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閨美帶著允辭進了皇宮。
她還緊跟在其身後,不敢完全相信是真的。
畢竟世界上有那麼多的巧合,還有長相相似的人。
但她的懷疑也許錯了。
玉武帝見到了允辭,十分親熱,還說“朕還記得你的脖子後麵有一塊青斑,快讓我看看,還有沒有?”
允辭低下頭,讓玉武帝拉開他的衣領看。
允辭的後頸果然有一塊青斑。
玉武帝含著淚,“氐人禍國,四海不寧。我們皇族子弟也慘遭荼毒。皇叔何在?”
允辭的兩眼紅了,“我的爹娘在逃亡的路上被盜賊殺了,我和我的兩個哥哥逃出來了。後來到了江邊,兩個哥哥下水摸魚,被水淹死了。隻有我活下來了,不知吃了多少苦,走了多少路,才到這裡……”
玉武帝也掉了淚,撫摸著允辭的背,“你好好歇息,以後有朕,你就有了安定的生活了。”
允辭退下,隨公公去歇息了。
此時,鄭閨美也要離開。
玉武帝叫住她,“朕得到密報,氐人又有一支隊伍,正在南下,兩日大約要到南都北麵的江邊。”
“皇上的意思是?”
“朕想派你爹前往北邊防禦。”玉武帝嚴肅地說。
“你派公公告訴我爹,就行了。”
“朕找黑衣人喂養了很多信鴿,有急事,便放出信鴿,隻可把密詔送到。”玉武帝微微點頭。
“皇上有安排就好。”
“這次,朕的堂弟也是你找回來的,該賞!”玉武帝從袖子裡拿了一根玉簪,遞給鄭閨美。
鄭閨美豈敢推辭,隻得收下。
“這不會是皇後的罷?”
玉武帝一本正經地說“朕在後殿的妝奩盒子裡拿的。整個天下都是朕的,這個玉簪,朕想給誰,丟給誰。誰也管不著。”
鄭閨美把玉簪放在袖子裡,告辭退下。
三天後,玉武帝召來了內務府楚總管、堂弟允辭。
玉武帝介紹兩人認識。
玉武帝說“廣儲司,可否讓允辭進去?”
楚總管正色道“我在北都的時候,聽說過您皇堂弟的名字,隻是無緣得見。那時聽說他是鎮國公,從一品。這個廣儲司的主管隻是正三品……”
“質憫帝北狩未還,大片疆土淪為腥膻之地。甚麼鎮國公、安國公,都統統作廢,重新開始。”
“既然皇上說了,那奴才就照您說的去做。”楚總管的頭低下去了。
“皇堂弟,你看如何?”
“自然是好的了。有皇帝哥哥在,還愁我沒有一碗飯吃?哈哈。”允辭喜笑顏開。
“你跟著楚總管去罷。”
於是,楚總管帶著允辭前往內務府。
內務府,在宮城西宸門內右翼門之南,北臨禦花園,南臨天祿殿。它是內務府總管等人員的辦公地方。
楚總管的心裡其實是不痛快的,但無法說出口。
畢竟一個皇室子弟在其身邊,無異於多了一個監視他的耳目。
但也隻能忍著。
楚總管給允辭找了一個大房子,讓其住下。
“你現在是廣儲司的主管了,沒事不要往內朝跑,小心惹了是非,說不清楚。”楚總管好言相勸。
允辭卻不耐煩,“知道了。”
允辭在北都的時候,便是有名的浮浪子弟,常做狹斜之遊,現在到了宮裡頭,過了幾天幾天富貴日子想,心裡又癢了。
他無心處理瓷器、衣物、貢茶等等的進出事宜,全甩給下麵的郎中、主事去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