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雙方父母接到濱城之後,陳遠也算是了了一樁心事。
也正是因為家人的到來,他們一家的生活,也多了一些之前沒有的樂趣。
在兩家人剛搬到濱城的那段時間,幾乎每到周末,陳遠一家四口,就會帶著雙方父母在濱城逛逛、吃喝玩樂。
也因此,陳遠這個僅靠動動手指頭,就能輕鬆日入百萬的人,居然養成了周末雙休這個壞毛病。
周末這兩天,他小說停更,視頻不拍,刮刮樂不玩,其他的活兒更是一點也不可能乾。
就是陪家人玩兒~
這要是讓那些每天為了賺個三百二百的,而奔波忙碌的人知道了,估計掐死他的心都有。
但是,其實即便他周末節假日啥也不乾,他依然每天有錢賺。
因為他的小說、視頻播放,每天都有躺平收益。
至於雙方父母在濱城的生活,老丈人一家剛來沒幾天,就完全適應了。
確切地說,是他們喜歡上了濱城的生活。
尤其是楊桂蘭。
本來,她們家住的那個彆墅小區,是沒有跳廣場舞的。
但是她去了之後,愣是用了不到半個月時間,就在小區裡組織起了一支十幾人的廣場舞隊伍。
後來,就連旁邊小區的大爺大媽們也加入了進來。
不過,她也倒是挺有素質和領導力的,為了不影響彆人休息,她們都是在小區外的小公園裡跳。
沈新淮就沒啥好說的了,跟他在棣縣的生活沒啥區彆。
每天就是遛遛彎,寫寫毛筆字,跟楊桂蘭鬥鬥嘴。
收獲最大的,就得屬沈曉菲了。
她們搬來濱城的第三天,陳遠就花了30萬塊錢,給她請了兩名考公輔導老師。
從筆試到麵試,全方位的對她進行輔導。
再加上沈新淮和楊桂蘭兩人本身就是體製內的,這也是背調的加分項。
所以,陳遠這錢倒也沒白花,沈曉菲如願考上了濱城市商務局的公務員。
因為這事兒,楊桂蘭更是對陳遠感恩戴德的。
至於陳大誌和周秀梅這邊,他倆對濱城生活的適應速度,更是超乎陳遠的想象。
本來陳遠覺得,他父母習慣了老家農村的生活了,所以初到濱城的日子,肯定會很不習慣。
但是,他誤判了形勢。
更是低估了父母閒不住的心。
由於他父母住的彆墅離海邊不遠,走路十來分鐘就能到海邊。
所以,兩口子沒事兒的時候,就去海邊溜達溜達。
也正因此,兩人居然就發現了商機——趕海。
兩口子去海邊溜達的時候,經常看到有人在海邊趕海、釣魚。
搞上來的海貨,就直接賣給海邊開的飯店。
搞的多的,一天能賺好幾百塊錢。
兩口子當時的心情,就像是發現了油田的黴菌一樣。
我的!都是我的!
這幾乎就是無本的買賣啊!
大海又不收錢,隨便你趕!
這跟撿錢有什麼區彆?!
這可比在老家種地強太多了!
所以,兩口子毫不猶豫的就買了連體水褲、桶、鏟子等趕海用的工具。
第二天,他們就學著彆人去趕海了。
一開始,兩人因為對潮汐、天氣、海貨的習性不熟悉,所以也不知道怎麼趕。
但是,架不住他們虛心學習!
白天他們就在海邊,向去趕海的當地人請教。
晚上回家,兩人就用手機看趕海的視頻學習。
所以,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老兩口愣是成了職業趕海人。
他們學會了看潮汐,並掌握了當地常見的蝦、蟹、貝殼類海貨的習性。
隻要天氣允許,他倆一天不落的去海邊趕海。
倆人一天的收獲,平均下來能賣小二百塊錢。
他們有時候會把趕海的收貨賣給飯店,有時候就坐公交車,送到陳遠家或者沈家。
趕海跟種地比起來,勞動強度差不多,但是種地你能平均一天掙二百來塊?
所以,回老家?
回個屁!
對於這事兒,陳遠也並沒有阻攔。
因為他知道,他攔也攔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