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這才分彆落座。
荀儉看了看兩人,開口道“老夫自黨錮之禍後,此次還是第一次離開潁川,想必你們二人都心中詫異,想知道老夫忽然來到洛陽,究竟所為何事吧?”
荀彧說道“小侄有幾分猜測,隻是不知是否確實。”
“哦?那你且先說來聽聽。”
荀彧頓了頓,說道“陛下驟然之間,展現雷霆之威,帝王之術,將一場極有可能禍亂朝綱的劫難,化解於無形。如今朝廷樞紐之大臣,近半被捕入獄,朝野震動。而當初我荀氏一族,原本已打算與馮氏等人聯手,如今事敗,伯父自然要親至洛陽,一為打探虛實,看陛下是否已然知曉我族當日之事,以及是否有對我族動手之意願。二來,如若無事,則家族必然是準備出手,爭奪朝中突然空缺出來的諸多險要官職。”
荀儉麵露欣慰之色“嗯,文若不愧是族中翹楚,果然洞悉事事。不錯,老夫此次,確為此來。不知對這第一件事,你二人有何看法?”
荀攸出言道“以孫兒看來,陛下雖然未必確然知曉我族當初與馮氏等人之協議內容,然而我族之態度,他必然已經猜到幾分,甚至於有可能雙方家族族長見麵之事,陛下也俱已知曉。”
荀儉臉色一凝“嗯?何以見得?”
“很簡單,陛下手中,自雁門起,便有一支外人絕對不知的秘密部隊,此部隊神出鬼沒,刺探消息之本領,堪稱天下一絕。陛下遭逢如此大難,豈有不動用他們四處查探之理?”
荀儉頓顯訝異“老夫久聽傳聞,不想果然有此部隊?”
荀攸點頭道“此事確鑿無誤。隻是此部隊向來隻有陛下一人直轄,旁人莫說我與族叔,便是關羽等大將,也難以調動。他們有多少人,平日如何行動,得了哪些情報,也隻有陛下一人知曉,因此我等並不知情。”
說到這裡,他語氣一滯,隨後又補充了一句“不過……恕孫兒無禮,即便孫兒與族叔得知了其中內幕,也斷然不能透露於叔伯祖。”
荀儉對此倒也沒有意外,更沒有生氣“嗯,理當如此。我荀氏一族,從黨錮之禍起,得以興旺至今,全在行事足夠謹慎,把握有度。此番之所以沒有答應馮氏等人,直接聯手向陛下施壓,隻是幕後相助,讓你二人沒有直接向天子說出應對之法,便是擔心一旦事情敗露,家族因此遭殃。如今看來,幸好如此,否則馮、趙等家族之下場,便是我族如今之結局。”
他一提起此事,荀彧和荀攸,神色之中,都顯出了幾分怨氣。
“恕小侄不恭,小侄當日便曾說過,當今天子之英明,堪稱古往今來罕見明主、英主。我族切抱殘守缺,因循守舊,還僅僅從所謂的世家、士人利益,而與陛下陽奉陰違,隻是……”
荀儉聞言,臉色當即有些不悅,不過緊跟著又歎息了一聲。
“唉……文若所言,老夫如今,也是深以為然。當初一時失足,險些釀成滅頂之災,如今看來,我兄弟幾人所思所想,確已與當今局勢脫節矣……”
荀彧和荀攸臉色一喜“伯父如此說,莫非家族已同意……”
荀儉點了點頭“我族向來是遇英主則迎,遇庸主則退。所謂秉忠貞之誌,守謙退之節。此番既然證明往日所想,確有謬誤,自當及時更正,隻是不知陛下對我族是否有所怨憤?”
荀彧當即否定道“絕對不會。”
“哦?何以見得?”荀儉忙追問道。
“那日大朝會上,陛下對朝中世家大族,拉攏一批,剿滅一批,威懾一批,如此既剪除了禍患,又使得所剩家族,不願或不敢再與陛下為敵,哪怕心中有所不忿,至少明麵上也不會再有所行動。”
荀儉接過了話題道“嗯,此事我也有所耳聞。天子用一個爵位,兩個太守,換來了太原王氏的倒戈一擊。又將鐘繇長子鐘煥從一介白身,破格簡拔為治粟內史,連其如今隻有十歲的二子鐘毓,也做了皇長子劉正的伴讀。司空崔烈也被封了鄉侯爵位,他兩個兒子雖然沒有什麼晉升,可他的一個侄子、兩個外甥,都被陛下拔擢入朝為官。拉攏了這三位,朝中大臣,便有三分之一都站在了陛下一側,再加上錢理、孟建、盧植等人,還有少數立場本就隨風擺動的大臣,陛下自然就穩操勝券了。”
“不錯。這三位便是陛下拉攏的,馮氏等人是被剿滅的,而陛下要震懾的……”
荀彧說到這裡,卻沒有再繼續說下去,可是三人都已心知肚明。
荀儉眯著雙目,捋著胡須,許久之後,忽然開口。
“好,我荀氏一族,從此毫無保留,支持天子,無論是福是禍,有賞有罰,也絕不有負陛下。”
荀彧和荀攸十分驚喜“伯父叔伯祖英明。”
荀儉忽然問道“對了,陛下雖然智勇兼備,卻一向不善權謀之道,此番何以有如此作為?你等確實沒有提點過他?”
荀彧搖了搖頭“確實沒有。不過……小侄倒是聽說了,陛下是在去皇後娘娘的寢宮時,被皇後派宮女將他攔在門外,請他去昭陽殿找淑貴妃侍寢,陛下當夜去了昭陽殿後,第二日便連發兩詔,拉攏了司徒王允。”
“皇後娘娘?”荀儉大感意外。
“雖說是旁觀者清,可能看透如此錯綜之局勢,看來這位大漢的皇後,也絕非尋常人物啊,大漢中興,指日可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