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皇帝治病》_禦虛英豪傳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禦虛英豪傳 > 第一百一十四章 《皇帝治病》

第一百一十四章 《皇帝治病》(1 / 2)

覽罷,呂端就將信箋理了理,放在手中良久,見太後不出聲,便緩緩舒了口氣,稍稍安心道

“太後,官家久病,不可長久拖延,侍醫無能,草野之輩,興許能有大用,倘若……此人欺侮天子,那就是罪大莫及,臣再治其罪以謝天下,猶為不可,老臣以為,可當一試。”

太後也喝了口茶,擔憂道

“如今人心惶惶,著實拖延不得,宰相即刻去處理吧。幾日來,老身身體也同枯木一般,有心無力,全憑宰相辛苦,勞你費心了,呂端!”

太後忽然加重了語氣,“大宋朝局,就握在你的手裡了,你可要慎之再慎呐!”

說罷,她便握緊了右拳頭,“老身想了好幾夜,現在決定,兩府三殿之務都由你決斷,隨時調命,任何風吹草動,你可得看清了。三司暫時也由你兼著,東南各道轉運使,你可得看好了。台垣也由你來管,隨時監察內外突變,必要時,可風聞言事,非常時期,為了我大宋江山社稷,也顧不得祖宗之法了。”

呂端聽此一句,心內滾燙如火,長瘦的身子由不得就從凳子上順下來,繼而伏倒在地,後背已經汗流如注,“老臣,老臣惶恐!實不敢受命,豈能不儘股肱之力,忠貞之節!定當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他邊感激伏拜,邊回想著“兩府、三殿、三司、台垣”。

所謂“兩府”,乃東府“中書門下”,最高長官,加“平章事”,稱“宰相”;西府“樞密院”,掌中央軍政,最高長官樞密使稱“樞相”。

所謂“三殿”,乃是七十萬禁軍統帥部,分為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司、侍衛親軍步軍司,長官分彆稱為殿帥、馬帥、步帥。

所謂“三司”,乃是鹽鐵司、度支司、戶部司,掌管天下財政大權,三司長官稱“計相”。

所謂“台垣”,乃是中央監察機關,品級不大,但是權力極其廣布,可監察中央百官,哪怕宰相,都可以彈劾,甚至皇帝,都可以破其龍顏大怒之危,諷諫其謬誤。

建國三十七年來,這是從未有過的權力巔峰。

開國元勳,皇親國戚,曆任宰輔們,從來都不敢想象的國之重器,如今儘數落在呂端手裡。

後世三百年皇帝,都不能輕易統覽一切權力,今日竟在太後的慈寧殿裡,被授予了已過花甲之齡,曾被譏笑為“糊塗宰相”的呂端手中。

呂端俯身再拜,口內已然吞吐不知所言,“老臣年邁昏花,實在不能獨當重任,臣請寇準入朝輔政,先皇在位時,老臣與他在政事堂隔日押班知印,已經視為宰輔重臣,現在……”

“好了好了,老身也累了,你趕快去找那個鄉野醫生吧,快,快快……”

見太後好似使出了全身力氣,輕輕朝他揮了揮手,淚眼模糊中,呂端也不好再說什麼。剛要起來,卻發覺兩腿已然無力可使,遠處侍奉的太監都急忙跑過來。

“老臣告退。”

見著呂端的背影漸漸遠去,太後哀歎了一聲,繼而又喘了幾下,心中念道

“祖宗保佑,臣妾實在沒有辦法,如今內外騷動,一旦發生異象,臣妾死也不能擔負這江山社稷之危難呐,祖宗大德,蒼天在上,伏願我大宋安然度過此劫,願皇兒早日康複龍體……”

念叨一會,她便又說了句呂端剛才推薦的名字

“寇準。”

這位曾經讓太宗皇帝念念不忘而又咬牙切齒,寵愛有加而又愁眉苦臉,拍案叫絕而又夜半痛罵的人物,此時他的樣貌、神態、舉止、聲音、語氣……全都展現在太後的回憶之中。

“寇準……”

