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看完加注批示後,直接返回給本人保管。”
“這樣,皇帝通過奏折就可以直接同官員對話,了解詳細的實際情況。”
“雍正認為這是個了解下情的好辦法,於是擴大了可寫密折人的範圍,各省督撫、提督和一些中下級官員等都可以密折奏事。”
“如此一來,雍正既能對全國各地的情況了如指掌,同時又能嚴密地控製地方官員。”
“密折製度的發明,能夠使皇上更有效的全麵了解,朝廷眾臣及民間的實際情況。”
“也使得朝廷眾臣人人小心謹慎,不敢亂作為、亂說話。”
“同時也增加了皇上與朝臣的溝通交流機會,皇上可以利用密折,經常性的與在外地為官的官員溝通,討論相關事項,使皇上在做決定之前有更全麵的思考。”
張居正想不到最後繼承我衣缽的,居然是大清皇帝。
他的一條鞭法對老百姓有極大的好處,隻要推行下去,就必然可以改善大明現在遇到的困境。
可想要推行一條鞭法,遇到的阻力之大難以想象。
一條鞭法沒有在大明落地生根,反倒在大清生根發芽,這不得不說有些諷刺。
不過讓他欣慰的一點,就是主播已經告訴了他改革失敗的原因。
總結了失敗的原因,他相信自己不會再走老路子,會讓一條鞭法徹底在大明王朝全麵推行。
“雍正在位時還設立了軍機處,作為輔助皇帝迅速處理各種軍機大事的機構。”
“最開始是為了方便雍正處理對準噶爾的用兵事宜,那時還隻是一個臨時處理軍事要務的機構,設有軍機大臣和軍機章京。”
“這些官員都是臨時抽調過來的,軍機章京主要負責文字處理。”
“由於雍正諭旨基本上都由軍機處直接轉發,而且雍正每天都定時召見軍機大臣,有事的時候更是隨時召見,所以軍機大臣常常到半夜都不能休息。”
“後來,軍機處開始處理全國所有的機密事務,取代內閣成為了國家的實際中樞。”
“軍機大臣都由雍正親自挑選,聽命於他。”
“這樣一來,雍正將國家的一切權力牢牢地掌握在手中。”
“軍機處的設立,標誌著封建專製達到了頂峰。”
“軍機處的成立使得皇帝更加集權,全麵接管軍政大事。”
“因為軍機處的臣子,相當於秘書的角色,他們更多的是執行皇帝的命令,而不會跟皇上分權。”
“並且使得皇上對軍隊的管理更加扁平化,有助於皇權的穩固。”
劉徹不得不說雍正有些能耐,通過設立的軍機處牢牢控製國家的權力。
提出軍機處的想法並不難,困難的是成功設立軍機處。
任誰都能看得出來,軍機處極大的增強了皇權,把全天下的大權集中在皇帝手中。
他要是設立軍機處類似的機構,必然會遭到一眾重臣的反對,特彆是宰相的抵抗。
很明顯,一旦設立軍機處,就相當於剝奪了宰相的權力,廢掉了宰相一職,自然會引發宰相的反抗。
但為了集中皇權,牢牢掌控全天下的大權,他肯定是想設立軍機處的。
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要等他打敗匈奴,才能有超強的威勢排除一切阻力,推動軍機處的設立。
“為了完善對於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治理,雍正頗費了一番功夫。”
“當地土司製的弊病越來越突出,土司之間經常為爭奪土地人口進行戰爭,有時候又聯合起來共同反叛中央朝廷,因此成了國家大患。”
“雍正一方麵派兵平定土司的叛亂,一方麵認真調查,研究解決土司問題的根本辦法。”
“雍正四年,鄂爾泰提出將雲貴土司改土歸流的設想。”
“雍正認為這是個治本之策,於是當機立斷,命令鄂爾泰完成此事。”
