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這個簡單的字眼,令書房內的文臣們一時呆若木雞,他們的臉色變幻不定,眼神中閃爍著恐懼的光芒。
相比之下,那些年輕的皇族子弟卻對戰爭充滿熱望,紛紛拍手叫好,渴望明朝能囊括整個天地。
朱元璋的目光先是讚賞,接著變為憂慮。戰爭確能拓展領土,但隨之而來的後果同樣駭人。
他下意識地轉頭看向朱高熾“熾兒,我想聽聽你的看法。”
趁著眾人的恍惚,朱高熾早已構思好言辭。體內五個獨特人格助他應對各種變故。
“皇爺爺,孫子以為,世界廣大,能納入版圖自然是最好。我曾聽聞,南方的暹羅國,四季如春,作物豐富,河水灌溉下的稻穀一年兩熟,許多人不必耕作,也不會忍饑挨餓。”
朱元璋聞言,眼前仿佛浮現出那一片繁榮景象。
“還有我們已征服的邊疆國家,各有特產,這些正是大明目前所需的。武力是最後的手段,不到萬不得已,最好不用。”
“陛下,微臣認為太子殿下所言極是,國雖大,好戰必亡。”
方孝儒微微鞠躬,表示讚同。
邊關戰事尚未平息,此刻擴張領土隻會勞民傷財,實為不智之舉。
看著堂弟條理清晰的論述,朱允炆心中的嫉妒逐漸占據上風,走近幾步道“堂弟,你考慮什麼呢?跟那些野蠻人有什麼好談的,直接派大軍過去,他們必然投降。”
言語間流露出對朱高熾的輕蔑,仿佛他已經君臨天下。
朱高熾聞言,隻是淡然一笑“我們不是帝國,即便他們不是大明子民,也不能輕視他們。”
“況且,將來大明人口會日益增長,不同民族共處,必須學會包容。”
“當然,武力也是一種必要手段,唯有實力懸殊或相當,雙方才有坐下來談判的可能。”
"皇祖,對付異族,策略至關重要,一味壓製隻會催生反抗,朝廷應與他們建立溝通橋梁,派遣使者,推廣漢字、漢語和華夏文明。久而久之,那片土地豈不自然歸屬我大明疆域?"
"孫子認為,麵對邊疆之患,隻有一條法則,教化勝於武力,這裡的教化,指的是文化的滲透。"
"換個視角看,異族也有其長處,他們勇猛善戰,若能引導他們接納我們的文化,豈不是無形中提升了大明的軍事力量?"
朱高熾環視眾人,接著說"我們稱他們為異族,不正是因為他們的思維方式單純嗎?有時,智謀比武力更能解決問題。"
"弟弟,我認為你理解錯了。"
見眾人漸漸傾向於朱高熾的觀點,朱允炆頓時坐立不安。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是先祖的教誨。大國確實需要展示威嚴,不宜輕易動武。但弟弟,你怎麼確保那些異族會接受並延續我們的文化傳統呢?"
"依我看,既然他們崇尚武力,就按他們的規矩來,以武力征服,唯有如此,才能徹底消除他們的反叛之心。"
"況且,儒家經典深奧豐富,豈是那些粗鄙之人所能領悟的。若讓其他藩國知曉,他們會如何看待我大明呢?"
"罷了罷了,今天隻是討論,彆當成要立刻執行的命令。"朱元璋擺手笑道。
"今日之言,各位切勿外傳。"
"臣遵命!"
方孝儒等人聞言,立刻嚴肅起來,躬身保證。朱高熾今日的言論一旦泄露,外界定會大做文章。如此聰明的孫子,朱元璋自然不會讓他受到傷害。
然而,這次對話讓朱元璋陷入沉思,他一路走來,腥風血雨,心中有自己的堅持。那些翰林學士隻會空談,無人能如剛才那般坦誠直言。稅收政策看似完備,實則可能才剛剛開始。
對於領土,朱元璋起初也傾向於通過戰爭解決,畢竟如同帝王一般,征服世間所有土地,是每個君主的夢想。
收回思緒,朱元璋緩緩道"繼續授課。"轉身欲走,又想起一事"熾兒,今晚不必回府,留在宮中與我共進晚餐。"
"孫子遵命!"
朱高熾笑著行禮,朱元璋的嘴角不禁微微上揚。很快,朗朗書聲再次回蕩在書房,而夫子們的麵色卻難以平複,今日之事,他們恐怕終生難忘。
另一邊,朱元璋返回的路上心潮起伏,他的孫子就像一座寶藏,越發掘,越能發現令人驚奇的智慧。
他對治理國家和國家未來有著獨特的洞察,尤其是在土地問題上的見解,簡直無可挑剔。
對於那些異族,他隻關心結果,至於采取何種策略,他並不在意。
更重要的是,朱元璋從孫子的話語中預見了大明輝煌的未來,這在他心中點燃了一把火。做皇帝前,他最熟悉的就是耕作,所以他怎能不了解異族領地的優越條件。
一年兩熟的稻穀,無疑是天然的糧倉。若能全部納入大明,街頭將再無災民身影。
有了糧食保障,軍隊的發展也將指日可待,形成良性循環,使大明繁榮昌盛,代代相傳。
朱元璋想到這,臉上不由露出笑容,仿佛未來已清晰可見,他甚至開始考慮,朱高熾是否更適合執掌大明。
喜歡大明太子我的隱藏人格被老朱揭曉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太子我的隱藏人格被老朱揭曉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