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當機會來敲門 8.前涼始末(上)_泣血征程之五胡亂華_思兔 
思兔 > 玄幻魔法 > 泣血征程之五胡亂華 > 第一篇 當機會來敲門 8.前涼始末(上)

第一篇 當機會來敲門 8.前涼始末(上)(1 / 2)

泣血征程之五胡亂華!

和其他政權不同,前涼是漢人建立的政權,其君主在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是作為晉國臣屬存在的。它的建立者張軌是西晉的地方官員,並無反心。“永嘉之亂”後,衣冠南渡,晉室南遷,涼州和晉國中央政府陸上往來被阻斷。當時情況比較特殊,沒有飛機和無線電,即使是熱氣球也不曾發明,和中央政府斷絕了路上交通的涼州地區隻能獨立發展,時間久了,上位者不臣之心日盛,漸漸地也就成了一個國家。

張軌,字士彥,255年生,安定烏氏人,西漢常山景王張耳第十七代孫。其家以專攻儒學著稱,世代舉孝廉,年年都當官。

西晉泰始初年,張軌承其叔父恩蔭,為官五品,時年十歲。

十歲的官員能乾什麼?處理政事是不可能的,但是卻可以領俸祿。據我想來,那時這樣的官員應該是極多的,官宦世家們都從晉帝國領分紅,司馬炎篡魏這事兒,才會萬眾擁護。

不過張軌算是個人才,年少時即聰明好學,文雅端莊,頗有聲望。相較於眾多的屍位素餐的庸碌者,也算對得起五品官員的俸祿。

後來,中書監張華找張軌談了話,就是那個在史書中留有評語“雖當暗主(晉惠帝)、虐後(賈皇後)之朝,而海內晏然,乃是張華儘忠匡輔之功。”的張華,兩人談了些經義學問,聊了聊時政利弊,之後,張華對其大為讚賞,認為才如張軌者,在人才的二品等級裡也堪稱優秀。

於是乎,張軌的名聲更加顯赫,仕途也愈發順暢。授太子舍人,後升任散騎常侍、征西軍司。

好名望就有好前途,這是那個時代的鐵律,以製度的形式確定下來。

八王之亂,天下分崩,出於遠離是非之地的考量,已經為官多年的張軌遂向朝廷請求出任涼州刺史,公卿大臣們也多有推薦,認為張軌之才,足以統轄遠方。

公元301年,張軌出任護羌校尉、涼州刺史。

並不曾造反,沒有費一兵一卒,張軌懷揣一紙文書,手持一方官印,得占涼州。這一占就是七十多年,子孫後代憑借張軌的福蔭,在亂世之中,列土分疆。

到任之初,張軌立即討伐叛亂、剿滅盜匪,尊晉攘夷,顯威名於涼州;設崇文祭酒,建學校,征召貴族子弟入學,施教化於河西,拔擢賢才入仕;經濟上,統籌土地和賦稅,勸課農桑,重鑄五銖錢,恢複貨幣流通。

一係列行政措施的實施,使涼州大治,軍心安定,人民樂業。後來天下大亂時節,涼州地區始終保持安定團結,成為滯留北方的人民唯一的避難所。

當然,張軌在涼州的日子並不是一帆風順,即使大權在握、叛亂儘除、功勳卓著、獨霸涼州時,涼州世家大族欲顛覆張軌者依然有之。事情嚴重到張軌開始收拾行囊準備走人,朝廷改任涼州刺史的命令也已經寫好,馬上就要頒布的地步。但張軌終究平定了禍亂,安然度過危機。

幸好正值天下大亂,晉帝國自身難保,無暇西顧;幸好張軌始終掌控著涼州的軍政大權,不曾假手他人。

西晉王朝行將覆滅之際,涼州雖遠隔數千裡之遙,但張軌派去救援的隊伍旌旗相應,絡繹不絕。相較於在東南觀望不前的司馬睿,張軌的表現何止是忠臣,簡直可以光照千秋、彪炳史冊了。事實上,史冊確有記載!

在軍事行動上,涼州地區曾多次派兵救援洛陽,先後擊敗王彌、劉聰,洛陽城中傳有“涼州大馬,橫行天下”之民謠。

在物質支援方麵,張軌不僅獻上兵器甲胄、田出土產,在得知

京師饑荒匱乏之後,立即支援朝廷馬五百匹、毯布三萬匹。

對於逃往涼州避難的人士,張軌設武興、晉興二郡以收容安置。

天下已亂,各方諸侯早已不聽朝廷差遣,但是,從涼州派出朝貢的使者,四季不絕。

如果真是一個有反叛之心的軍閥,那時那地,張軌完全可以主動切斷和中央政府聯係,然後割據自守,以待時變。巨大的人力物力支援,正是張軌對晉帝國的忠心最好的體現和證明。

然而,西晉的滅亡不是張軌以一州之力可以阻止,況且,那時的他,已經年老體邁,命不久矣。

314年五月,張軌因病去世,終年六十,諡武公。

張軌,十六國奠基立業過程最為和平者。

繼任者張寔,張軌長子,字安遜,為人學尚明察,敬賢愛士。初入政壇時在首都洛陽為官,永嘉元年(311年),辭官回涼州。張軌死後,張寔繼位,官拜持節、都督涼州諸軍事、西中郎將、涼州刺史、領護羌校尉、平西公。

在位期間,張寔多次派兵勤王,曾以五千義兵入衛長安,在百姓驚懼、士卒離散之際,隻有涼州義兵巋然不動,終和晉帝國共存亡。

不過,由於地處邊遠,更由於中央政府的淪喪,張寔對晉帝國頗有些傲慢輕視之心。在司馬睿改元稱帝時,張寔依然堅持使用晉湣帝“建興”年號,並且,私通漢趙、後趙,成為事實上脫離東晉控製的割據政權。史稱“前涼”。



最新小说: 讓你看守皇陵,沒讓你成絕世劍仙 無限升級係統 距離戀愛66天 三國迎娶蔡夫人,荊州入我手 天域武尊 殺死那個替身克隆人 長生異聞 我本淑華 穿書七零新婚夜,冷厲糙漢很上頭 醫仙穀打雜三十年,我白日飛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