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內務府不能和內閣抗衡,就隻能依靠皇帝撐腰,可萬一要是再遇到一個性子軟弱又或者被文官群體忽悠瘸了的皇帝,那內務府就完犢子咯。
從此,銀號還有皇家市易所都會成為內閣的錢袋子。
這樣的話大明就又回到了原來的老路,銀號和市易所再厚的家底也不夠漂沒,然後又是肥了官員卻窮了國家的惡性循環。
所以必須提高內務府的地位。
內務府的武臣品級可以不高。
但是內務府本身必須跟內閣平起平坐。
所有涉及內務府的重大事項,比如增減內務府諸科給事中數目,必須獲得內務府三分之二以上武臣的讚成才行。
要比大朝會表決通過更困難。
這就對內務府的權利形成了一個壁壘。
這其實相當於皇帝、內務府、內閣的三權分立。
其中皇帝地位超然,聯手內務府可以壓製內閣,聯手內閣可以壓製內務府,但既便遭到另外兩方的壓製,內閣或內務府也足以守住基本盤。
那麼內務府和內閣有沒有可能聯起手架空皇帝?
當然有可能,但可能性很小,因為內務府沒有一個絕對的核心,除了皇帝,誰也不可能在內務府做到一呼百應。
至於說黨爭,這樣肯定會導致黨爭,而且還會使得黨爭公開化。
但政治的本質其實就是黨爭,黨外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所以玩政治不可能脫開黨爭,沒黨爭的官場是不存在的。
所以對黨爭隻能引導而不能蠻橫的杜絕。
讓內閣和內務府各管一攤,然後在法度、征稅、用兵、修憲等重大事項上展開博弈,到大朝會一決高下,這才是王道。
所以內務府的政治地位必須提上來。
那如何提高內務府的地位?就從武英殿開始。
這些念頭從崇禎腦子裡一閃而過,又接著說“從今天開始,朕決定將武英殿辟為內務府的公廨,當內務府遇到重大事項時,比如增減內務府諸科給事中之定額,又比如變更各銀號在工坊、商號或工廠中的持股比例,再比如增設銀號或交易所等等事項,則必須召集內務府下所有給事中在武英殿中聚議表決,且必須獲得三分之二以上讚成才行,若未經武英殿之議決通過,皇帝也無權擅自處理內務府之重大事項!”
“啊?”馬鳴騄、張岱等內務府官員當場懵掉。
……
內務府武臣散朝之後並沒有返回驛館或者軍營,而是去了武英殿用膳的消息很快就傳到內閣值房。
內閣值房就在文華殿右前,與武英殿之間就隔著一座皇極門。
聽到這一消息後,路振飛、張慎言、孟兆祥、吳麟征、劉理順等五位內閣輔臣的臉色一下就變了。
這五位都是人精,一下就猜到了崇禎的用意。
“聖上此是何意?”劉理順憂心忡忡的說道,“他莫非忘了南北朝還有五代喪亂?武臣坐大隻會貽害無窮哪!”
“是啊。”吳麟征也愁眉不展的道,“何況內務府還掌握著龐大的財權,聖上若在,當然沒什麼問題,可是聖上萬年之後怎麼辦?”
孟兆祥也跺足道“內務府要錢有錢,要兵有兵,若是再出一個權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聖上此舉真欠妥。”
路振飛和張慎言卻沒作聲。
原因也非常簡單,有顧忌。
孟兆祥他們三個是赴難九卿。
他們兩個卻沒跟聖上共過患難。
而且路振飛和張慎言想到了更深一層。
聖上要提升內務府武臣之地位,未必就是件壞事。
“不行,我等現在就去找聖上。”劉理順說著就往值房外走去,“無論如何也要勸聖上打消此等念頭,如若不然則貽害無窮。”
“同去。”孟兆祥和吳麟征當即跟上。
“且慢。”張慎言趕緊出麵製止,“三位聽我一言。”
攔下孟兆祥等三人之後,張慎言又道“聖上此舉,對於大明未必就是壞事,我等何不靜觀其變呢?”
“張閣老此言何意?”劉理順怫然道,“如何不是壞事?”
“張閣老好生湖塗!”吳麟征也忿然道,“遠的姑且不說,劉良左、劉澤清、高傑還有左良玉等武將專橫擅權可是殷鑒不遠,這還不足以引起警惕嗎?”
“吳閣老此言差矣。”張慎言道,“內務府的武臣也是臣,不僅讀過聖賢書,也是從童生試一路考上來的,跟左良玉、高傑等輩還是有著本質的不同。”
張慎言的言外之意,內務府的武臣從本質上講也是文官。
這兩章真是絞儘腦汁,畢竟作者君隻是一個網絡作者
所以有什麼不周到處,請不要謾罵,這隻是小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