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商家考慮得十分周全。
作為他們的首批客戶,李景元得到了特彆的教學服務。
有了這些專家的指導,工人們迅速掌握了操作新機器的技巧。
新機器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操作也更為簡便。以前一條生產線需要二十多個人,現在則減少了近一半,彆小看這減半的人力,這相當於釋放出了一般人的生產力,有望使工作效率翻倍。
"怎麼樣,李先生?新機器沒讓您失望吧?"
進口機器的老板這幾日一直留在臨江縣,經過這段時間的交往,與李景元也熟絡起來。此人叫劉輝,專營服裝機械。
原先不了解,深入了解後,李景元發現劉輝的背景並不簡單。原來他是國內舊機器原廠的經理。
國內隻有這一家舊機器生產商,全國的機器都源於此,其地位可想而知。
他出國原本隻是為了考察,在離開前,他並不認為國外的機器能比國內先進多少。但親眼目睹對方的生產設備後,他才意識到自己的眼界狹窄。
差距相當顯著。因此,對方選擇了進出口這條路。
以國內的發展速度,要追上國外的機器,還需時日。不如直接進口國外的設備,快捷又省事,還能賺錢。
同時,也能推動國內服裝行業的發展,真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很好,速度極快,多虧了劉老板的教學團隊。"
"這是我應該做的,我看李先生有擴展業務的打算,進出口商有幾家,希望李先生未來還能考慮我的合作。"
聽到這番話,李景元也理解了為何劉輝這幾天頻繁出現在附近。
原來他打的是這個算盤。
不僅李景元發現了這個商業機遇,其他幾位專營進出口的商人也注意到了這個商機。
"你放心,其他人我不熟悉,如果還需要機器,肯定還會來找你商量。"
劉輝在得到李景元的保證後,才放下心來。
起初,劉輝並沒有把李景元放在眼裡。
畢竟,在他看來,李景元隻是一個小縣城的服裝廠,前景有限。
當他親自來到連江縣,親眼看到李景元的服裝廠後,他才意識到自己的想法多麼短視。
目前,李景元的工廠雖不及國內的一些大廠,甚至在劉輝眼中,隻能算是中下水平的服裝廠。
但劉輝看到了李景元工廠的潛力,李景元隻是缺少時間,給他足夠的時間,他的服裝廠一定能在全國聲名鵲起。
對此,劉輝毫不懷疑。
所以他急切地想要與李景元建立合作關係。
李景元絕對是一個大客戶,他要擴大規模,必然需要更多的機器,這就給了劉輝機會。
當然,雙方的合作是互利共贏的。
"太快了,新機器的生產效率太高,短短兩周,倉庫就被衣服堆滿了,以前要堆滿倉庫,工人日夜不停地工作至少要一個月。"
新機器的生產速度確實快,但也帶來了新的問題。
就是生產速度過快,下遊合作商無法跟上節奏。
雖然之前的商人和李精忠簽了合同,但他們的需求不高,拿走的衣服並不多。
結果就是倉庫裡再次堆積了大量的衣服。
如果不暫停生產,堆積的衣服隻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