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鄴麵色平靜地聽取李成華和陳渙的彙報,在內衛凶狠的威脅之下,長安所有寺院都已妥協,接受了李鄴劃出的兩條紅線,良田不能超過人均五畝,不準控製良人。
至於銅鐵認捐不是紅線,它是寺院們的虧欠。
「殿下,初步統計,官府增加土地一百餘萬畝,平民二十餘萬人,銅鐵不計其數,至少都在幾百萬斤。」
李鄴點點頭笑道「都說寺院是銅鐵大戶,果不其然。」
陳煥稍微猶豫一下道「殿下,所有寺院都妥協了,但寺院們還是懇求殿下稍微放寬一點,把良田放到人均十畝,卑職也覺得人均五畝稍微狠了點。」
「寺院的日子太好過了,所以和尚才會越來越多!」
李鄴冷冷說了一句,他負手走了兩步又道「可以把人均五畝改為人均十畝,但必須用銅鐵來換,我隻拿走一半的銅鐵,現在不行,他們隻能留兩成,要麼五畝地,要麼兩成銅鐵,讓他們自己選,然後由內衛核查,休想私藏!」
李成華和陳煥一起躬身接令,李鄴又對陳煥道「這隻是長安,現在要向所有齊王府的轄地推廣,寺院這些年吃得太飽,現在必須給我吐出來!」
王平川的大馬車已經研製成功,非常舒適,實際上就是古代的房車,很適合長途旅行,但要批量製造就需要大量銅鐵。
靠采礦冶煉需要時間,那麼最快的方法就是收集已有的存貨。
另外就是造船,李鄴希望造一艘萬石的鐵殼戰船,難度不大,實際就是給現有的萬石戰船披一件鎧甲。
還有就是鑄錢需要銅,他們的銅產量不高,一直在使用存貨銅,眼看要用完了,急需再增加存貨。
工學還沒有建造完成,但授課已經開始,王展目前既是船舶署署令,同時也是工學船舶院的學正,相當於係主任,同時負責造船研究所,船舶院目前一共四個教授,三十餘名學生。
這些學生和教授都無一例外地加入造船研究所,一邊上課,一邊科研。
目前上課主要是學習繪圖,然後學習船舶構造,然後是船舶設計,當然需要一步步來,他們需要學習五年,畢業的標準就是每個學生都會獨立設計一艘萬石海船。
學習船舶,實踐非常重要,現在在上基礎課,兩個月後,他們就要趕赴泉州,一邊學習,一邊參加造船。
之所以沒有立刻去泉州,因為現在王展有任務在身,他必須一年內拿出萬石海船的輪槳圖紙。
輪槳從木製變成金屬,性能完全不一樣了,材質,大小,結構都極為重要,差之毫厘失之千裡。
唯一的辦法隻有,反複試驗,一次又一次。
王展打算在兩個月內首先在三千石船上獲得成功。
這會給他積累豐富的經驗,再著手萬石船的輪槳研製,就會少走很多彎路。
當然這種研製會耗費大量銅鐵和人工,這就不是他考慮的事情了。
研究所內,王展在給三十幾名學生講自己設計輪槳的思路。
「首先輪槳是用金屬製作,目前現有的車船輪槳都是木質,隻適合在內海航行,在大海裡,一個海浪就給你拍碎了。
因為是第一次用金屬製作,我也沒有經驗,隻能不斷試驗,首先我考慮用鐵,鐵堅固耐用,銅稍微軟了一點,容易折彎」
這時,一名學生舉手道「先生是否考慮用青銅,我覺得銅合金更輕便堅固。」
說話的學生叫李皋,他父親就是目前車船的首席製作大匠,虎父無犬子,他十歲就跟隨父親研究車船,他父親去年不幸病逝,李皋這次是被內定錄取,他隻讀了五年書,參加科舉的話,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