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城的土地很便宜,三十萬美金足以買下兩千畝土地了。
兩人高高興興地簽訂了合同,共進午餐後,就陪著子慕一起到阿基寺去了。
阿基寺距列城以西六十九公裡,位於印度河南岸,建於十一世紀,是佛教藝術中克什米爾風格的典範,很有名氣。
吐蕃滅亡後,王室直係後裔吉德尼瑪袞逃往阿裡地區,娶了當地土王女兒為妻,在那裡建立一方新興勢力。
吉德尼瑪袞將三個兒子分封三處,長子日巴袞在封地建立了拉達克王朝。
公元996年,古格國王拉喇嘛益西沃建造了著名的托林寺,拉開了藏傳佛教後弘期的序幕。
他派遣21名青年赴克什米爾和印度學習佛法,仁欽桑布就是其中之一。
仁欽桑布翻譯了大量的顯宗、密宗經典,對赤鬆德讚時代的舊佛經譯本進行修訂。
公元1001年左右,仁欽桑布從克什米爾迎請了32位精通佛教繪畫、雕塑和建築等方麵的藝術家,為寺院繪塑佛像,裝飾佛殿。
同一時期,由仁欽桑布建造的寺廟、殿堂據說多達108所,阿基寺就是其中的一所。
至今,阿基寺外,還有一棵楊樹,據傳是當年仁欽桑布用拐杖所化。
阿基寺與位於印度喜馬偕爾邦東部斯比堤山穀中的塔波寺、西藏阿裡地區西部的托林寺,三座寺院壁畫和雕塑並列佛教美術史上克什米爾風格三大典範。
克什米爾繪畫風格,指公元1世紀3世中,在貴霜王朝時期興起的犍陀羅風格與波斯藝術傳統相結合,在阿富汗的巴米揚地區最終形成的一種佛教藝術樣式。
其繪畫的主要特點是色彩多用紅藍兩色,色調統一和諧。
主尊的背光與蓮座連成正圓形,人物的眼形如魚、眼尾細長、眼珠圓小,有上卷的指尖肉。
女性長頸、細腰、豐乳肥臀,強調婀娜,突出的女性特征。
在路上的時候,桑措先生正好知道阿基寺的情況,給子慕他倆介紹了一路。
到達的時候lobzang喇嘛已經在等著他們呢。很熱情地帶他們參觀了阿基寺。
阿基寺的大殿也是三層,這是子慕在兩天內見到的第二座這種風格的寺廟。
大殿呈方形,三麵是三尊巨大的泥塑佛像,中間是一座泥塑佛塔。
這幾尊泥塑佛像保存的十分完好,但還是沒有子慕前天見到的那些精致。
三層大殿的三尊佛像從左到右分彆為四臂觀音、彌勒佛、文殊菩薩。
三尊佛像以及周圍牆壁上密布著精美的圖案,包括佛像、曼陀羅、人物、動物、花卉等等。
它們既是繪畫藝術,又是圖案設計,其中還包含佛法教理,以及幾何數學知識。
三尊塑像,裙裾上均繪有精美圖案,實際上是雕塑與壁畫結合的完美範本,是服裝設計與平麵圖案構成設計的綜合體。
大殿左側的四臂觀音,高4米,裙裾上畫著宮殿、佛殿、喇嘛、佛像、人物等。
所在的壁龕牆上,左邊以棋盤格布局方式畫著408尊阿彌陀佛像,右邊畫著406尊阿彌陀佛像,中間各有一尊無量壽佛像。
這次觀看壁畫,給子慕的感受要比上一次多的多,也許與桑措先生的講解有關。
尤其是每一尊小小的佛像上的衣紋,全部是凸起的,並且施以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