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整體來說中東的大體趨勢還是和平的。
不過西亞地區的和平,跟東亞沒有關係。
這裡所說的東亞不穩定,主要矛盾還是集中在大夏和櫻花國之間。
之前也說過了,櫻花國咋個得到米利堅和約翰帝國的支持之後,他覺得自己實力已經恢複。
可以在米利堅盟友的幫助之下,可以在東亞地區挑戰一下大夏的權威。
其實,這個時候櫻花國內部也被分為了兩個派係。
以海軍為首的保守派覺得櫻花國和大夏之間的察舉製宛如鴻溝一般,根本沒有辦法正麵應對大夏。
而以陸軍為首的激進派卻覺得,自己米利堅盟友的幫助下,可以跟大夏掰掰手腕。
即便不敵,也可以退守國內。
陸軍方麵,甚至還為此做出了一個計劃書。
在他們看來,依靠盟友的戰艦,他們可以在大夏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就將兵力投送到大夏的高麗行省。
進而以高麗半島為跳板,進攻大夏的北方四省。
如果在進攻的過程中,櫻花國陸軍覺得可以在高麗半島節節抵抗拖延時間。
將大夏的大部分力量吸引到北方之後,在去奪取大夏在南洋的屬國。
為了保證米利堅盟友能夠堅定地站在自己這邊,櫻花國陸軍部決定將打下來的南洋領地分一半給米利堅。
隻要有了米利堅的支持,櫻花國完全可以將大夏拖死。
對於陸軍部的計劃,櫻花國海軍部則是嗤之以鼻。
海軍部對於陸軍的計劃,隻是反問了一句,就讓陸軍部的人啞口無言。
櫻花國海軍隻是問陸軍,要怎麼應對大夏的帝國聯合艦隊。
大夏的海軍實力遠超櫻花國,甚至比他們的盟友還要強。
麵對這樣一個對手,他們的海軍力量是永遠規避的存在。
無論是進攻高麗半島,還是南下,大夏人的艦隊都可以很清晰的切斷他們的補給站。
沒有了補給線,大夏人都不需要動用太多的兵力,隻需要圍困,就能把他們派出去的士兵,集體餓死在陣地上。
所以,海軍的意見還是希望能夠和大夏保持現在的狀態,繼續積攢實力,等到能夠和大夏海軍一戰之後,再去考慮和大夏翻臉的事情。
而陸軍部也對於海軍每年拿走大量的軍費,卻依舊膽小如鼠的行為表示鄙視。
同時,陸軍部告訴海軍部的人,如果不能想奇招,打敗大夏,隻想依靠積攢實力,那麼永遠都不可能打敗大夏。
大夏每年的稅收和撥給軍隊的軍費,都是櫻花國的好幾倍,甚至十幾倍。
如此巨大的差距,想要依靠櫻花國自己追上大夏,純屬天方夜譚。
所以,陸軍部的意見,還是希望能夠依靠盟友,削弱大夏的實力。
最後,雙方誰也說服不了誰,隻能把問題拋給時任櫻花國首相的濱口幸雄。
濱口幸雄這個人極其的圓滑,本著兩邊都不得罪的想法,他把問題直接拋給了大正天蝗的兒子裕仁。
由於大正身體不怎麼好,所以在26年的時候因病死了。
天蝗的位置就交到了裕仁手裡。
作為一個從小就生活在大夏陰影下的年輕人,在坐上天蝗的位置後,他滿腦子都是想著要如何洗刷自己年幼時的汙點。
所以,裕仁本人是支持對大夏宣戰的。
可是,兩國之間的差距,他也比其他人更清楚。
所以,裕仁一直在戰或者不戰之間來回搖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