“之後,雍正開始全麵實行改土歸流,在少數民族地區分彆設立府、廳、州、縣,並委派有任期且非世襲的流官進行管理。”
“這一舉措不僅打擊了土司的世襲特權和利益,而且解除了西南少數民族的災難,促進了這些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與進步。”
“通過實行改土歸流等邊疆民族政策,瓦解了少數民族土司專製的局麵。”
“廢除邊疆少數民族少部分人的特權,使全國政令一致,有助於清政府的中央集權。”
“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大力興辦學校,統一文化思想與意識形態,有助於民族的融合發展,對後世的意義十分巨大。”
朱棣委派流官管理西南地區,這個改土歸流辦法真是妙啊
西南地區的土司叛亂時常困擾著他,但他一直都沒有想出好的辦法來解決這事。
他帶兵平定西南土司後,為了西南地區的穩定,他讓當地統治者土司作為世襲的官吏管理當地。
一開始還可以保持西南地區的和平穩定,可時間一長土司就容易叛亂。
叛亂,平叛,再叛亂,再平叛,周而複始,令大明不厭其煩。
但是現在雍正的改土歸流給了他啟發,讓他找到了徹底解決西南叛亂的辦法。
在西南地區劃分州府縣,再派遣有任期的官員前去管理。
一開始可能會遭到當地土司的抵製,但在朝廷大軍武力鎮壓下,時間一長,西南地區徹底納入大明的統治,將再也不會有土司反複叛亂的事情發生。
“雍正是一位非常勤政的皇帝,他每天堅持批閱大量的奏折,不巡幸,也不遊獵。”
“所有奏折均是親手批閱,不假他人之手,有的奏折上的批語竟達1000多字。”
“雍正非常認真,他看奏折時常能從中發現問題,然後非得出結果不可。”
“如果臣下對他的批示毫無反應,雍正會立馬發火。”
“雍正氣憤時常常會走極端,並且容易暴怒。”
“有一次一個官員激怒了他,雍正當即在奏折上將這個人大罵一通,但是轉念之後,又去讚揚人家。”
“有時候雍正也能及時認錯,在年羹堯的案件處理完後,雍正曾多次公開認錯,說自己用人不當。”
“當年,康熙皇帝就曾批評過雍正喜怒無常。”
“雍正用人有自己的原則,並不一味地拘泥於道德的約束。”
“在給心腹大臣田文鏡、鄂爾泰等人的諭旨中,反複強調讓他們不拘資格推薦有才乾的人。”
“有才者總是恃才傲物,不容易駕馭,但是成就大業的卻多是這樣的人。”
“雍正認為,在力主革新的時代,必須要重用這樣一幫有才能的人。”
“而對於昏庸腐敗的無能官員,雍正堅決查處罷免,把他們的位子騰出來給有才乾的人,雍正也因此得到了刻薄寡恩的名聲。”
“但是,這個名聲對雍正不太公平。”
“比如對於才乾之臣,雍正則是讚賞有加,給予他們加封賞賜、越級提拔等各種獎勵。”
“對待有病的大臣,雍正還親自派禦醫前往看望,像楊宗仁等都受過這樣的殊榮。”
“對於政見不同的大臣,隻要忠於國家,雍正照樣信任。”
“例如朱軾曾經反對雍正提出的火耗歸公政策,也反對西北用兵,但他有才乾並且忠於朝廷,所以雍正仍然信任他。”
“而李元直是監察禦史,在奏折中談到雍正時言辭頗為激烈,雍正明白他沒有惡意,仍舊讓他直言無妨。”
“這些都說明雍正在用人上是非常重視才乾的,也因此在雍正身邊聚集了一大批有才乾的人。”
雍正朕唯才是舉,何來刻薄寡恩之說,都是那些讀書人故意編排朕。
不用想也知道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抹黑他,無非就是他的一係列改革侵犯了那群讀書人的利益。
