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你先前提的,每一年都會有啟蒙的學生送到學堂來,而後上一年的學生,就要去學習更深入的知識典籍,要區分開。”陸德明繼續說道“這跟國子監,倒是有異曲同工之妙,隻是,我思來想去,國子監在這方麵的課程設置上,倒是不如你提出來的了。”
國子監裡多是達官顯貴家裡出身的孩子,或者是各州府中讀書人佼佼者,推薦入長安,進入國子監,而國子監裡博士們教授課業,可不會管學生們自身的進度如何。
他們隻管教,若是不明白,私底下可以請教。
因此,國子監裡的監生們,實際上他們的進度是有所不同的,而且,最主要的是,但凡博士們要講課,那這本書,學生們一定都是提前閱讀過的,甚至背誦過的。
可是莊子上的學堂就不是這樣了。
畢竟,莊戶們家裡可沒有那麼多的書可供孩子們他們就隻能在學堂中接觸到書本典籍,即便是啟蒙,也是需要在課堂上,先生們一字一句的喂給他們的。
從去年到今年,莊子上的學堂才算是起步,畢竟是有了正兒八經上課的地方,也有了專門的教書先生。
自去年之前,莊子上的學堂,比如今更加簡陋,學生不過五六個,教書先生一人,上課的時間,也並不規整,到了農忙的時候,教書先生要去忙活地裡的事兒,學生也要幫著家裡去忙活地裡的事。
“所以說啊,往後這邊的學堂,肯定是擴張的會很大的。”李複說道“一年換一個教室,等到時候學成了,也就算是出師了,畢業了。”
“而在我的設想當中,就算是教書先生,也是術業有專攻,專門教授這一科目的先生是不變的,隻是每年跟著先生學習的學生,會有變化,這樣一來呢,先生教導一門科目,或許,對這一門科目,會更加有深入的研究。”
“打個比方說,一本論語,讓您研究個十年八年的,肯定比您隻看個個月研究出來的東西要多。”李複笑道。
陸德明也笑“豈不是溫故而知新。”
“對對對,就是這意思,多溫,多知,多挖掘新的東西。”李複連連點頭。
“所以說,我現在這不是想著,趁著蝗災的事兒,後續多招工,用糧食吸引諸多乾活的人來,把書院的事兒,辦妥了。”李複說道“莊子上得用好些人,事兒多著呢。”
“哎呀~~”陸德明歎息一聲“你這莊子上啊,自去年,到今年,就沒停下過,照你這麼折騰,得折騰多少年啊。”
“不管多少年,隻要是往好了折騰,那都值得。”李複說道“這是多方得利的事情。
不過有一點,我心裡還是有些沒底。
往後莊子上的書院起來了,招收的學生也多了,莊子上的人,但凡家裡寬裕一些,必定是想讓自家孩子讀書的。
隻是,書院的存在,到了一定的地步,或許,就會礙到彆人的眼了。”
陸德明原先臉上還掛著些許笑容呢。
而後聽到李複這般說,臉上的笑容逐漸消失,而後眉頭也微微皺起來了。
李複話裡的意思,他懂。
從古至今,讀書的權利,向來是少數人的,他們把持著這個權利,而後培養自家後代,儘量的進入朝堂之中。
可若是讀書人多了,有的人讀出了本事,有能耐,也是奔著做官去的。
那原本的位置,就要被分出去不少了。
大家族中,曾經原本即便是不善讀書,靠著識文斷字和家裡的關係,某個不起眼的官職也無礙。
可是這種現象若是被打破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