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回 泉州城書信來,恍如隔世(1)_帥哥靚妹鬨紅塵_思兔 
思兔 > 武俠修真 > 帥哥靚妹鬨紅塵 > 第53回 泉州城書信來,恍如隔世(1)

第53回 泉州城書信來,恍如隔世(1)(1 / 1)

陶之躍老先生不是一個很傳統的人,這在女兒花雨進入省裡的女學就可以看得出來。起初,陶老先生自己教女兒讀書認字,在風雨的大時代,省裡開始創辦女學,他就欣然的讓已經十歲的女兒花雨進了那裡去讀書。

在那個風雨飄搖的軍閥割據時期,那些為了網絡民心的大小軍閥們,也開始學著當時的主流先進思想,為廣大民眾做過很多他們其實很不得已的事情。這其中,在大城市開辦女學就是一個。當然,這些大大小小的軍閥們朝秦暮楚,各種的倒戈將軍之流的人物也很不缺乏,也有占據一方稱王稱霸的短暫的草頭王。以孫先生為首的革命黨掀起了轟轟烈烈的辛亥革命,可是正如阿貴的辮子一般,不是說剪了那條滿清遺老遺少們至為“珍惜”的長長的辮子後,就能成為身體清白的革命黨,阿貴最終還是被“哢嚓”一下子砍掉了項上人頭,到死也不知道是為誰殉葬了。那些假辮子下大腦中的思想才是最關鍵的,所以蔣先生叛變革命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那麼,蔣某人既然能叛變革命,汪某人自然也不會甘於落在人後的也叛變了革命,他們合流以後更是把全中國所有的人民,都投入到了水深火熱之中。

在那個年代,如陶之躍這樣開明的人,也不在少數。他們創辦了早期的中國民間資本實業,從古老的土地中走出來的資本家,懂得一些新學,所以也知道讓孩子們接觸新學的重要性。但是,畢竟他們還帶著滿身的泥土味,所以在外國資本和四大家族的衝擊下,最後也不免得隻有在夾縫中苟延殘喘的份兒。

陶之躍老先生的兩個兒子也都是讀過新學的,還借著官辦的名義出國讀書去了。所以,他的膝下反而隻有女兒花雨在身邊了。看著冰雪聰明的女兒也很向往新學,無奈女學隻在北平和南京、上海等地有,泉州城裡卻沒有開起來。直到花雨十歲了,才總算是有了第一所女學,陶之躍幾乎是想也沒想的就讓女兒去注冊了學籍。

陶家的工廠早些年是開在上海的,把祖上積攢的銀元拿出來,就地取材的開起了一個不大的繅絲廠,經過七八年的努力奮鬥後,就在大上海建立了總部,從生產到銷售算是自己家的一條龍產業。起初開的有聲有色的,又讓資本翻了幾番,是最早的一批民族資本家。曆史書上把他們稱為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

但是,陶老先生卻很不喜歡上海,說那裡魚龍混雜,而且幫派勢力雄厚,他這種資產不大的繅絲廠其實在夾縫中生存的很不容易。因此,又過了不到三年時間,他就慢慢的把資產轉移到泉州這裡來了,畢竟這是自己的家鄉,祖先們的墳都在距離泉州不遠的鄉下呢。可是,這裡的工業生產很不發達,幾乎還是二十多年前的暮氣沉沉樣子,然而在自己的故土生活,不受那幾個大家族的壓榨,也不用時刻擔心被他們碾壓,他覺得泉州倒像是一個很好的世外桃源。

所以,陶之躍老先生乾脆就叫回來長子,讓他在上海那裡照看著總部,他則基本上都是在泉州。

江南的絲綢曆來是名滿天下的,陶家也一向寬和,所以老先生算是養著了一批儘心儘力的管事的人,因此生意上根本不需要他過多的操心。在上海的總店,他的長子圓滑的個性,是完全可以獨當一麵的,也很應付自如。特彆是,這個孩子不是花天酒地的主兒,有了老婆孩子,屬於從小教育的比較規矩的人,即使在燈紅酒綠的大上海生活,卻沒有沾染任何的惡習。

陶老先生對長子從不賭博、不酗酒,也從不在紅燈區混跡是很放心的,所以才把上海的事情都交給他管理。逢年過節兒子帶著一家三口回來,都是其樂融融的。而次子在國外專研化工行業,竟然入了迷,跟在德國的一個導師門下,很有成就。陶老先生幾次叫他回來,但是這個小兒子也都婉言拒絕,也就任由他了。

陶之躍的夫人陶張氏是老家另一個村的,自小就知書識禮,主要是操持家裡的事,這讓他成為了諸事都不用操心的老翁,雖然他還不到五十歲的年紀。也因此,他就更加的疼愛在身邊的這個小女兒了,幾乎是滿足她一切的要求,包括送她去新學堂裡讀書。而他的主要事情,反而就是每天接送花雨了,不過,他也是樂在其中的快樂著。

陶之躍從剛開始對創辦繅絲廠感興趣的時候,就把在鄉下的管家帶來了,這是一個從他父親起就在陶家的老管家的後代,為人忠誠老實,而且極為聰明,很快就學會了管理繅絲廠的大小事務。管家的名字叫陶明禮,他對招入繅絲廠的人都做了仔細的調查,屬於樸實的人才夠資格進廠。因此生意做得很好,陶之躍基本上天才過去看一眼,其它時候就在家裡。也因此,形成了泉州和上海之間的緊密聯係,陶先生可以做富家翁寄情山水。