他銳意改革,強行推動攤丁入畝和官紳一體納糧的政策,那時就知道肯定會有讀書人對他不滿。
他對此早有預料,絲毫不會感到意外。
在他活著的時候,那些讀書人不敢多說什麼。
但等他去世後,不用想也知道,那些讀書人不會放過抹黑他的機會。
“雍正一生共有八個後妃,這在曆代皇帝中都算是少的了。”
“雍正當皇子時隻有一妻一妾,即位後為了多生子嗣才納了幾個妃子。”
“正因為雍正潔身自好,他的身體狀況一直很好。”
“但是即位後他夜以繼日地操勞,事必躬親,最後還是病倒了。”
“雍正十三年,57歲的雍正在圓明園突然感覺到身體不適,可他並沒有在意。”
“出人意料的是,幾天後就駕崩了。”
“關於雍正的死因有許多種說法,有的說是服食丹藥中毒而死,也有的說是中風而死,但都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
“所以,雍正的死成了一個曆史之謎,但很多曆史學家認為雍正是積勞成疾因病去世的。”
“除了自己生日外每天隻睡四小時,這樣的工作強度任誰都會積勞成疾,無法長壽。”
“雍正的一生伴隨著許多謎團,從他的登基到他的去世,總讓人琢磨不透。”
“雍正在位雖然隻有短短的十三年,但這對清朝的發展有著極大的意義。”
“雍正及時革除康熙朝弊端,使清朝更具活力。”
“曆史上的雍正擔負著許多罵名,弑兄、逼母、屠弟等,但是作為一個帝王,不能僅僅從道德方麵來對他進行評論,而是應該看到他為清朝發展所做出的貢獻。”
“從這點上來說,雍正堪稱一個英明有為的君主。”
朱元璋好家夥,每天隻睡兩個時辰,比咱還要勤政。
聽到雍正除了自己誕辰那天隻睡四個小時,一向以勤政自得的他都不禁有些汗顏。
他自認為自己的勤政遠勝於曆朝曆代的帝王,為此他還沾沾自喜。
但和如今的雍正比起來,他每天夙興夜寐的勤政似乎算不得什麼了。
不過很快他就想開了,至少他沒有因為積勞成疾而因病去世。
光是這一點,就比雍正要高明得多。
不過雍正累死這件事倒是提醒了他,適當的休息是非常有必要的。
為了避免自己操勞成疾,看來他以後也需要注意一下,不能太過勤政。
“雍正皇帝被後世史家學者評價為宵衣旰食,夙夜憂勤。”
“縱觀雍正十三年的在位生涯,這樣的評價確實是實至名歸。”
“鑒於即位不正的謠言,雍正皇帝自即位起,就立誌向天下人證明自己是合格的皇位繼承人,是合格的皇帝。”
“所以雍正從即位到駕崩,一直都非常勤政。”
“白天接見大臣,討論處理各地政事,晚上認真批閱各地奏章,平均每天睡眠時間不足四個小時。”
“一年365天,隻在自己生日時休息一天,其餘時間都在工作。”
“相對於兒子乾隆皇帝的六下江南,雍正皇帝自即位後,從沒禦駕出巡過。”
“而在處理政事上,雍正皇帝非常的務實、嚴謹、事必躬親,這一點從他批閱奏折時就能看出來。”
“從現今遺留的奏折實物來看,雍正皇帝每禦覽一份奏折都會寫上朱批,少則幾字,多則上千字。”
“難能可貴的是,即便雍正日理萬機,但是朱批依舊寫得十分工整,很少塗抹。”
“如今故宮中現存的雍正皇帝朱批奏折有35000件,滿文奏折有6600件,總批文累積起來有上千萬字之多。”
“此外,雍正皇帝堅持日複一日的勤政,並不隻是為了向天下人證明,而是心中有國有民。”
“正是因為這份責任心,促使著雍正時刻警醒著自己,不敢有絲毫懈怠。”
“所以,雍正皇帝也經常提醒和督促大臣要勤於政事。”
“雍正曾對大臣們這樣說過,如果守成之君,不能勤奮學習治國經驗,是很危險的。我這樣勤奮,你們怎麼能貪圖享樂,切記不要失職。”