她又念叨了一句,思慮半晌,太後便搖了搖頭,“三十二歲,樞密副使,三十三歲,參知政事,年輕,太年輕了……”

可她還是派人去打聽,寇準此時在什麼地方……

本來,請個鄉野村醫,根本無需宰相親自出馬,然而,宋皇聖體金貴無上,呂端思前想後,還是要親自走一趟,去看看這是什麼樣的草澤神醫。

吃了點尚食局送來的點心,呂端即刻就出了皇宮,乘著轎輿沿著三百米寬的禦道,直奔城南而去。因大宋皇帝陛下駕崩,京城內外,樸素如舊,渾不見往日輝煌燦爛的氣象。

來到乾元樓前,呂端打開簾子,冷清清的宮門前後,隻有數位前內侍省的小廝在灑掃著。忽想起從前太宗登樓設宴的舊景。

彼時乾元樓上,文武聚集,教坊樂中,縱情談笑,吟賞京城。

“王者賜酺,推恩與眾共樂,所以表生平之盛世,契億兆之歡心。”

皇帝說罷,那通衢長廊之上,山車旱船,朝往來如織。市肆百貨,遊戲娛樂,儘可列於禦道之上,南北通透,士農工商,讓詩人都難表言辭,隻能儘情享受。而今禦道的中央兩側,都各置籬笆柵欄,禁止通行。

出了乾元門,修內司和八作司的工人正在修繕太廟,工期也快臨近了。過了秘書省、尚書省以及那莊嚴肅穆的開封府、相國寺,轎輿便在汴河與禦道的交叉口停下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這就是大宋東京最為繁華的汴州橋街,官稱天漢橋,俗稱州橋。

下了轎子,呂端南北望去,雖比往日樸素了許多,然不愧是帝國大都,滿城數十萬臣民,就數這裡最為繁華熱鬨,依舊的熙熙攘攘,摩肩接踵。

幾個侍衛隨從,緊緊跟在宰相身後,生怕路人碰到了呂端的身子。身著便服的宰相,白髯朗朗,依舊的莊肅威嚴。但現在他也如同百姓一般,沒有任何跡象顯示出,這背手緩步的老翁,便是當今大宋朝,不,是整個天下權力最大最盛的帝國宰相。

嘈雜無比的街巷,商貿往來,即使是漢唐盛世也比不過。天子授予商貿的權利和恩澤,讓太宗朝三百萬賦稅中居然一半是商業稅收。

自有生民以來,還沒有一個朝代,如此重視過商業貿易,商人地位史無前例地提高了。

六十年後,一代大文豪蘇軾將跟著他的父親和弟弟,來到京城考科舉,他們將帶著眉山貨物來此經營,以便落戶東京。而法律規定,在汴京城內隻要住上一年,政府便承認戶籍。於是大宋皇都,將迎來世界史上第一個百萬大城市的輝煌。

而現在,一切都正在進行。

但今天,宰相無心於觀賞之事。

“四海樓。”

呂端在二十米外便望見了三個赫然大字,連當朝宰相都不得不搖頭讚歎,這酒樓實在是太壯麗了。

“快!快去喊你們掌櫃子出來!”

一侍衛習慣了呼前嗬後,剛說完,呂端便揮手止住了他,“不得放肆。”

“是。”

呂端想抬頭看了眼匾額,卻已經看不到了,那“四海樓”三個大字,太高了,如今隻能看見門前數位書法家留下的墨寶和讚譽。



最新小说: 無極月光林舟許念初 美劇時代大爆炸 魂歸從作死開始 星途璀璨:她比總裁霸道 鬥羅:從極北走出的我有點無敵 東京養妹人 穿成超稀有雌性,被大佬們追著寵 軍火商奶爸,帶娃清掃娛樂圈 葉堂采褚三 重生,守護心尖上的啞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