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道悟_縱橫道仙_思兔 
思兔 > 武俠修真 > 縱橫道仙 > 第二百一十八章 道悟

第二百一十八章 道悟(2 / 2)

石碑上再次浮現出了神秘道文。在道碑周圍,由於道文的不斷隱現,周圍充滿了神秘的氣息,似乎把宇宙中的源氣都給引動而來。

宇宙中的源氣,就是天地初開時的混沌之氣,充滿了無尚的力量。

易南似乎也感覺到了一種不同於自己以往所吸收的天地和山川靈氣。

如今的他,六感巨強。

所謂六感,是眼、耳、舌、鼻、身、意。

這六感,易南已經修煉到了極致,易南覺得,他甚至還修煉出第七感,或者第八感。

隻是,在人界、包括修真界、甚至是妖界、魔界、並無第七感或第八感之說。甚至在仙界都沒有第七感之說。

但是,易南自認為,第七感是一定存在的,不光是他自己強烈的感到自己有第七感,他認為修道者都有第七感。

隻不過,第七感沒有人提出來罷了,也許第七感就是悟感。

易南估且的把自己的悟感當成第七感,這種感覺不同於第六感的意感,或是意念,而是悟感。

這是一種仿佛從天外突然傳來的奇光,漂浮在他的靈台空間,讓他有種洞徹天地的感覺。

易南緊緊的抓住這種感覺,生怕一逝永去。

這時,在易南的識海空間中,忽然出現了一口道井,這口井呈八角形。

在道井的石壁上,刻著一個道字,這個道字,極為古老,很是象形,就像是上古文字剛發明時,初寫的道字一般。

隨之,雲海從道井中翻騰而出。

雲海散出,易南看到,道井中,有銀色的水波,水靜如鏡。

易南看到,水波突然凝聚,化為了四個大字“天一生水”。

易南微微一笑,透過水麵,易南看到了天道。

易南凝神道“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在下認為,空間的神奇作用是持久不變的,它好像是一個玄妙的母體。而這一母體的生產之門,就是孕育萬物的源頭。空間永遠存在,修道者用之永遠不儘。”

道碑再次變化,又飄浮出幾個道字?

“何為道之本、道之中、道之末、道無為、道虛?”

易南閉目凝視,再次的看著自己的靈台中的那口道井。

道井如鏡,再次的給出了答案。

易南由於悟道,他的身體在無形中,也充滿了一種玄妙的能量,他的眼神也散發著宇宙的光芒。

這時,易南抬頭望了眼高空,似乎想要透過歸墟仙殿,看到宇宙的星辰的運行軌跡。

很快,易南收回眼神,胸有城府地說道“道之根本,其實就是自然。而自然者,它自己如此,即無一切它自己之外的心意神和接觸改變的運化。以此,故道經,皆千說萬說,無為、無往、無相、無體、無有、無無等等。隻是讓修學者,不要以自己的心意神去改變道的運化。見如不見,聞如不聞,知如不知,覺如不覺,有而當其無,儘量減少參與,以至於我無為而道無所不為。自然而然運化以至身與自然運化同一,名為得道。道之本為先天道。”

“道之中為後天道。道之中者,也是自然也,自然者,它們他們、她們自己如此,即無我自已的心意神和接觸改變的運化。後天之道,源自先天之道,後天之道是先天之道的表現。先天之道表現為:無中生有,有中反無。柔弱勝剛強,以德而化,天下歸。勢未成,需靜守,勢已成,自向前。陰陽反複。陰陽相合。瓜熟蒂落。功成身退。”

“道之末者,為左右之道。也是自然也,自然者,它他、她自己如此,即有我與它、他、她的心意神和接觸改變使它、他、她形成現在、過去、未來的運化。”

“道無為是道之子,它是道的本性,道的體現。天道自然無為,道‘無為而無不為’。它什麼也不做,但是什麼都做成了。天得到它,變得清朗地得到它,變得寧靜。無為的思想貫穿‘道’的本質。無為而無不為。修道者堅持無為,就能早得天道。”

“道虛。虛是道的狀態,它無形無象,無處不在,沒有邊際。它又無時不在,無始無終,它是最大的虛空。它產生出萬物,也是萬物的宗主它裝載著萬物,永遠也裝不滿。它的作用無窮無儘,道虛的作用就是無的作用。它能化解萬物的矛盾,協調萬物的關係,與萬物混而為一。”

道碑再次變化,一道雲霞在道碑下突然產生,雲霞中射出了粉紅之光,映照得天地,都呈現出一片粉紅異色。

恍惚間,道碑隱入了雲霞中,這時,在雲霞中,出現了一位身長十丈的老者。

他眉眼皆白,背也很駝。右手杵著一枚銀色拐杖。拐的上部,有個鳥頭。



最新小说: 沒有人形就對了,因為我是仙啊! 第四天災【救贖傭兵團】 住大院,八零辣妻發家致富日日忙 呆萌知青一不小心撩到腹黑狐狸精 執掌封神榜 鐵口直斷,玄學大佬天橋算卦 胤禛:在兄弟們重生的大清當團寵 靈能 火影,我的斑是女孩子啊 七零下鄉後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