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較米利堅的不爽,大夏這邊除了賺的盆滿缽滿之外,帝國在領土方麵更是血賺。
之前也說過了,大夏跟羅刹帝國和談之後,取得了遠東和南西伯利亞的領土。
這就讓大夏北方領土實際控製範圍到達了白令海峽,與米利堅的阿拉斯加隔海相望。
這讓米利堅人倍感壓力,深怕哪一天,大夏的陸軍就直接登上了阿拉斯加,畢竟白令海峽最窄的地方隻有80公裡。
而在大夏南部,也就是南海海域,帝國扼守馬六甲海峽,讓整個蘇門答臘群島變成了帝國第一道海域防線。
任何想要從海麵上進攻的敵人,如果不能占領整個蘇門答臘群島,就沒有辦法進攻大夏本土。
更何況,在這第一道防線的背後,還有第二島鏈作為第二道防禦線。
同時,擁有廣大南亞殖民地的大夏,所能控製的實力領土麵積幾乎快要趕上約翰帝國,成為了世界第二。
原本排在第二的高盧帝國,已經被大夏甩開。
跟約翰帝國那表麵看上去領土寬闊,但很多地區物資匱乏的領土不一樣,大夏所能控製的區域,物產都比較豐富。
遠東地區和南西伯利亞擁有豐富的水資源,礦產資源,稀土資源和林木資源。
當然,天然氣和石油資源也不少,雖然說現在看上去,這些資源大夏根本用不完,或者說嚴重富裕。
但是林逸卻很清楚,在未來,石油和天然氣這種能源是多麼的重要。
即便現在用不了,那也要為子孫後代考慮。
而在東南亞那邊同樣如此。
石油,橡膠,各種香料,都是帝國的財富。
擁有了這麼多能源,帝國至少百年可以不用擔心能源不夠用了。
大量且豐富的資源,源源不斷的流入到帝國,送進工廠,帶來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工廠可以開足馬力生產。
隨著工廠加班加點的生產,大量的槍支彈藥,火炮等軍需裝備被生產出來,賣給同盟國成員。
而帝國不光生產軍需,一些民用商品也被大量的生產。
據後來帝國工部統計,帝國鋼鐵產量從戰前的每年600萬噸,飆升到1800萬噸。
煤礦從戰前3000萬噸,飆升到6400萬噸。
國民生產總值超過漢斯帝國,與約翰帝國齊平。不過還是比不上米利堅。
而國民平均年工資從照片的1173帝國銀元,提升到了1834帝國銀元。
這個薪資水平在全世界都算是名列前茅的。
高薪資帶來的就是高稅收,而高稅收就意味著帝國更有錢,可以利用這些錢來提高國民的生活水平。
比如提高民眾的社會福利待遇,提高民眾的幸福指數。
在這其中,林逸參考後世的舉措,將一些社會福利待遇搬了出來。
比如免除農業稅,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助學基金和養老保險。
這幾大措施一被林逸提出,最開始是遭到了帝國錢袋子,戶部尚書錢溢的強烈反對。
在錢溢看來,帝國收取農稅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也收了幾千年,怎麼突然之間就不讓收了?
如果不收農稅,那麼帝國財政從哪裡來?
而林逸卻反對錢溢這一思想。
在林逸看來,農稅這個東西,現在屬於雞肋,就比如1913年,整個大夏帝國共收入農稅3567萬帝國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