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求神靈保佑國家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百姓安居樂業。”
等到明宗帝割下了第一把稻穗,很快太子和眾位大臣,都陸陸續續的開始下田。
有的手拿鐮刀開始收割,有的拿起稻穗開始敲打。
雖然都是一群千金之軀,但是這種豐收的喜悅根本就不能阻擋他們的熱情。
不把汗水灑在這片土地上,他們這輩子都覺得不值。
人多力量大,很快由皇帝和眾位大臣一塊收割的稻穀就堆得高高起來。
此刻早就已經有人拿來了測量重量的秤,隨著一袋袋的稻穀被抬上去稱重。
一畝看起來不算大的田,此刻稱重下來竟然有680多斤。
這種眼見為實的現實,讓眾人激動的都又跳又叫,如果以後每個百姓都種上這種稻穀,那麼天下的百姓將都會能吃上乾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糧食增產乃是國家大幸,一切都是皇上的豐功偉績,才能有此等豐收之景。”
拍馬屁的人哪裡都有,不過明宗帝依然聽得很高興。
“你們用心於田畝之間,方有此等豐收之景,百姓亦因此而受惠。朕心甚慰,特此嘉許,望眾愛卿能繼續秉持此等赤誠之心,為我朝農事之興再添助力,保我黎民衣食無憂,社稷安穩。
眾愛卿之功,朕當銘記,當賜以厚賞,以彰其德。願眾愛卿再接再厲,讓天下黎民都能吃得上飽飯。”
李有根他們連忙跪下來謝恩,他們這群人基本上都升了官。
就連之前隻是浩命在身的李有根,現在也在農司院混到了一個司農卿。
官還不小,李有根都想不到他這輩子還能當上一個七品的小官。
而且他的名字以後還會載入史書,流傳千古,想到這裡的李有根,一把年紀了,一想到他的事業,就比吃了什麼補藥還要有效。
這幾天從宮裡賞下來的賞賜源源不斷,就連牌匾也是足足賞了三大塊。
一份“興農典範”、一份“農澤蒼生”,還有一份“農功懋績”。
這李家的風頭那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上次京城的老百姓們知道李家有個李景行。
大家都覺得李家前途有望,沒想到當爺爺的也是厲害,這天下的百姓現在又要再記住一個人的名字。
李家除了李景行,還有一位李有根,至於他的堂兄弟,看樣子也不是個孬的。
雖說在科舉文才上比不上李景行,但是農事上的成就也不可小覷。
糧食增產的消息傳播的很快,整個大慶的百姓都歡呼鼓舞。
希望能快點收到糧食發下去的糧種,有了這種種子,他們的收成就能收獲以往2~3倍的產量。
這樣的數量讓百姓們不敢多想,生怕一切都是做夢。
更有一些老農的家裡已經開始給李有根他們供上了長生排位。
端著一些雞鴨蛋就跑到田裡麵開始上香,期望老天爺來年能風調雨順,讓他們也種上這種糧種。
以後不會再有挨餓的日子,每個人都能吃上白乎乎的大米飯。
這個消息一出,不管是大到城池還是小到村裡,收到這個消息的百姓紛紛去買上炮仗,在家裡田舍,放了個儘興。
每個人都對大慶充滿了希望,看到自己的國家愈發的繁榮昌盛。
每個大慶的子民都十分的自豪,慶幸於自己生在這個國家。
就連遠在大河村的鄉親們也收到了這個消息,聽到李有根的名字,大家可能會覺得是其他人。
可是李景行的爺爺,除了那個李有根還有誰人。
他們大河村的鄉親們真是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到,這李老根還有這個本事。
但隨之而來的卻是滿滿的自豪,這也是他們大河村的人。
大河村的老村長也是高興的不行,直接讓村裡的青壯去采購食物。
到時候他們在村裡麵好好擺一個流水席,把這個消息開祠堂告訴祖先。
這李有根,估計是沒時間回鄉,但這種好消息,隻要他們知道了,就一定要開個祠堂,告慰先靈。
喜歡李景行的科舉之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李景行的科舉之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