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_我和學神同桌有個約定_思兔 

第四百八十章(1 / 2)

我和學神同桌有個約定!

今年過年是吳清平和劉玉梅最揚眉吐氣的一次,開著自家的車進村倍有麵子。

吳思明開車,進村後能夠感受到老爸和老媽臉上的光彩。

老爸老媽倆人大學畢業後在外摸爬滾打二十多年,往年每次回來都是先坐火車,到縣城後坐班車,村口下車然後步走回家,條件稍微好點後到縣城打車。

在村裡很多人看來還不如有的沒讀大學的。

很多鄉下老鄉沒讀幾天書,甚至沒供孩子讀書,出去做生意風生水起,早就買了車,回來多風光。

今年吳思明家回來也開著車,吳清平和劉玉梅當然驕傲,家裡老爺子老太太也驕傲。

“哥開車累嗎?”

吳思嫻說,一路基本都是老哥開的,五個多小時的高速,下高速後老爸才開了會,過了縣城有段路特彆堵老爸開不了又換老哥。

“累啊。”吳思明道“你做的不累嗎?”

“累。”

吳思嫻點點頭,連續坐八九小時車都不是一般的累。

“小明記住,開車寧等三分不爭一秒。”

劉玉梅以前對車是很抵觸的,小時候親眼見過一場肇事,一輛麵包車跟卡車撞了,麵包車司機當場死亡,後麵坐的孩子萬幸沒事,抱著警察讓救爸爸,那一幕讓劉玉梅記憶猶新。

“知道。”

吳思明開車很穩的,不該加速的時候絕不加速,見了疑似馬路殺手的主兒也躲著,開車不僅要注意自身駕駛安全,還要善於躲避可能的飛來橫禍。

“媽考不考駕照?”

吳思明問老媽。

“不考了。”

劉玉梅對開車完全沒興趣,現在考駕照也麻煩。

“嫂子發消息問到家沒,我給回複了。”副駕駛的吳思嫻拿著老哥手機玩兒天天愛消除,來了嫂子消息,她給回複語音,“嫂子我們馬上到家。”

“通村路不是要求達到三米五寬嗎,這有三米嗎?”

迎麵過來一輛車,要吳思明右行到邊上讓行,如果路有三米五的話隨便靠邊就行,眼下吳思明要倒車到後麵的草地前麵的車才能通過。

“應該不到三米,前幾年鄉下的路能給水泥鋪出來就不錯了。”

吳清平笑著道

“就這也廢了老大勁,不到十裡的路說硬化到施工再到修好拖了三年多,開始施工第一年墊石子,墊好不管了,夏天大雨衝壞第二年繼續墊石子,第三年又墊一次才開始鋪水泥。”

“太浮誇了,到底是錢不夠還是錢多了。”

吳思明搖搖頭,這兩年武鬆這麼嚴厲,最該打的是基層。

劉玉梅道“不是缺錢,包工頭就像有些領導一樣,既要節省錢,又要讓錢合理的到自己兜裡。”

到爺爺家,吳思明緩緩停車在爺爺家外院街道,立即引來街坊的注目,議論是誰家的新車。

吳思明家車十一月份買的,三個來月了,回來前吳思明專門洗了下,看著跟新的一樣。

“累死了。”

吳思明解開安全帶下車活動活動,車上窩半天比敲一天鍵盤還累。

“我也好累呀。”

吳思嫻直喊累。

爺爺奶奶聽見車聲出來幫忙搬東西,看著自家嶄新的小轎車心裡那個高興。

“爺爺奶奶要不要感受一下,帶你們轉一圈。”

吳思明笑著道。

“你們累了一天先回家休息,今天過年天暖,蔬菜還沒買,明天出去買。”

爺爺想上車感受感受,奶奶則說。

“叔叔阿姨回來啦。”

王盼盼院子裡出來,先向吳清平和劉玉梅問好,然後看向吳思明。

看見王盼盼,吳思明想起件事,打開車後門拿了個盒子,是死黨李凡給王盼盼的新年禮物,讓他給捎回來,他也不知道什麼東西,避開大人交給王盼盼,“猜誰給你的。”

