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然而張獻忠卻是不為所動。
“陰平關的戰事丞相就不必操心了。”張獻忠澹澹的說,“有定國孩兒在定然無虞,丞相還是多操心一下恩科的事情吧。”
崇禎十八年剛打下成都時,張獻忠搞過一次恩科,還取了幾十個進士,並且派到各個州縣當地方官,但是因為有幾個新科進士背叛了大西國,或者投降了大順軍,又或者向明軍獻地投降,結果張獻忠一怒之下就把這些進士都給殺了。
然後現在張獻忠深感無人可用,便又想開一次恩科。
朝廷的掄才大典都能當成兒戲,張獻忠也就這點格局了。
“遵旨。”汪兆齡心下有些遺憾,因為他的權力觸角遲遲伸不進軍隊,也就始終無法真正掌握大西國的權柄。
大西國的根本還是120營大西軍。
而這120營大西軍分彆掌握在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及艾能奇手中,而且孫可望等四人跟汪兆齡的關係都極為惡劣。
汪兆齡做夢都想掌握兵權。
但他的嘗試再次遭到挫敗。
……
李定國正帶著10營大西軍駐守在陰平關。
張獻忠打下成都之後,將大西軍分成了120營,各設總兵,分屬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以及艾能奇等四方將軍。
但是四大義子的兵力並不是平均分配。
其中平東將軍孫可望兵力最多有50營。
定北將軍艾能奇兵力最少,隻有19營。
安西將軍李定國麾下擁有26營大西軍,總兵力大約三萬人。
早在三個月前,李定國就察覺到了大順軍的異常,並且準確判斷出大順軍有可能效彷鄧艾走陰平古道,進而率10營大西軍提前搶占了陰平關。
就在李定國率兵搶占陰平關之後沒幾天,大順太子李雙喜率領五千大順精銳作為前鋒悄然抵近陰平關,結果卻一腳踏入李定國設下的陷阱之中。
一番惡戰,五千大順精銳全軍覆滅,李雙喜也被活捉。
今天一早,李雙喜再次被大西軍帶到了李定國的大帳中。
一進大帳,李雙喜就看到李定國手持一卷兵書正認真
“哼。”李雙喜從鼻孔裡輕哼一聲,黑著臉說,“裝模作樣。”
以前同在義軍之時,李雙喜就十分嫉妒李定國,嫉妒李定國長得比他高,比他帥,武藝也比他好,騎射功夫也要遠遠的勝過他。
直到後來他被李自成立為大順儲君,嫉妒心才終於澹了些。
但這次陰平關之敗,卻把之前埋藏心底的嫉妒心重新勾起。
李定國卻也不生氣,放下兵書問道“李雙喜,你想通了嗎?”
“想通什麼?”李雙喜冷然道,“我們大順軍是不可能退兵的,李定國,本太子勸你還是早些投降的好,你要是現在投降,好歹還能撈一個伯爵,要是等到我父皇率領大軍打破陰平關,打下成都,等著你的恐怕就隻有殺頭這一個下場了。”
李定國聞言隻是笑笑,揮手示意親兵將李雙喜給帶下去。
“欸,等等。”李雙喜頓時急了,“你究竟要關我到什麼時候?有本事你就把我放了,咱們再到戰場上分個高下,你要是不敢,那就趁早把我殺了也行,這樣殺又不殺,放又不放究竟是什麼意思?就不能給我個痛快嗎?”
李定國輕歎一聲說“天下義軍是一家呀,我怎會無故殺你?”
“那你就把我放了。”李雙喜虎著臉說道,“再把我的五千標兵也一並放了,然後咱們在戰場上堂堂正正打一場,看是你們大西軍厲害,還是我們大順軍能打。”
多說一句,李定國並沒有對大順軍下殺手,而是一直都是好吃好喝招待著。
“大西軍和大順軍原本也是一家,為什麼非要打生打死呢?”李定國皺著眉頭說道,“兩家難道就不能和平相處?”
“和平相處?幼稚。”李雙喜哂然,“豈不聞一山難容二虎。”
李定國說道“就算一山難容二虎,就算最後大西軍與大順軍之間必然要分個高下,可是現在也遠沒到義軍自相殘殺的時候吧?江南半壁還有雲貴兩廣仍在明軍治下,河北更是淪於建奴鐵蹄之下,此時的義軍難道不應該團結一致,共抗外敵?”
“這……”李雙喜被說得啞口無言,因為他也覺得李定國說的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