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多爾袞的堅持_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 第479章 多爾袞的堅持

第479章 多爾袞的堅持(2 / 2)

第二階段,才是將剩下的百多萬戶遷往京畿。

所以第一道詔令頒行後,除了那些坐擁大量耕地的地主縉紳之外,名下耕地不多的地主縉紳甚至還對清廷感恩戴德,以張縉彥為首的河北縉紳甚至於還弄了一封萬言書,公然要給多爾袞上帝號,將皇父攝政王改為皇帝。

坐擁萬頃良田的大地主大縉紳當然不高興。

但是沒用,刀把子握在建奴手裡,你能怎樣?

相比地主縉紳,北方百姓的感激就更加樸實。

抬旗並免稅的漢民百姓爭相給多爾袞立生祠。

然後逃亡到南方的現象也在一夜之間消失不見。

故土難離,如果能活得下去,誰又願意背井離鄉?

如此一來,建奴治下數省的治安形勢得到極大好轉。

半個月後,清廷緊接著又頒行了第二道詔令——遷徙。

而且多爾袞還留了一個心眼,沒有直接說要把遷徙到京畿的漢民百姓分給滿人做包衣奴才,而隻是說京畿空虛,需要遷徙北方數省百姓充實京畿,而且還騙百姓說,隻要到了京畿就能每丁給耕地五十畝。

因為有了抬旗分地的五十萬戶的範例在前,而且清廷還下發了搬家口糧,所以北方數省剩下的一百多萬戶漢民便很高興的踏上了遷徙京畿的旅途。

到了這會,北方數省的地主縉紳終於意識到了不對勁。

經曆多年戰亂之後,北方數省原本就隻剩下150多萬戶。

現在50萬戶已經劃入八旗漢軍,成了旗人,剩下100多萬戶又被清廷強行遷往京畿安置,這樣一來,就再沒有佃農給地主縉紳種地了,就再沒人給地主縉紳盤剝,今後他們吃誰去?今後就隻能靠自己的雙手去種地,這怎麼行?

此詔一下,建奴治下數省頓時之間激起軒然大波,朝中之漢臣議論紛紛,地方上的縉紳更是痛心疾首,如喪考妣。

對於這些地主縉紳來說,真的是好日子到頭了啊。

於是以張縉彥為首的縉紳代表又上了一道萬言書,聲稱這一舉措會動搖大清國本,讓多爾袞無論如何也要收回成命。

洪承疇、範文程和寧完我也力勸多爾袞收回成命。

因為洪承疇他們看出來,多爾袞在聽取他們意見,對八旗製度做了重大改革之後,卻並沒有繼續沿著他們劃出的道路走下去,而是原地掉頭,一下退回到老汗的八旗漁獵製,多爾袞分明是要將北方數省打造成一個放大版的後金汗國。

這與洪承疇他們理想中的“國度”可相差太遠了。

然而多爾袞卻根本不聽,他是很重視洪承疇他們的意見,但是絕不輕信,在多爾袞的內心還是有著他自己的堅持的,比如剃法,又比如八旗漁獵製,這是女真或大清的根本,多爾袞絕不會因為任何人的勸諫而輕易放棄。

……

當李若璉通過秘密渠道將建奴的這道詔令送到南京的時候,崇禎正在清涼山下的格物科工場親自督造水泥。

要想造出水泥,首先必須得有個窯。

格物科工坊就有大明最好的泥瓦匠,崇禎選了一批泥瓦匠,在清涼山的北麓修砌了一溜足足五十口鍛燒窯。

崇禎隻記得水泥的配料中有石灰石、黏土以及某些添加劑,但是配料比例還有添加劑的種類就不是很清楚,所以隻能摸索嘗試。

五十口鍛燒窯,共分為五個對照組,每組共計十口鍛燒窯。

第一個對照組裝入九成石灰石加一成黏土,十口鍛燒窯中加入不同種類的添加劑,比如說鐵礦石、銅礦石、玻璃又或者木炭等。

第二個對照組裝入七成石灰石加三成黏土,加不同添加劑。

然後依次類推,第五個對照組裝入一成石灰石加九成黏土,每組的十口鍛燒窯中分彆加入十種不同添加劑,然後往爐腔中填充進麥秸開始長時間鍛燒。

崇禎的鍛燒窯,跟常見的磚窯差不多,窯溫通常能達到800度左右。

燒製瓷器的瓷窯的溫度就要超過1200度,普通磚窯的溫度就不夠,然而鍛燒水泥所需要的窯溫那就更高,足足需要1400多度才行。

兒子已經好差不多了,老婆還是咳得厲害,作者君沒什麼明顯症狀,但體能下降嚴重,稍微坐得久些就會累,還要做飯照顧家人,所以隻能儘量保證兩更



最新小说: 天賦,體質,背景,我都是最頂級 無敵:從天龍八部開始 重生70,渣爹後媽顫抖吧 我比你多一個世界之魔獸亡靈法師 奧特曼:我,究極海帕傑頓 胖橘治服如懿傳之肅清懿症 沉寂十八年,我一劍斬落皇朝老祖 我的體內封百鬼 桃源鄉村小神醫 福禧園靈貓夜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