他每天早晨吃過了早飯後就坐著車,把女兒花雨送到學校,然後回家寫寫字,在小城的幾處遊園中悠閒的轉轉,或者在園中閉目養神一會兒。午飯前再去接回女兒花雨,中午小睡一會兒後,又送花雨再去學校,下午在戲院聽聽地方戲劇。差不多學堂要下學了,他就去接回花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每一天,他就這樣安閒的過著。家中的仆婦等,也都是從鄉下的府裡帶來的,很信得過。包括司機田丹,是管家考察了很多人後,選了一個有家的本地人,很放心的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

他每天都是這樣,生意上不需要他操心。有長子和大管家照顧著,他完全可以放心,他隻要照顧好小女兒花雨和讓自己舒心就可以了。

一九三三年,對於大多數的中國人來說,是難得的一個平靜的年。雖然日本人占領了東三省,並且建立了一個亂七八糟的滿洲國,但是大多數國人是根本不認的,二十多年前皇帝就被趕出紫禁城了,那個叫做溥儀的小皇帝是在日本人的刺刀下活著的,何況根本沒人認。私下裡,大家都說這個皇帝與曆史上出現過的各種“兒皇帝”有什麼區彆?要不了幾年後,最終都會被打垮的,隻是時候未到而已。

但是在泉州城裡,也開始流傳著日本人開始覬覦華北乃至全中國的話題了,不過日本人在泉州隻有一家商社,掀不起風浪,也非常的老實。陶之躍在與人閒談時,聽到了很多這樣的話以後,給上海的長子去了電話,才知道上海的日本人太多了,特彆是很不服管教,時常的要惹事,但是政府卻一味的慣著日本人,讓他們更加的驕橫跋扈。他就囑咐兒子機靈著點,一旦有什麼太大的風吹草動,就關了門,趁早回來,一家人在一起還安生些。

即使日本人的野心這樣越來越明顯了,但是在各種傳聞不斷中,秉承著“攘外必先安內”的蔣先生卻與絕大多數的國人思想相悖,他對打內戰倒是很用心,而且七八年來在中原大地上打的不亦樂乎。所以,那時候南京城裡也是風雲變幻的很厲害,各地的軍閥不是那麼俯首帖耳的,時不時的就要反水,打不過了再服從中央政府。總之是服了又反、反了再被打服,反反複複的,中華大地上好不熱鬨。

就是這樣的日子,讓蔣先生很難過,他的中央軍也就十萬的樣子,比起全國的軍閥隊伍明顯不足,所以他就經常施展起了手腕,采取拉一派打一派,或者用一些小恩小惠收買人心,不但收買那些地大人多的大軍閥,也收買大軍閥下麵的將軍們,隻要能為我所用,手段是無所不用其極。因此,蔣先生在內戰中還是占儘了上風的。

在這種時聚時散的中原大戰之下,百姓們算是倒了大黴了,說他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那是一點都不過分的。可想而知,諸如陶之躍這樣的民族資本家,他的日子也是很不好過。隻是守著不敗的一點家業,比更底層的老百姓生活稍微好一點而已,但是也被壓榨的受不了。

現在,得知日本人蠢蠢欲動的要揮兵直下,富庶的江南自然不免要遭到戰火的塗炭。所以,陶之躍才反複的勸長子儘早回來,以免受到戰爭的影響。

不久之前,一支破衣爛衫的隊伍轉戰到泉州不遠的地方後,陶之躍倒是聽聞了不少新鮮的事。說這支隊伍是為窮人們打天下的,而且所經過的地方是秋毫無犯,惹得窮苦百姓紛紛加入了隊伍。但是,這支隊伍也是蔣先生一力要剿除的“匪”,所以緊跟著到來的就是中央軍和地方軍閥,免不了還要禍害當地的百姓。不過,據說在蔣先生收服這些大大小小的軍閥勢力時,發生了分贓不均的事,導致他們之間嚴重的貌合神離,所以最後還是被這些不多的“匪”,輕鬆的又轉戰走了。緊跟其後的中央軍也就撿了老百姓作為軟柿子用力的捏,冤殺了不少人。

陶之躍對這些感到很氣憤,雖然他的思想還沒有那麼的先進,但是殺老百姓在曆史上都是得不到好名聲的,既然老蔣的隊伍樂此不彼,那麼看來說不定那些被叫做“匪徒”的隊伍將來還真的能成事。

由於戰事緊張,陶之躍就把夫人和女兒送到了鄉下去避避禍,大半年後才再次接回來。

這之後各種傳言也紛紛擾擾的有了,說是蔣先生最怕的就是這些“匪徒”,這是他最終“統一全國”的最大的障礙的,所以務必要清剿乾淨。但是,七八年了,他把主要矛頭對準了共產主義,而且在他背叛革命的時候就大肆的屠殺了千千萬萬的人,確實越殺越多、越剿越多,搞得全國很多地方都出現了小塊的根據地。蔣先生卻還在做著統一全國的黃粱美夢,可是既然剿不滅“土匪”,對那些大大小小的軍閥也是無可奈何,隻能以利誘之。然而,那些軍閥全部都是貌合神離之輩,今天可以在一起喝酒吃肉,明天就可以刀槍相向。老蔣也隻是一個名義上的“大總統”而已,他始終沒有取得全國認可的完全意義上的“總統”地位。這主要是以他為主的四大家族的貪婪和腐敗,把權力和金錢妄想都攏到自己家裡,這哪裡是當年孫先生的本意呢?

喜歡帥哥靚妹鬨紅塵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帥哥靚妹鬨紅塵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大武王朝假太監李顯 我就是個開挖掘機的 零之強權 離婚後,她成了陸總白月光 重生之傅先生這次不退婚了 嫡女貴不可言 都市之幸運值99999 人在水月洞天:開局夢入神話 穿越獸世我會變身大豹子 大宋梟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