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順手牽羊_說說十六國_思兔 
思兔 > 玄幻魔法 > 說說十六國 > 第四十章順手牽羊

第四十章順手牽羊(1 / 1)

說說十六國!

第四十章順手牽羊

公元371年2月,前秦皇帝苻堅得知臣屬於自己的仇池公楊世病逝,其子楊纂襲爵後,依附東晉,遂招王猛商議如何應對

王猛麵露喜色,上奏道“楊氏駐守隴南,已至七世,根基頗深,可遣其宗室楊安為將,領兵討伐,仇池乃彈丸之地,僅有兩城之郭,且楊氏及其部眾皆與皇上同族,民心所向,彈指間便可平定,皇上到時再命楊安遷其部眾至長安,仇池可滅。”

苻堅笑道“朕豈不知仇池必滅,愛卿此策定未說完!”

王猛大笑,道“皇上真乃聖主,如今中原平定,楊安正可攜皇上勝利之威蕩平河西,鮮卑乞伏部,張氏涼州,皆可命楊安伺機討伐。”

苻堅大悅,道“愛卿所言,正中下懷,本欲禦駕親征,又恐中原新定,局勢不穩,不知遣誰人合適,愛卿所薦之將,乃朕之愛婿,此人出征,甚慰朕心!”

苻堅隨即下詔,任命楊安為主將,姚萇為副將,領兵七萬討伐仇池公楊篡。

公元371年4月,楊纂叔父楊統因為楊纂背叛前秦,而自己也想借機取而代之,隨即與之兵戎相見,楊纂恐怕不敵,求救東晉梁州刺史楊亮,楊亮聞訊派兵助其擊敗楊統,楊統隻得固守城池,與楊纂互相對峙。

而此時,楊安率前秦大軍已到鷲峽,楊纂聞之,再次遣使求助東晉,並親率五萬兵眾前往迎戰。東晉梁州刺史楊亮聞訊,亦派遣騎兵一千餘人趕往助戰。楊安、楊纂兩軍在峽中大戰,仇池內亂未定,部眾離心離德,楊纂大敗

,逃回城中,楊統見前秦大軍已至,隨即率部眾投降。

楊纂此時困守孤城,心中惶恐萬分,隻得出城投降。仇池平定,苻堅任命楊安鎮守仇池,並將當地氐人遷往關中,並授予楊安統領諸軍,調兵遣將不必上奏之權,趁機奪取河西,楊安領命後,深感責任重大,隨即命探馬儘出,奔赴隴西、蜀地,打探消息,自領大軍,伺機而動。

鮮卑乞伏部遊牧於隴西一帶,勢力逐漸強盛,時常劫掠前秦附近郡縣。

一日,楊安聽聞探馬來報,鮮卑乞伏部首領乞伏司繁見楊安攻破仇池,恐其來討伐,親率三萬騎兵於苑川駐防。楊安得報,知其大營必定空虛,隨即派兵偷襲乞伏部大營度堅山,乞伏部部眾五萬餘人儘皆投降,乞伏司繁大軍在苑川得知大營被占,潰散奔逃,投降楊安者數以萬計。

乞伏司繁召集諸將,歎息道“吾之才智無法率部立國,德行更無法安撫部眾,兩軍尚未交鋒,大營已被攻占,人心不穩,何以成事。聽聞苻堅海納百川,且兼並關中,吾等不如投之,再做將來之計。”

乞伏司繁見諸將皆未言語,隨即召集眾人,前往楊安大營負荊請罪。楊安火速上奏前秦皇帝苻堅,苻堅聞之非常高興,命楊安派兵護送其至長安,重重賞賜加封,並留其入朝為官。命其堂叔乞伏吐雷,統領安撫乞伏部部眾。

楊安又借勝利之威,與前秦益州刺史王統合兵進攻東晉的梁州、益州。東晉益州刺史周仲孫以及梁州刺史楊亮儘皆被打敗,前秦儘有蜀地。

此時,前涼國主張天錫知道苻堅大軍在楊安帶領下,滅亡仇池,降服鮮卑乞討部,占領東晉梁、益二州,甚為恐懼,隨即派人出使

東晉,拜見東晉大將軍桓溫,與其約定共同出兵討伐苻堅。

桓溫此時正為籌劃奪取東晉大權之事而精心謀劃,雖然滿口答應,實際並未打算出兵,隻不過讓張天錫暫時阻擋苻堅。

張天錫知桓溫用意,並未出兵,但前涼隴西守將李儼叛亂多年,張天錫親率大軍三萬征討,李儼不敵退守枹罕,遣使求救前秦。

苻堅聞訊,遂命王猛領兵救援,借機討滅前涼,張天錫派遣部將陰據領兵迎戰,然而,前秦國力強盛,士氣勇猛,王猛大勝,俘獲了陰據及其部眾五千餘人。

王猛知道張氏久居涼州,一時不好平定,為收買兵將之心,震懾前涼國主張天錫,王猛將陰據及其被俘兵士放回涼州,並派屬下官吏為之送行,讓陰據帶自己親筆信帶回涼州,轉交張天錫,信中所言“汝之先王自知國力弱小,對劉曜、石勒稱藩。如今汝之涼國國力遠不如汝之先王在時;然而吾國之力非二趙所能匹敵,汝不知進退,卻反欲討伐吾國,以吾國之軍士,攻必克,戰必勝,無人可敵,吾國之國力,可讓弱水東流,江河西向,關東已平,便揮師河西,王師所至,非汝之涼州所能抗衡。涼州百姓凶吉禍福儘皆係於汝身,汝可借鑒之稱臣往事並不遠,汝應深思熟慮,多謀福祉,不要讓汝之六代先王苦心經營之大業毀於一旦!”

張天錫讀完王猛之信,回想僅僅幾十年的光景,涼州將士已是疲敝凋零,如何阻擋前秦大軍,張天錫心亂如麻,一身冷汗,思慮再三,隻得派使者前往長安謝罪稱藩。苻堅聞之大喜,仍命其為涼州刺史,駐守涼州。

若知盛極一時,宛如世外桃源的張氏涼州,何以落得如此地步,請看下章。



最新小说: 農門貴後福滿天下 徘徊者的葬儀 黑暗西遊之大地惡魔 在末日之求生 從幫人搶婚開始,被迫躲入夕陽宗 山巔之尊,豈為師妹折腰! 巨賈傳 時空穿梭者:曆史的秘密 穿書,勾他上位 項北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