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然與蘇雨諾手牽手漫步在這條曆史悠久的河畔,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墨香與食物的香氣,他們的目的地是秦淮河畔最為經典的景點之一——夫子廟燈會。
由於現在是飯點,這個時間點去吃飯的話肯定要排很久很久的隊,加上眾人都不算太餓,便決定先去逛逛再去吃飯。
冬日的南京天黑得極早,燈會早已亮起了數千盞明燈,每一盞燈籠都仿佛承載著千年的故事,輕輕搖曳在微風中,將夜色裝點得分外妖嬈。
河麵上,遊船穿梭,船上的燈光與岸上的燈火交相輝映,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麵上,宛如一幅流動的水墨畫。
“真好看啊。”林然忍不住發出感歎,他這個人很矛盾。
很喜歡繁華的都市,又不喜歡過於繁華的都市。
或者說他喜歡都市中僅剩的那抹古韻,就像大理古城和麗江古城一樣,哪怕如今被人說商業化極其嚴重也無妨,他喜歡的就是這種氛圍。
在繁雜紛擾的都市中尋找一塊心靈的安慰,這種古色古香的地方哪怕再商業化,也無法去掩蓋其本身的曆史建築風格,因此對於林然來說,隻要這些建築在,哪怕古樓裡開著一家夜店,他都能接受。
蘇雨諾的纖纖玉指勾著林然的手掌,由於是冬季她沒法穿的過於清涼,不過冬日的蘇雨諾也彆有一番風格,在交相輝映的燈火之中同樣煦煦生輝。
林然伸手指了指遠處的燈籠,眼中閃爍著溫柔的光芒,對蘇雨諾說道:“老婆你看那盞燈籠,是不是特彆像當初我倆在拱宸橋看到的那個?”
蘇雨諾抬頭望去,嘴角勾起一抹甜蜜的笑意:“是有點,沒想到你還記得啊。”
“肯定記得啊,跟你一起看過的風景我都記得!”
“油嘴滑舌。”
蘇雨諾笑得很甜,眼睛望著遠處燈火闌珊的景色,感慨地說道:“我還記得你跟我提過,麗江好像也有這種燈籠,隻不過沒有現在看起來的這麼壯觀。”
林然點了點頭:“有,少。”
“更多的是河燈,蓮花形狀的,上麵點著蠟燭,然後放到古城裡的河中順流而下。”
“這裡的燈籠我不知道是有什麼意義,不過麗江的那個好像是相思吧,我也不太清楚。”
蘇雨諾扭頭看向林然:“那明年我們去麗江,你帶我去放一個?”
“好呀,咱們挑個淡季去,不然人太多了。”
“你不是喜歡熱鬨嘛?”
“旺季是熱鬨,但是玩一天的錢夠我們淡季去玩兩三天了。”
蘇雨諾笑笑沒說話,二人沿著青石板路繼續前行,兩旁是古色古香的店鋪,售賣著各式各樣的小玩意和“地道”小吃。
偶爾傳來的叫賣聲,與遠處隱約可聞的古箏樂曲交織在一起,營造出一種穿越時空的錯覺。
這裡有一種當初去拱宸橋的感覺,林然知道蘇雨諾很喜歡那處地方,那種地方總能讓對方的心靜下來,因此林然一言不發,安安靜靜地陪著蘇雨諾在石板路上前進。
數以千計的燈籠,形態各異,色彩斑斕,從屋簷下、樹梢間、橋欄旁,甚至是河麵上,無處不在地綻放著光芒。
秦淮河畔的每一縷風、每一片光、每一個人,都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二人故事的見證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