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永樂大帝!_大明崇禎:朕能召喚祖宗很合理吧_思兔 

第16章 永樂大帝!(1 / 2)

永樂十九年。

順天府。

乾清宮。

時值秋末冬初。

“陛下,漠北來報!”錦衣衛指揮使,賽哈智雙手呈上急報。

永樂帝朱棣兩鬢斑白,毫無表情的臉上不怒自威,令人膽顫,抬手接過急報,越看眉頭蹙的越深,怒氣隱隱浮現。

“該死的阿魯台他真是餓瘋了,膽敢數次毀約,率兵掠我邊境,來人,傳旨六部,開年再伐漠北!”

老朱棣怒發衝冠,當即下旨。

沒過半日。

隨著旨意下達,六部皆上書反對,闡述利害,堅決不配合這第三次北伐。

並且說明了前兩次北伐已經打出大明天威,這次犯邊與前兩次相比,完全隻是小偷小摸,單純是阿魯台窮瘋了,不得已做出的行為。

第一次北伐韃靼。

起因是當年朱棣派出使臣郭驥出使韃靼,表明自己不想兵戈相見,結果沒成想本雅失裡居然殺了郭驥!

朱棣大怒,喚來靖難功臣邱福,為了給他一個建立軍功的機會,直接任命他為征討蒙古的主帥,率領十萬明軍!

並配備四位大將輔助,副將霍親,王聰,左參將王忠,右參將李遠,配置不可謂不豪華!

但丘福在臚朐河之戰中輕敵冒進,中了埋伏,導致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大明損失慘重!

得到消息後,朱棣大為震怒,怒罵丘福蠢笨,而後決定禦駕親征!

於是在永樂八年,朱棣調集了五十萬大軍浩浩蕩蕩開啟第一次親征,當時韃靼都嚇完了。

連夜商討如何逃跑,卻在撤退方向上與太師阿魯台發生了分歧。

最終不歡而散,各自帶領一隊兵馬分散逃跑。

太師阿魯台向東逃跑,本雅失裡大汗本來打算朝西去瓦剌,投靠妹夫馬哈木,可是朱棣直接將矛頭對準了他,親率將士追擊!

最後在斡難河大敗本雅失裡,本雅失裡兵馬皆歿,獨自一人逃去了瓦剌。

豈不知瓦剌部馬哈木也嚇得不輕,連忙把本雅失裡砍了,向朱棣示好。

而另一邊的阿魯台是一個很會打仗的人,東躲西藏的,把明軍都轉暈了。

在大漠轉了幾個月,明軍帶的糧食快吃光了都還沒找到阿魯台,朱棣不得不宣布回朝。

但有時候就是這麼巧合,拚命找了幾個月都找不到的人,突然就轉角遇到了。

於是朱棣很幸運的在回軍途中大敗阿魯台,奈何韃靼部領導們的逃跑手段實在一流,幾十萬人圍攻下,還是讓他一人獨自逃跑了。

北伐過後,韃靼殘部不敢支楞了,宣誓臣服於明朝,年年向大明進貢馬匹,稱頌大明天威。

……

第二次北伐瓦剌

就在韃靼部慘遭敗之後,瓦剌部就趁機發展壯大,並進軍臚朐河,屢屢犯邊,覬覦中原。

永樂十二年,朱棣再次親率五十萬大軍北伐,征討瓦剌部。

這次朱棣還帶上了配有火銃、火槍與火炮等熱武器的神機營。

先是擊敗瓦剌遊兵,然後在忽蘭忽失溫與瓦剌的決戰中,利用火力壓製,依托山勢阻擊瓦剌主力!

這一戰過後,瓦剌被屠萬餘人,其餘兵馬也四處逃散,多年不敢犯邊。

明軍大破瓦剌後,阿魯台不久後便遣使來朝,俯首稱臣。

瓦剌馬哈木也連忙遣使向明朝謝罪,說都是誤會,恢複了對明朝的朝貢關係。

這兩次北伐徹底使大明解除蒙古威脅,日月山河之名威震宇內,蒙古人見了大明百姓都繞著道走!

朱棣這兩次親征,文武百官基本沒有反對的聲音,各個勒緊褲腰帶,給大軍準備糧草輜重。

也正是前兩次褲腰帶勒太緊了,導致大家都沒什麼錢了,這次阿魯台劫掠邊境不過些許物資,若是開啟三次北伐,所需輜重至少數百倍以上,實在得不償失!

“朕不見,都打發回去!”

朱棣清退前來勸諫的大臣。

隨後吩咐下去。

召來三個好大兒,還有一個好聖孫來殿議事。

“這次阿魯台部襲擊遼東,想必是得了瓦剌部和兀良衛的支持,不然他哪有這麼大膽子啊!”老二朱高煦煞有其事的分析。

“對,我一直就說瓦剌不安分!都是喂不飽的白眼狼!”

瘦猴子般的老三朱高燧,靠在座椅旁無所事事,聞言嚷嚷著附和了一句。

朱高煦一副都怪你們不聽的表情,攤手說道“是啊,上次我就說了,隨手把瓦剌收拾了現在也不會有這麼多麻煩事!”

大胖子朱高熾跟個彌勒佛似的,往那一癱,兩手一揣,苦著臉勸解說“皇上的意思啊,還是願意跟草原各部和平共處,共享安寧,那瓦剌沒反,你要把人家收拾嘍,那不是橫生事端嘛。”

好聖孫朱瞻基站在老爹身後,什麼也不說,什麼也不問,老老實實的特彆乖巧。

朱高燧瞪著眼說道“老大,話可不能這麼說,瓦剌部酋長馬哈木的孫子也先,據說鷹視狼顧,馬哈木偷偷從京城請人給他孫子相麵,知道算命的怎麼說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怎麼說?”老二朱高煦探著頭立馬接茬道。

“算命的說……”



最新小说: 一胎三寶爹地複婚請排隊 劍神輪回之劍指蒼穹 重生七零小嬌嬌,被糙漢寵腰軟 我隻想當個鹹魚王爺 真千金她驚豔世界,九個舅舅火葬場! 長生10億年,苟成仙帝再出山 官運當頭 末日重生:女主帶著係統殺回來了 被讀心後,給修仙界一點吃瓜震撼 全職獵人:我是放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