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和田玉在中國古玉器中的地位看,透光、色潤如菠菜者為上品,綠中帶灰為下品,但它決非石英質玉石中的“碧玉”或“碧石”。
上好的碧玉色如翡翠,古代婦女常以碧玉作頭飾,"碧玉簪"的故事就是一例。
黃玉是有淡黃、甘黃至黃閃綠色的軟玉。
其名稱有蜜臘黃、粟色黃、秋葵黃、黃花黃、雞蛋黃、米色黃、黃楊黃等,罕見者為蒸粟黃、蜜蠟黃。
黃玉的顏色一般比較淡,黃色鮮豔,濃豔的極為罕見,優質黃玉不次於羊脂白玉,但並非寶石中的“黃玉”或“黃晶”。
墨玉是由黑色到淡黑色,有時呈“青黑”色的軟玉,往往與青玉相伴,其光澤比其他玉石暗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其黑色分布或為點狀,或為雲霧狀,或為純黑,其名稱有烏雲片、淡墨光、金貂須、夫人鬢、純漆黑等。
在整塊玉料中黑色有深有淡,即使在一塊以黑色為主的玉石上也會雜有青色,甚至白色,其中墨玉的黑色是由微鱗片狀石墨引起的。
糖玉是指呈血紅、紅糖紅、紫紅、褐紅色的軟玉,其中以血紅色糖玉為最佳,多在白玉和青玉中居從屬地位。
花玉是指在一塊玉石上具有多種顏色,且分布得當、構成具有一定形態的“花紋”的玉石,如“虎皮玉”、“花斑玉”等。
和田玉的顏色與國內外其它地區的軟玉相比,色調較多,自成係列。
世界上透閃石玉顏色基本上為白、青、黃、黑、碧(綠)五種顏色,還有一些中間過渡色。
由於含鐵量很低,和田玉基本為前四種顏色。
按顏色,和田玉分為白玉、青玉、黃玉、墨玉4大類,其中可進一步劃分,如白玉有羊脂玉、白玉、青白玉等。
在和田玉中以白玉和黃玉為貴,古人說“黃如蒸粟,白如截脂,黑如純漆,謂之玉符。”
特彆是和田玉中的羊脂白玉罕有,僅有新疆出產,在古代人們就認為“於闐玉有五色,白玉其色如酥者最貴”。
中國玉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新疆和田玉是中國玉文化的物質基石,在中國玉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史上書寫了燦爛輝煌的篇章。
玉器剛剛出現之時,隻是作為生產工具和原始裝飾品。
隨著生產的發展,產生了貧富分化,導致了階級的產生和國家的出現,等級觀念也隨之產生,慢慢地這種產量稀少,美麗耐久的玉器就成為統治階級專門享有的器物,並賦予了特殊的意義。
作為政治等級製度的規範,在春秋戰國時期玉器就有了詳細的記載,如“六瑞”的使用規定為王執鎮圭,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子執穀璧,男執蒲璧。
這些規範是以玉器的形製和尺寸來區分的,鎮圭最大,桓圭次之,信圭再次之地位最低的男爵則用具有蒲紋的璧形玉器。
秦以後,玉璽成了君權的象征。以玉為璽的製度,一直沿襲到清代。玉璽如此,玉帶也有級彆規定,唐代就明確規定了官員用玉帶的製度。
《新唐書·車服誌》中記載了“以紫為三品之服,金玉帶挎十三;緋為四品之服,金帶挎十一,淺緋為五品之服,金帶挎十一”。
可見,從原始社會末期至清代,某些玉器一直是作為政治等級製度的重要標誌器物。
道德賦予玉文化從產生之時,就用玉賦予了道德觀,所謂“君子比德於玉,君子佩玉”等都是對玉進行人格化。
玉的道德內涵在西周初年就已產生,從那時起,發展了一整套用玉道德觀,將其理念化、係統化是在孔子創立儒家學說以後,儒家的用玉觀一直貫穿了整個中國封建社會,深深根植於人們的頭腦中。儒家道德以其涵蓋仁、義、禮、智、信而著稱。
玉道德便以其為本,象征著倫理觀念中高尚品德和情操。
在這當中,就有很多古代勞動人民創造出來與玉有關的字,多表示美好、崇高的意思。
例如,經常有人用“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來比喻某人高尚的情操和凜然氣節。
中華民族對玉的偏愛、宣傳、推崇,被思想家理念化後,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曆代統治階級都加以利用。
玉的道德和人格化,廣泛被民眾所接受,是玉器長盛不衰的一個重要原因。
和田玉用來比喻君子的美好品德,還常常當作情人間表示愛慕的信物。
新疆和田玉文化豐富了中華文明的曆史。
有專家認為探討史前古玉玉質及玉料的來源對研究中國玉器起源與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重要意義。
在中國頗具影響的有紅山文化、良渚文化、淩家灘文化、仰韶文化、齊家文化、石家文化等,這些文化是過通玉石及其玉料來表現的,其來源是中國玉文化研究的重要內容。
而其中的仰韶文化透閃石玉出自新疆,齊家文化包括龍山文化的透閃石玉也來自新疆和田。
學者專家長期的爭論與研究已被史料和出土玉器的佐證說明,從理論推斷和預測發展到理論更新和定論。
因此,布置和田玉博物館比布置翡翠博物館要難了很多,難在它不僅有產地、顏色、種水之分,還有其中蘊含的文化內涵。
喜歡七爺的世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七爺的世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