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宋朝科舉_直播開局劇透皇帝死因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直播開局劇透皇帝死因 > 第19章 宋朝科舉

第19章 宋朝科舉(1 / 2)

【通過行卷與溫卷,唐朝詩人的得意之作,被大量傳播。最終這些詩句傳到現在,登上了教科書,多少學子為了背誦愁壞了腦殼。】

唐朝詩人看著唐曉,興奮的不能自已。要是將來自己的詩句能上後世學子的教科書,那就算現在考不上科舉,那也不虧。

不知多少唐人開始下苦功鑽研詩句。

【除了不糊名,唐朝科舉舞弊之風也相當盛行。

其實行卷與溫卷也算得上是隱形作弊,但唐朝中期,作弊之風直接搬到了台前,壓根就不避人了。

出得起錢的學子直接找個人代寫,照樣能獲得功名。唐朝最有名的代寫就是溫庭筠。

溫庭筠有才華,他人長得醜,還得罪了當朝宰相。從此便屢試不第。

他是晚唐人。那時候科舉不太嚴格,往往還沒開始考試,題目就已經泄露了,但那時候主要考的是詩賦,所以影響不大。

好多人就可以提前準備詩文,才學不足的人,就請人來代寫。溫庭筠基本就靠代寫掙錢。

除此之外,他還會在考場上幫人作答。聽起來很神奇吧!

考進士時試題是八韻詩賦,很多考生都寫不出來,但這種事兒對於有才的溫庭筠來說就很簡單。他直接把手往袖子裡一攏,略作思考,就能揮毫潑墨,一蹴而就。

寫完之後,他看到旁邊的考生抓耳撓腮寫不出來,直接就把人家的試卷拿過來幫著寫。後來這種行為傳遍了京城,考官也知道他這個人是什麼貨色。

下次考試就直接把溫庭筠單獨安排在考場的中間親自監督,就在寫完交卷時,溫庭筠竟告訴考官他給誰誰誰寫了試卷,把考官氣得不輕。】

“之後是真是亂來。詩賦怎可成為選官的標準?”扶蘇有些氣憤。

一方官員負擔的是百姓的一輩子,唐朝竟以詩賦選材。

嬴政挑了挑眉,有些意外,難得扶蘇和自己的想法一致。看到這兒,他也明白了人才的選拔主要靠考試。

他需要推廣秦律的吏員,那自然是要好好考一下秦律。

【科舉本質上是一場公平的考試,但唐朝科舉主打的卻是一個不公平。

除了舞弊,還有很多人因為一些奇怪的潛規則,考不上或者壓根不能參加考試。

李白作為唐朝最有名的詩人,就因為出身商人之家,沒有科考的資格;更離譜的是,李賀就因為他爹的名字叫李晉肅。而晉和科舉考試中的進士科讀音相同,他也不能考試。

還有就是對偏遠地區或者小地方出身的人的歧視。縱使他們才華橫溢,他們也不可能考上,正是這種歧視葬送了大唐王朝。

唐朝末年,一個考生屢試不第,他直接黑化,此處不留爺,那爺就造一個廟堂。他造反了,造的還挺成功,成為了唐朝的掘墓者。殺進長安後,他將那些看不起自己的世家大族屠殺殆儘。

所以奉勸皇帝們,無論什麼考試,最重要的都是公平。】

“什麼?世家被屠戮殆儘!”世家子感到不可思議。

先前唐曉說出科舉時,他們就明白了創此製度之人的目的,無非就是他們忌憚世家。

皇家算什麼,短的幾十年,長的也不過兩三百年,可世家卻能屹立一千多年。王朝來來去去,世家卻永遠是世家。

科舉也動搖不了世家的根基,世家子各個才情出眾,他們從生下來就有最好的老師,最好的教育,科舉對他們來說不算太難。

這麼一看,消滅世家的方法也隻有屠戮殆儘。

李世民驚訝於這人的殺伐決斷,雖然他顛覆了大唐,但也不影響李世民的誇讚。他原本掌權時有過這個想法,但最終還是放棄了,朝廷目前離不開世家出來的人才。

【科舉到宋朝時有了新的變化,科舉不再是一小撮人的家家酒,“朝為讀書郎,暮登天子堂。”成為了讀書人的真實寫照。



最新小说: 仙子你聽我解釋 蕭辰戰神歸來 宿主今天白嫖了嗎 一見鐘情,桃花債 極品天天作死,大佬嘎嘎亂殺 紅棺降世,我的鬼妻能砍人 歸虛之主 重生之心動2008 我在東歐當倒爺 我到夢中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