“常言道上行下效,雍正皇帝的日夜勤政,影響了全國各地官員。”
“各地官員都以皇帝為榜樣,勤奮處理政事不敢懈怠。”
“綜上我們可知,雍正皇帝真堪稱是我國曆史上一位最為勤政為民的皇帝。”
各朝古人聽到雍正的勤政為民,不禁羨慕萬分。
他們當今皇上要是也能有雍正皇帝這般勤政為民,他們真不敢想自己的日子會有多麼好過。
可偏偏他們沒有那個福氣,遇上這種勤政為民的好皇帝。
其他朝代的古人感觸還不深,但對雍正時期的老百姓而言,他們無比感激上天賜予當今皇上。
正是因為當今皇上一係列的改革,才使得他們老百姓的賦稅壓力大減,生活好過不少。
他們老百姓現在唯一的期盼,就是希望當今皇上可以注意身體,不要那麼操勞,這樣才能活久一些。
“一直以來,無論是史學家還是民間對雍正的爭議都非常多,在位雖然隻有短短的十三年。”
“但他的一生與兄弟鬥,與權臣鬥,與官僚體製鬥,與天下士紳鬥。”
“雖然每一次勝利的都是他,但這些也熬乾了他的心血。”
“雍正所處的曆史時期非常特殊,他的父親是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上,他的兒子是曆史上最長壽的皇上,也是實際掌權時間最長的皇上。”
“雍正處在康乾盛世的中間尷尬位置,自身不僅經曆了人們津津樂道的九王奪嫡,還有著篡位、弑父、暴斃等種種疑團謎案。”
“但是這些爭議,都不能否定雍正的政治才能和豐功偉績。”
“雍正勤於政事,事必躬親,以極快的速度扭轉了康熙晚年留下的種種弊病。”
“雍正在執政期間,針對康熙晚年存在的官吏腐敗、國庫空虛等現象,進行鐵腕政治改革。”
“正是由於雍正繼位後的一係列改革,大力推行新政,才使得康熙開創的盛世延續下去,也為乾隆將這個封建王朝盛世推向新的巔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總體來講,雍正的新政是圍繞治吏進行的,通過新政使當時的清朝廷政通人和、國庫充盈,為清朝廷盛世走向新的巔峰發揮了關鍵作用。”
“雖然乾隆繼位後,把雍正時期的一些新政廢除了。”
“但這不能說明雍正是錯的,而主要原因是乾隆想要個好名聲,並且雍正的新政一直影響著後世的整個清朝。”
“可以說雍正的改革,達到了封建王朝前所未有的高度。”
“沒有雍正的付出,乾隆不可能輕而易舉的實現盛世巔峰。”
“雖然雍正在位隻有短短的十三年,但對後世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
雍正聽到自己得到後人的認可,無比欣慰的微微一笑。
身為皇帝,自然是希望自己死後能有一個好的名聲流傳後世。
但與此同時,他也知道一旦自己強行推動改革,身後名可能不會好。
畢竟他的一係列改革觸犯了全天下讀書人的利益,那些讀書人不抹黑自己都已經謝天謝地了,更彆指望他們會認可他為了天下老百姓所做的一切。
可為了大清帝國,為了全天下的老百姓,即便身後名被惡意詆毀,他也會義無反顧的推行一係列改革,不會向那些官僚士紳妥協。
而事實也正如他所料,在他去世後,那些讀書人就把篡位、弑父、暴斃等莫須有的臟水往他身上潑。
但好在後世人給他平冤昭雪,認可了他的政治才能和豐功偉績。
既然已經知道自己的功績被後世人認可,那他推行改革將再也沒有後顧之憂了。,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