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狂少!
官窯是宋朝大觀與政和年間,於汴涼所造。
青瓷釉色晶瑩惕透,有開裂或呈冰片狀,粉青紫口鐵定是其特色。
南宋時在今杭州市鳳凰山南麓烏龜山郊壇另設新窯,稱“郊壇下官窯”。
眼前這件南宋官窯渣鬥,胎為黑、深灰、淺灰、米黃色等,有厚薄之分,胎質細膩。
釉麵乳濁,多開片,稱為“蟹爪紋”,釉色有粉青、淡青、灰青、月白、米黃等。
因器口中施釉稀薄,微露紫色,足上卻偏赤鐵色,故有“紫口鐵足”之稱。
官窯為宋五大名窯之佼佼者,其溫厚含蓄的釉色,古拙質樸的造型,清幽淡雅的意境為曆代藏家所推崇,更被皇家視為珍藏。
清高宗對宋官窯讚譽為“官下柴一等”和“趙宋官窯晨星看”、“趙宋官窯珍以孤”。
由此可見,在清中期宋官窯已是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寶,逼格之高,帝王亦欲求之而難得。
關海山的故博珍藏的宋代官窯器物中,諸多刻有乾隆皇帝吟詠官窯的禦題詩,可見乾隆對其珍視和喜愛程度。
南宋《負暄雜錄》記載“中興渡江,有邵成章提舉後苑,號邵局,襲徽宗遺製,置窯於修內司,造青器,名內窯。澄泥為範,極其精細,油色瑩澈,為世所珍。”
可見,南宋官窯襲汝窯及北宋官窯遺風,即便在南宋本朝,官窯青瓷也已極為珍貴。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這件渣鬥的個頭。
考古收藏界的人們認為,官窯與汝窯一樣,根本不存在大型器物。
而眼前這件渣鬥高度達到了二十四公分,口徑更是超過三十公分。
這樣的個頭,在已知的官窯器物中,絕對是最牛逼的存在了。
見到如此大的官窯青瓷渣鬥,陸飛激動熱血沸騰。
如果這件渣鬥也是殘片,陸大爺非氣半死不可。
咧嘴傻笑欣賞了好一會兒,陸飛打算把這件重寶重新放回箱中。
可手伸到一半又收了回來。
把這樣的重寶與這些碎瓷片放在一起,陸飛實在放心不下。
萬一有個三長兩短,陸飛非得悔青腸子不可。
想了想,輕輕把渣鬥放在地上。
跑回去打開一隻皮草箱子,名貴的頂級水貂皮毫不吝惜的抱出一大堆。
用剩下的貂皮把箱子內部四壁鋪墊好,轉回去把渣鬥抱過來,再用貂皮包裹兩層,這才放了進去。
渣鬥放好,頂上再鋪蓋兩層貂皮。
仔細檢查一遍,確定萬無一失,這才放心。
蓋上蓋子做好記號,輕輕的搬到一邊,陸飛再次跑回之前存放渣鬥的箱子麵前。
把箱子推到,碎瓷片嘩啦啦倒了一地,抱起箱子準備盛放剛才掏出來的貂皮。
可就在轉身之際,抱著空箱子的陸飛卻突然愣住了。
愣了三秒鐘,把空箱子丟在地上,轉回身蹲在倒出來的碎瓷片近前。
小心翼翼的將一塊兒畫琺琅盤子的大塊兒碎片拿起,下麵一隻十五公分見方,完好無損的水晶盒子呈現在陸飛麵前。
拿起水晶盒子,手電光照射進去。
看清楚裡麵的東西,陸飛眉頭緊鎖雙眼半眯。
狹長的眼縫之中,兩道驚駭,貪婪,興奮,不可思議的精芒爆射而出,儘數打在水晶盒之上。
水晶盒厚度不過六公分左右,裡麵隻有兩件東西。
最上邊是一張雪白色的蛻皮,下邊是一隻蛤蟆的乾屍標本。
這隻蛤蟆通身青灰色,長相相當奇怪。
腦袋隻有拇指指甲蓋左右,小的可憐,跟身體完全不成正比。
而且這隻蛤蟆的腦袋還是尖尖的三角形,與矛頭蝮蛇的蛇頭極其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