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移宮即位
朱由校的即位過程,緊密地與“紅丸案”和“移宮案”兩個曆史事件相連。萬曆四十八年(16101novel.com年),明神宗駕崩後,其子朱常洛即位,是為明光宗。光宗在位僅一個月,其短暫的統治充滿了爭議與謎團,尤其是圍繞其突然死亡的“紅丸案”。
光宗朱常洛的寵妃西李選侍,原本欲借光宗的寵愛封為皇貴妃,甚至覬覦皇後之位。然而,光宗的突然病重打斷了這一切。據傳,鄭貴妃指使太監崔文升以通利藥(大黃)給予光宗,致使其連瀉三四十次,身體極度虛弱。隨後,鴻臚寺丞李可灼進獻所謂的“仙丹”,光宗服後於九月初一駕崩,時年三十九歲。這一係列事件,後來被後世稱為“紅丸案”,至今仍存在諸多爭議。
光宗去世後,西李選侍與皇長子朱由校一同居住在乾清宮。朝臣們擔心西李選侍會乾預朝政,尚書周嘉謨等人上疏請求她遷出乾清宮,移居噦鸞宮。劉一燝與內監王安設法讓朱由校離開乾清宮,將其安置在慈慶宮,即太子寢宮。在眾大臣的共同推動下,西李選侍被迫遷出乾清宮,從而避免了可能的政治危機,這一事件即“移宮案”。
九月六日,朱由校返回乾清宮,正式登上皇位,改當年八月後的年號為泰昌,次年改為天啟。即位後,朱由校立即采取行動,逮捕了遼東總兵官李如柏,並在十月時將祖父萬曆皇帝和祖母孝端顯皇後合葬於定陵。此外,他還任命遼東巡撫兵部侍郎袁應泰接替熊廷弼,負責遼東的防務。
二、從政之初
朱由校即位初期,麵臨著複雜的宮廷與朝政環境。在經曆了“移宮案”後,熹宗在內廷缺乏依靠,轉而倚重乳母客氏與太監魏進忠。魏進忠,後改名為魏忠賢,逐漸掌握了宮中大權,被任命為司禮監秉筆太監。客氏與魏忠賢聯手,形成了“客魏”聯盟,他們在內廷的權力日益膨脹,與朝中官員特彆是東林黨人產生了激烈的衝突。
東林黨人占據朝中要職,楊漣、左光鬥、趙南星、高攀龍、孫承宗、袁可立等均在重要崗位上任職,使得朝政一度較為清明。然而,客氏與魏忠賢的勢力不容忽視,他們通過打擊東林黨人,逐漸掌控了朝廷,導致廠衛機構橫行,朝綱混亂。
在外部,遼東局勢緊張。天啟元年(1621年),努爾哈赤率軍攻占沈陽,明軍損失慘重。隨後,努爾哈赤奪取遼陽,經略袁應泰自殺殉國。為應對危機,熹宗再次啟用熊廷弼,委以重任,熊廷弼在遼東展開了積極防禦。同時,熹宗提拔毛文龍,派遣其駐守鎮江,加強沿海防禦。
然而,次年(1622年),後金軍攻勢不減,西平堡、平陽橋等地接連失守,明軍將領戰死沙場。王化貞與熊廷弼不得不撤回關內,遼東形勢進一步惡化。同年,熹宗任命袁可立為右僉都禦史,負責登萊地區的軍務,以加強對山東沿海的防禦。同年八月,皇五弟朱由檢被封為信王。
天啟三年(1623年),魏忠賢掌握了東廠的控製權,開始利用閹黨的力量對抗東林黨。此時的熹宗,更傾向於木工技藝,而非處理政務。每當他沉浸於木工時,魏忠賢便趁機奏事,熹宗往往不耐煩地回應,授權魏忠賢自行處理。這給了魏忠賢機會矯詔擅權,排擠東林黨人,導致朝政腐敗,東廠番子橫行無忌。
三、黨爭禍國
天啟四年(1624年),明朝朝廷陷入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政治風暴。左副都禦史楊漣上書彈劾魏忠賢,列舉了其二十四條大罪,試圖揭露魏忠賢的罪行。然而,熹宗朱由校並未采納這些意見,對魏忠賢的信任依舊。隨後,朝廷對反對魏忠賢的大臣們進行了嚴厲的懲罰,陳於廷、楊漣、左光鬥等官員被削職為民,魏忠賢的權力愈發鞏固。
魏忠賢的權力膨脹到了極點,他不僅在朝中一手遮天,還被稱為“九千歲”,各地紛紛為他建立生祠,以示尊崇。與此同時,客氏在後宮中興風作浪,不僅操控皇帝的後宮生活,還涉嫌謀害懷孕的妃子,甚至影響到皇後,其野心昭然若揭,意圖模仿古代的權臣呂不韋,掌握朝政大權。
魏忠賢及其閹黨不僅清除異己,還加劇了對民眾的壓迫,使得社會經濟陷入困境,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東林六君子——楊漣、左光鬥、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顧大章等——相繼遭到迫害,最終在獄中含冤而死,標誌著東林黨爭達到了高潮。