王盼盼羞澀的笑了下把東西裝兜裡。

鄉下的年味兒很濃,小孩放摔炮的聲音不絕於耳,吳思明高一時候還喜歡玩兒那東西,現在碰都不碰了。

成長的路上總是對一些事物失去興趣,對一些事物產生興趣。

吳思明童年的很多樂趣來自假期回鄉下。

跟鄉下的小夥伴彈玻璃球,把書紙折成“寶”打,爺爺給做彈弓、冰車,打沙包,跟女孩子玩兒跳繩,不光是那種單人跳的,還有倆人把繩子拉直甩圈人抓準時機跳,或倆個人撐開一個人跳,玩法很多,那會特彆喜歡這些玩意兒,比城裡孩子收集亂七八糟的卡片有意思多了,把啤酒蓋捶平鑽兩個孔穿根線比溜溜球還好玩,自製飛鏢,有一根筷子一根針半張紙就夠了,折紙飛機。

隨著吳思明這一年齡段的孩子長大,鄉下這些遊戲也漸漸失傳了。

晚飯還沒好,奶奶拿些水果零食飲料讓吳思明和老妹兒吃,吳思明去炕上,靠被子上就不想動了,唐都家裡有電視有網有電腦有平板,沒人爭電視遙控器,回到鄉下沒網,隻有電視機,遙控器成了吳思明和老妹兒難得爭搶的東西。

“哥看何以笙簫默。”

吳思嫻沒搶到遙控器說道。

“不想看。”

吳思明對愛情劇沒興趣,看不慣電視劇那種充斥著狗血和造作的愛情,他寧願看翻版西遊記後傳的石敢當,元芳的劇雖然雷,消磨時間還是能看的,神探狄仁傑係列、燕雙鷹係列吳思明都能看得下去,燕雙鷹係列算比較成功的神劇了,知道是神劇還能看下去,不像有些神劇惡心人、摩擦觀眾智商,又沒演技,看的人尬的不行。

換了一圈頻道,吳思明停在三國上,正是劉皇叔出兵伐吳。

吳思嫻道“劉備太膨脹了,把諸葛亮都不放在眼裡了。”

“你看到的隻是表象,出現這麼大分歧是劉備跟諸葛亮矛盾升級的必然結果,君和臣自古以來都是共患難容易,一旦和平就會滋生矛盾,對外戰爭是轉移內部矛盾非常有效的一種方式,”

“劉備是有統一天下的野心的,蜀漢養精蓄銳漸漸強大,劉備年齡也不小了,兒子又不爭氣,劉備擔心自己耗不起,死後在亂世之中劉禪鎮不住蜀漢文武,所以想儘快統一天下,諸葛亮卻不支持,劉備自然不滿,其實無論打曹魏還是東吳,隻要諸葛亮選一個打,他和劉備就不會有這麼大矛盾。”

“古代武將一般主戰,其實也是有自我保護的目的,在戰爭中武將才有價值和生存的空間。”

吳思明對老妹兒說道。

“說的真透徹,書上怎麼不寫這些。”吳思嫻覺得老哥說的很有道理,有點政治家軍事家的眼光,“諸葛亮是軍師啊,他為什麼不主戰化解和劉備的矛盾?”

吳思明看著老妹兒道“失了荊州後他的戰略被打亂了,按照他最初設想不是兵分兩路進攻中原嗎?”

“哦是,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關羽也是太坑了。”

隆中對吳思嫻全文背過。

“也跟我們的文化有關係,自古至今,我們解決內部矛盾的方式一般都是內部和解,以和為貴,西方和資本主義國家喜歡通過對外侵略轉移矛盾。”

吳思明補充道。

吳思嫻看向老爸,“爸,是這樣的嗎?”

吳清平道“二戰爆發的原因是什麼?”



最新小说: 英雄聯盟之王者守護 透視醫能狂少 裂變求生法則 營安老家 快穿:敢動我同桌試試 傭兵毒妃颯且甜 極夢淵 我帶全家去快穿 靠臉吃飯不服來辯 鬼眼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