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村不想理會高層對他有什麼想法。
正麵無法突破,八路軍各部隊包括劉慶生的部隊來無影去無蹤。
崗村縱使想拿著八路軍其他部隊和劉慶生的部隊來練兵,他們也找不到人。
現在隻有一條路擺在崗村的麵前,保住他防區內的鐵路和公路,然後修建防禦工事。
有物資送進來,他們就還有戰鬥下去的能力。
若是真到了一天,崗村防區內的公路被壓縮到隻剩下一條可用,那麼補充進來的十幾萬部隊還能不能打仗,崗村也說了不算。
日軍確實沒有輕易換掉崗村的想法,但他們還是派人到華北調查崗村。
比崗村還先覺察到日軍將會一去不複的人還有閻總。
閻總這幾年雖然沒有大動作,但他的視線卻一直沒有離開第一軍分區和日軍。
要說誰完全見證了趙誌國和第一軍分區的成長,非閻總莫屬。
閻總就像是看著一個娃娃逐漸長成了泰森,可惜這個娃娃是彆人家的。
趙誌國的部隊渡過滹沱河,日軍並沒有發起大規模反擊,閻總就已經意識到,崗村在華北的反攻已經落下了帷幕。
華北地區的老大也在第一軍分區渡過滹沱河之後決定了出來。
陶學一來到北方,倒是讓閻總心生波瀾,但閻總怎麼看不出來,陶學一來到北方也擋不住第一軍分區和八路軍的發展。
在陶學一到達康縣之後,閻總派人跟陶學一聯絡過。
目的很簡單,雙方聯手,共同限製第一軍分區的發展。
但陶學一以初到北方,立足未穩為借口,拒絕了閻總。
其實陶學一的發展和第一軍分區的發展或許會有利益上的衝突,但趙誌國認為,影響不了大局。
而陶學一考慮的不是政治上的影響,他隻想壯大自己,讓自己在南方那群老爺們中有話語權,然後護一家老小的安全。
至於南方牽扯到的那些政治因素,陶學一根本就不關心。
按照陶學一的想法,他是軍人,隻關心打仗的事情,什麼政治不政治的,不他想聽。
所以在陶學一看來,八路軍將來或許跟他們有一仗,但對現在的他來說,影響更不大。
見陶學一沒有剛他聯合的意思,閻總更是心若死灰,回到並州城,最終也不過是閻總的南柯一夢罷了。
“日軍已經擋不住趙誌國了,八路軍占了華北,再有強大的部隊,南方也不是對手,我們都成老家夥了。”閻總歎息。
對華夏來說,軍閥的消失是好消息。
但在閻總這些人眼中,更像是英雄的落幕。
畢竟當年這些軍閥率領十幾萬甚至幾十萬部隊逐鹿中原,都是當時的梟雄。
趙誌國一個後起之秀,在閻總想讓他背黑鍋的那一刻,似乎就已經給他們挖好了墓坑。
日軍被趕跑,下一個被開刀的人就是他們。
“司令,陶師長又前往了第一軍分區。”一個軍官彙報。
陶學一似乎更樂衷於跟趙誌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