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事情就比較簡單了,幾天後,大名們抵達了大宰府,迎接他們的是殺氣騰騰的唐軍士兵,極度驚恐之下,大名們不得不簽署了效忠書,並紛紛表態,非常願意成為大唐天子的子民。
但這隻是過渡,半年後,唐朝過來的三十多名縣官紛紛到位,唐軍又以陰謀叛亂之罪抓捕了所有的大名和他們子孫,全部送往耽羅島處死,並沒收他們全部財產和土地。
隨著官員們就位並同時宣布,九州府百姓實行大唐稅賦製度,並免除三年稅賦和地租,島內百姓頓時一片歡騰,紛紛感激大唐皇帝的恩德。
日本國農民的稅賦極為沉重,不光交租,還要交稅賦,實行大唐稅賦製度後,地租和稅賦不用同時繳納,如果租種原來大名的土地,也就是現在官府的土地,那麼三年後,稅賦就不用繳納了,每年隻繳納兩成收獲為地租,如果遇災還能減免。
如果租種彆的地主的土地,彆的地主當然不肯承擔稅賦,還是要用高地租的方式轉嫁給農民,一般要收取五成的收獲為地租。
這個時候農民就有了選擇,可以租種官府的土地,享受低地租免稅政策,也可以替官府做事,不用當農民,一樣能掙錢養家,替官府做事主要是修路和伐木。
甚至還可以去遼東種田,免稅賦、免地租,糧食都歸自己。
隨著九州島改為九州府,天子李鄴任命喬彬出任第一任府尹,同時將十一令國改為十一縣,正式並入大唐。
朝廷還將長安和洛陽的日本籍妓女全部遣返回家鄉配軍,她們也是曆年人口走私的受害者,足有七八千人之多,她們最大的好處就是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習俗已經完全大唐化了,性格柔順,長得也普遍年輕美貌,深受唐軍駐軍將士的喜愛,紛紛娶她們為妻。
唐朝的士大夫們會納妓女為自己的侍妾,但絕不會娶她們為妻。
但普通百姓娶妻不易,他們就不會在意女人的過去,隻要從良就可以了,軍隊士兵都出身低層,自然也不會在意。
娶了這些日本女子為妻,朝廷又承諾給土地,三代免稅,八千士兵也就願意留在九州府,在這裡成家立業,生兒育女。
當然,割取九州島也並非那麼一帆風順,三年後,九州叛亂爆發,參與者主要是九州大地主,唐軍低稅租製度嚴重損害了他們的利益,導致沒有農民願意給他們種地,積怨三年,叛亂爆發了,一萬唐軍毫不留情進行了鐵腕鎮壓,殺死了數千名叛亂參與者,沒收大地主的土地和財產,徹底鏟除了威脅唐朝在九州統治的一大毒瘤。
同時將這些大地主的土地和府宅分給了八千名願意留在九州的唐軍士兵,這些唐軍士兵全部都是娶了唐朝回歸女,組建家庭並生兒育女,才願意留在九州,他們成了九州新的地主階層,對穩固大唐統治至關重要。
唐朝開始大規模修建學校,要求所有孩童入學,五年後,唐朝官府正式對九州百姓全麵實施授名入籍,主要以李、張、趙、王、劉五姓為主。
這五姓主要是留在九州的唐朝士兵和他們的聯姻家族,比如一個士兵姓張,他妻子也跟著姓張,然後他妻子的娘家跟著沾光,也改為張姓。
而其他日本低層百姓都沒有姓氏,由縣官給他們起姓,一般牛、羊、朱、田、米、蔡、井、房、何、胡、柴、林、路等等姓氏。
出現了一個有趣的事情,原本九州府的百姓隻有十幾萬人,但入籍時卻發現人口竟然高達五十餘萬人。
這是大量其他各地的日本百姓舉家湧入九州,他們都想成為大唐子民,他們自然也如願以償,朝廷有規定,隻要入籍時參加了登記,並宣誓效忠大唐皇帝,就可以認定為大唐籍平民。
十年後,日語式微,漢語成為了主流,十五年後,肥前縣士子李歌成為九州府第一個考上進士的本地人,五十年後,日本的痕跡在九州府幾乎消失殆儘,包括所有百姓的內心認同,他們都認同自己是大唐子民,和日本國毫無關係。
在日本國東麵,火燒藤原京事件後,日本皇族幾乎消亡殆儘,朝廷的直屬軍隊也全軍覆滅,隨著李成式率唐軍撤離日本,藤原百川又將前任天皇的孫子白壁王從淡路島迎回,立為新天皇,重建朝廷。
但任何政權都必須以實力為根基,一個完全沒有軍隊實力,沒有財政作為支撐的朝廷,就不會有任何權威,對隻信奉實力而不信奉道德的日本社會尤其明顯。
新天皇登基,全國五十餘家大名,隻有七家大名前來覲見朝賀,其餘大名都冷眼旁觀。
在第二年,山陰道長門、石見、出雲、伯耆、因幡等五國大名集體去長安朝覲大唐天子,都被冊封為縣國王,其國受大唐軍隊庇護,消息傳開後,轟動了日本諸國,各國紛紛派使者前往九州,拜見唐朝的九州府尹喬彬,希望喬府君能引薦他們前往長安朝覲。
在九州府建立的第三年,石見國國王將東北一片土地賣給了九州府,與此同時,九州府又從越後國手中買下了佐渡島,很快石見國和佐渡島發現了金礦和銀礦,引發日本各國探查礦山的熱潮。
石見國先後發現三座銀礦,成為日本第一產銀國,尤其是賣給唐朝的那片土地上,發現了日本國最大的銀礦,佐渡島上也發現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金礦,佐渡島由此改名為金山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