讓冉閔臭大街。冉閔不是兵權在握嘛,能給你兵權,我就能收回兵權,石遵用中書令孟準、左衛將軍王鴛計,逐漸削奪冉閔兵權。

冉閔很不爽,相當不爽。大功之後即行百般限製,冉閔的憤怒幾乎到了爆發的邊緣。但石遵的行動還在繼續。武將的性子大多比較直,爆了幾句粗口也在所難免,然而這是招人厭惡的。正因為冉閔的不滿,中書令孟準等人勸石遵殺冉閔。

我們常說官逼民反,它的版本叫做農民起義。其實官逼官反也是有的,版本叫做政變。隻是並不純粹,有主動和被動之分,比如曹丕和司馬炎就是相當主動。而冉閔,絕對是被動的受害者,性命堪憂,百般無奈之下,冉閔隻能絕地反擊。不求成功,隻求不一敗塗地,窩窩囊囊死在獄卒手中。

[後記]

本章的後記裡我準備給在開篇時的那副對聯“滿朝文武,無一人是誠實忠臣;天下百姓,個個堪稱奸佞小人。”加一個橫幅,就叫“蒼生負我”!當滅亡的音符在醞釀發酵之時,用這四個字做結尾或許能增加點滴的笑料。



最新小说: 王妃跳崖假死後,王爺瘋了 宗門棄徒雲飛揚林雨初 銀麟紀 鬥羅之神都是我兒子 繞孤山 製勝一投 回到爸媽十七歲 禦獸:開局繼承無上煉丹術 浴血雄心 全職製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