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八日,眼看已經過年了,代善的人終於衝到大淩河。
袁崇煥也不是吃素的,他乾了什麼?
他把修城的人全部撤到了錦州城裡。
結果丫的代善一來,隻看到了剛剛搭建了一些地基的大淩河城。
於是代善惱羞成怒一把火將所有的東西全部燒了,然後氣衝衝跑到錦州城下,派人去罵陣。
結果回應那些罵陣的人的是一聲聲震天動地的火炮。
代善當機立斷下令攻城。
寧錦之戰就是去年的事,皇太極初登汗位,人心不穩,想要通過一場戰爭來鞏固自己的位置,於是發動了對錦州的戰爭。
當時袁崇煥也在修建大淩河城,皇太極打的也是錦州。
當時皇太極來勢洶洶,打下了大淩河城和右屯城後,直逼錦州。
袁崇煥從宣府和薊鎮調兵過來的,也是在錦州,將皇太極打得差點懷疑人生。
從去年以後,皇太極就開始調整戰略,將兵力主要放在征服蒙古部落上麵,打算將戰線往西延伸。
其實去年要不是袁崇煥被魏忠賢解職,遼東的局麵可能比現在要好很多。
前年努爾哈赤在寧遠被袁崇煥打死,去年皇太極在錦州被袁崇煥打得懷疑人生,現在代善還有什麼底氣來攻打錦州?
而且是這種大冬天的,明軍守城,這仗根本不好打。
可是代善不得不打,這仗不僅僅是軍事問題,還是政治問題。
代善是老大,大貝勒,在盛京,除了皇太極,他的地位最大。
皇太極是個政治高手,既然他派代善來肯定是有原因的,要是代善打勝了還好說,打不贏,回去肯定要被罵,被罵了之後威望肯定就會受損。
代善的威望受損,他皇太極的威脅就降低。
在曆史上,一遇到難啃的骨頭,皇太極就喜歡派代善打前鋒,就是這麼個道理。
果然,這一次代善攻城死了一千人,可謂是死傷慘重。
實在沒辦法了,代善隻能先撤。
代善一撤,袁崇煥又派人出去修大淩河城了。
代善又跑回來,於是袁崇煥又撤回錦州。
雙方在大淩河邊上演了一場你打我我就走,你走我立刻就出來的好戲。
這篇戰報送回北京的時候,崇禎看完差點沒有笑噴飯。
這丫的袁崇煥還真是個打守城仗的高手,難怪曆史上的寧遠大捷和寧錦大捷都是他打出來的。
看來建奴怕袁崇煥不是瞎說。
這貨打仗還真是有一套!
轉眼已經是新年了,又收到這樣的好消息,崇禎感覺這接下來的局勢肯定會越來越好。
就在大年初一的這一天,皇帝給百官發了紅包,據說還有專門的人去街頭給乞丐發紅包。
大過年的,自然是普天同慶。
一時間,崇禎還頗有些感慨,去年的這個時候,似乎啥也還沒有,今年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盤了。
回想起這一年,做的事情還真是夠多的。
改革京衛,去陝西砍人,去大同府砍人,去草原砍人,回京師來砍人。
哎喲臥槽!
朕這一年就在砍人中過來了。
作者題外話大佬們彆急哈,晚上肯定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