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和馬哈木僵持了許久,最終還是大明更勝一籌。
馬哈木受不了,主動出來了。要和朱瞻基打一次。
並且要求對賭。
他贏了,就讓明軍從此不許踏入長城以外的地界。
若是敗了,就任憑處置。
明軍的將士們都氣極了,覺得馬哈木真是狂妄至極。
朱瞻基卻笑了。
他靠在椅背上,唇角帶笑,語氣卻自信而十分有壓迫感。
“聽聞馬哈木有一支八千人的中軍,我大明,從三千營中也選出八千人來,我親自帶兵,和馬哈木一決勝負。”
於謙卻不大讚同這種賭約。
事實上,明軍現在的實力遠遠大於瓦剌。
之所以一直僵持,是因為馬哈木太會躲了,一直把主力軍給藏著。
剩下的,明軍即便是擊潰了也不能讓瓦剌傷筋動骨。
這才想著把馬哈木的主力軍守出來。
因為即便是僵持,雙方也要消耗糧草。
長久下來,馬哈木根本受不了。
必然要有動作。
隻要一有動作,瓦剌的主力軍就會藏不住,明軍就能主動出擊。
而大明的火器遠超瓦剌,明明可以用火器直接把瓦剌給擊潰的,何必答應這種賭約?
但朱瞻基卻有自己的想法。
他要堂堂正正的擊敗馬哈木,把瓦剌打到膽寒!
這樣才能一洗上次失敗的恥辱。
用瓦剌人所驕傲的方式擊敗馬哈木,會讓瓦剌感到害怕,從而低頭。
不然,隻是用火器把人擊潰,瓦剌人也會口服心不服,繼續搞事情的。
同時還可以將自己的威望達到頂峰,這場仗,值得他這麼冒險。
就這樣,朱瞻基挑出了八千精銳,和馬哈木開始了對決。
論實力,明軍根本不輸於馬哈木的兵。
論士氣,馬哈木一方是入侵者,明軍是為了守衛家園。
可以說,馬哈木敗了,這些人還能逃回家鄉。
而明軍若是敗了,身後要守衛的老百姓不知多少會淪為奴隸。
沒有後路的明軍,士氣高昂,各個都做好了為國捐軀的準備。
在這種情況下。馬哈木的兵如何跟明軍比?
交鋒之後便節節敗退。
並且朱瞻基身強體壯,又是朱棣一手調教出來的。
還抱著為爺爺複仇的信念,自是英勇無比。
馬哈木到底是年齡大了點,不及朱瞻基厲害。
兩人打了幾個回合,朱瞻基不幸受了重傷。
而馬哈木卻直接被朱瞻基斬於馬下,丟了性命。
馬哈木一死,瓦剌人的士氣就大減。
再加上軍旗被砍斷,頓時不少瓦剌兵露出膽怯想退群的意思。
明軍乘勝追擊,把瓦剌人打的落花流水。
這一仗,朱瞻基帶領著軍隊,徹徹底底的勝了!
但同時,他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身受重傷。
甚至為了士氣,害怕軍心不穩,隻能偷偷的讓軍醫給自己包紮。
再多的,軍醫也做不到了。
畢竟軍醫的水平遠不及宮裡的太醫高明,實在治不好。
朱瞻基的這病,需要靜養。
可偏偏剛打了勝仗,朱瞻基根本無法休養。
畢竟瓦剌還有彆的部落,例如韃靼部、兀良哈部、阿魯台部剛低頭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