天啟五年(1625年),魏忠賢進一步清洗政敵,楊漣等人被捕入獄後不久即遭殺害。朝廷還下令搗毀東林黨講學書院,徹底切斷了東林黨的根基。同時,魏忠賢利用遼東戰敗的機會,將與東林黨關係密切的熊廷弼定罪處死,其首級被傳至邊疆示眾,以此震懾朝野。
在魏忠賢的操控下,兵部尚書高第被任命為薊遼總督,而曾為遼東防務做出貢獻的孫承宗被迫退休。高第在任上表現出色的怯懦,命令關外各城守軍拆除防禦設施,撤入關內,放棄了包括錦州、右屯和大、小淩河在內的多個戰略要地。唯有袁崇煥堅守寧遠,堅決抵抗,成為了那段黑暗時期中的一抹亮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四、險象環生
天啟六年(1626年)正月,明朝麵臨了自遼東以來最為嚴峻的挑戰之一。後金的努爾哈赤率領大軍,氣勢洶洶地向寧遠城發起進攻。守衛寧遠的明軍由總兵官滿桂和寧前道參政袁崇煥共同指揮。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袁崇煥臨危不亂,果斷召集諸將商討對策,決定實施堅壁清野策略,動員全城軍民共同守城。
袁崇煥的堅定與智慧,在這次戰役中得到了充分展現。他充分利用寧遠城內的紅衣大炮,對後金軍造成了沉重打擊。經過數日激戰,努爾哈赤的軍隊遭受重創,最終被迫撤退,明軍取得了寧遠之戰的勝利,史稱“寧遠大捷”。這一勝利極大地鼓舞了明朝士氣,袁崇煥也因此被任命為遼東巡撫,專理遼東軍務,成為明朝在遼東防務的中流砥柱。
然而,就在寧遠大捷之後不久,明朝京師北京卻遭遇了一場神秘的災難。同年五月,北京王恭廠地區發生了一次規模巨大的爆炸事件,史稱“天啟大爆炸”。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造成了極為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爆炸瞬間,狂風驟起,天空昏暗,無數的人、畜、樹木和磚石被卷入空中,隨後墜落,數萬間房屋被夷為平地,死傷人數超過兩萬。更為詭異的是,爆炸中心地帶竟然“不焚寸木,無焚燒之跡”,衣物、首飾和器皿等物品被拋至遠處的西山,就連在紫禁城修繕圍牆的三千工匠也未能幸免,紛紛從腳手架上墜落,場麵慘烈。
此次爆炸事件的成因至今未有定論,當時的解釋多歸咎於天怒人怨或是火藥庫的意外爆炸,但這些說法都無法完全解釋現場的種種奇特現象。事件發生後,天啟皇帝朱由校不得不頒布罪己詔,宣布大赦天下,以安撫民心,緩解社會的恐慌情緒。
同年夏天,北京及周邊地區又遭遇了自然災害的連鎖反應,先是京師爆發洪水,隨後江北、山東等地出現旱災和蝗災,秋季時,江北再次遭受大水,河南地區亦出現嚴重的蝗災。
五、兄終弟及
天啟五年(1625年),朱由校的一次意外事故,成為了其健康惡化的轉折點。在一次出遊西苑時,他不慎落入水中,雖然最終被救起,但這一事件給他留下了嚴重的健康隱患。自此之後,朱由校的身體狀況日益下降,儘管多方尋醫問藥,病情仍未見好轉。尚書霍維華推薦的“靈露飲”一度讓他精神振奮,但長期飲用後,反而導致了腫脹病,使得朱由校逐漸全身水腫,最終臥床不起。
天啟七年(1627年),朱由校意識到自己的生命已進入倒計時。在八月十二日,他於乾清宮召見了內閣大臣和科道諸臣,表達對魏忠賢和王體乾的信任,甚至封魏忠賢侄子魏良棟為東安侯,這顯示了他在病重之際仍對魏忠賢等人保持依賴。然而,朱由校心中清楚,國家不能無主,於是他做出了重要的決定——將皇位傳給自己的五弟信王朱由檢。
八月二十二日,朱由校在乾清宮駕崩。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他將朱由檢召入臥室,寄予厚望地說“來,吾弟當為堯舜。”這不僅是一種深切的囑托,也是對朱由檢治理國家能力的認可。次日,朱由校再次召見內閣大臣黃立極,表達了對朱由檢的信任和對未來的樂觀,他說“昨天召見了信王,朕心甚悅,身體覺得稍微好些了。”
