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博望吃了說好,幕僚又拿了一塊吃了。
此時,幾個親兵也嚷嚷著要吃。
於是,菩提亞爬上樹,摘了幾個下來,給他們掰開了。
幾個親兵吃了也說好。
當他們離開賴爾馬樹的時候,依依不舍。
“流連忘返?都不想走了?”菩提亞笑著對幾個親兵說。
鄭博望忽然靈機一動,“就把這個樹叫流連樹,果實就叫流連吧。”
眾人紛紛說好。
幕僚很細心,還撿起了地上的很多果核,想帶回中土去種植。
其實,他根本不會知道,這種樹隻能在熱帶地區種植。
這種水果,也就是今日被民眾所喜愛的榴蓮。
明人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錄,“榴蓮可供藥用,味甘溫,無毒,主治暴痢和心腹冷氣”。
新鮮的榴蓮,果肉甜糯,散發著一股淡淡的奶油味兒,還是一種藥材,可用於血虧、須白、早衰、疥癬、皮膚癢等症的治療。它能活血散寒、緩解痛經,很適合常受痛經困擾的女人食用。
菩提亞看他們很喜歡吃,又上樹摘了幾個大的果子,交給幾個親兵拿著,說是可以晚上吃……
到了次日,鄭博望笑道“昨日吃到了流連果,滋味殊絕,想必還有一個果子,是我們所沒見過的。我們幾個人再去走一圈看看。”
菩提亞很熟悉各個海島的情況,就在前麵帶路。
從海岸上走進叢林裡,走了七百多米,眾人看到了很多高樹,大約每棵有十幾米。
其樹皮為深褐色,枝杈很多而密集,葉片厚革質,交互對生。
果實圓滾滾的,也是深褐色,都長在樹的上部。
菩提亞吃過這種水果,“它叫莽吉柿,剝開來,果肉像蒜瓣。”
鄭博望很感興趣,都說想嘗嘗。
菩提亞就爬上樹,站在高處,摘了就拋下來。
下麵的人接住了,就剝開吃。
“酸酸甜甜,好吃。”鄭博望讚不絕口。
此時,其他人也撿到了莽吉柿,剝了就吃。
直到菩提亞把這棵樹上的莽吉柿都摘光了,他們還沒吃夠。
菩提亞笑道“不能再吃了,多吃會壞肚子的。”
眾人都聽他的勸告,向前麵走去,要找水洗手。
在剝的時候,那些果汁都沾到了手上,黏糊糊的。
鄭博望想給它取個新名字,但一時半會想不出來,便作罷。
其實,莽吉柿就是現在民眾喜歡的山竹。
它又名山竹子、山竺、倒撚子等等。
“你們島上過去種了莽吉柿麼?”鄭博望問菩提亞。
“我們島上也種過,後來刮了一場大風,把樹全吹倒了,就再也沒有了。”菩提亞苦惱地搖搖頭。
他們走下一個山丘,看到了一條小溪,便走過去洗手。
裡麵的水很清澈,水下麵的白石清晰可見。
“爹,還要往山中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