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想起太子就頭疼,這個兒子就跟滾刀肉一樣,讓他又煩又無可奈何。
畢竟太子不犯病時,還挺讓他驕傲的。
反正他也不打算建寺廟了,把人放出來也好。
省的太子以後鬨騰。
皇上這般想著,便揮了揮手,解除了太子的禁足。
而高緯這一禁足,還塞給皇上一本手抄佛經。
一本正經道“父皇,兒子知道你喜歡,便在禁足時抄了一本,父皇你可喜歡?”
皇上一看手抄佛經,頓時感動極了。
覺得自己對太子太過苛刻,明明這麼好的孩子,自己還總是誤會對方。
太子前幾日不過是腦子一時犯病,定然不是有意氣朕的。
渾然不知,他感動的手抄佛經,不過是高緯讓手下的人仿照著他字跡抄寫的罷了。
反正手抄佛經這種東西,本來就是要送到寺廟供於佛前的。
高緯知道皇上不會細看,有個大概就差不多了。
總之,皇上在感動之下,又賞了太子一堆好東西,其他皇子聽說後心裡又羨慕又嫉妒。
果然,父皇就會偏心太子。
原本鄭兒以為,修建寺廟的事是過去了。
結果皇上又開始出幺蛾子。
說國庫空虛,讓蘭陵王和太子一起想法子。
鄭兒覺得納悶。
蘭陵王也就罷了,劇裡皇上的的確確讓其負責填補國庫。
怎麼又扯到高緯身上了呢?
難道是高緯現在表現的太好,讓皇上寄予厚望了?
鄭兒的確猜中了皇上的心思。
劇裡皇上一有事就找蘭陵王,一有事就找蘭陵王。
無論是打仗還是治理朝政,反正蘭陵王能乾的,他找。
蘭陵王不能乾的,他還找。
挺離譜的。
如果蘭陵王啥都乾完了,那要朝中大臣們有何用?
乾脆直接給蘭陵王多發點俸祿,讓他一個人把活乾完得了!
沒辦法,劇情嘛,不這樣怎麼顯示出蘭陵王的男主光環?
不這樣怎麼能襯托出劇裡高緯的無能?
不過這裡因為高緯經過鄭兒的改造,已經大不相同了。
所以皇上覺得自家太子也很有能力,就把人加了進來。
高緯領了命後,倒也沒覺得是麻煩事。
說實話,他早就察覺出大齊需要改變了。
奈何他沒有登基,很多事情都無法大施拳腳。
父皇又時不時的抽風,一會兒明君一會兒有昏君之相,高緯也隻能韜光養晦。
隻時不時的提出一些利國利民的政策。
例如改良農作工具,改良灌溉方法。
妥善安排傷兵的事情。
例如給傷兵發撫恤金,陣亡的士兵翻倍。
同時,對這些傷兵們還有優待政策。
倘若是傷兵,家裡的田地賦稅免去五成。
這樣傷兵們即便自己沒有勞動力,也可以雇傭正常人種地。
倘若這傷兵立過功,賦稅便免去九成。
撫恤金也會增多。
同時,如果這些傷兵想做一些生意,稅收也會減免多半。
單單這筆支出,就十分龐大。
皇上原本是不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