朱由校的去世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八月二十四日,朱由檢即位,改年號為崇禎,開始了新的統治時期。同年十月,朱由校被追尊為“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莊勤悊皇帝”,廟號熹宗,安葬於明十三陵之德陵,完成了從兄終到弟及的皇位傳承。
六、酷愛建築
朱由校,這位在位期間明朝風雨飄搖的皇帝,卻有著與尋常帝王截然不同的個人興趣——建築與木工。他的這一愛好,在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以至於後世提及明熹宗,往往離不開“木匠皇帝”的綽號。
朱由校對建築的癡迷,不僅僅局限於理論上的研究,他更是一位實踐者。他親手設計並建造了各式各樣的建築模型,其中最為人稱道的是一處仿造乾清宮的小型宮殿。這座宮殿雖隻有三四尺高,但結構精細,布局巧妙,其精巧程度令人歎為觀止,充分展現了朱由校在建築設計方麵的天賦。此外,他還創作了一座沉香木假山,假山上的池塘、亭台樓閣等景觀雕刻得栩栩如生,細膩入微,堪稱藝術珍品。
朱由校對體育活動也頗感興趣,特彆喜愛蹴鞠(即古代足球)。為了滿足自己對這項運動的熱愛,他親自設計並建造了五座蹴園堂,供自己和宮中的太監們進行蹴鞠比賽。這些建築的設計既考慮了實用功能,又融入了他對美的追求,體現了朱由校在建築藝術上的獨特見解。
除了個人愛好,朱由校對朝廷的重大建築工程也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在天啟五年至天啟七年間,明朝對皇極殿、中極殿和建極殿進行了大規模的重建工程。朱由校不僅對這些工程給予了高度關注,甚至親臨施工現場,從起柱、上梁到插劍懸牌,每一個環節都不放過,顯示出他對建築工藝的深厚興趣和專業素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七、喜好男色
在晚明時期,社會風氣開放,同性戀情的表達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社會的寬容,甚至在文人雅士之間形成了一種風雅之事。明熹宗朱由校,這位在位期間明朝麵臨重重危機的皇帝,卻以一種非傳統的姿態出現在曆史舞台上,他的情感世界中,對男性的偏好尤其引人注目。
朱由校對女性的興趣似乎並不濃厚,史料中多有記載他“厭近女色”、“上不好女色”。這種對異性情感的淡漠,在封建社會中顯得頗為另類。然而,他的情感世界並未因此而空白,相反,他在宮中找到了一位特彆的伴侶——一位名叫高永壽的太監,因其容貌秀美,舉止溫婉,被宮中人親切地稱為“高小姐”。
高永壽與朱由校之間的關係超越了常規的君臣界限,兩人時常一起嬉戲遊玩,形影不離。在宮廷宴會中,如果高永壽沒有出席,整個宴席似乎都會失去幾分光彩,這足以說明高永壽在朱由校心中的地位。然而,好景不長,高永壽不幸在一次戲水時溺亡於西苑,這一悲劇深深觸動了朱由校的心弦,他悲痛欲絕,為高永壽舉行了隆重的法事,放河燈以追薦亡魂,足見其情感之深。
這種特殊的感情,在當時的文化背景下,雖未遭到公開的譴責,但無疑也為朱由校的個人形象增添了一層神秘色彩。秦徵蘭在其著作《天啟宮詞一百首注》中描述的這段情事,以及劉城的詩句“漢帝椒風絕等儕,六宮粉黛枉金釵。高家小姐蛾眉好,那用淩波窄錦鞵。”,無不透露出朱由校對男性之美的獨特欣賞,以及對傳統性彆角色的某種顛覆。
喜歡古代曆史著名人物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古代曆史著名人物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