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永剛和寧靜都很惋惜,不能品嘗到這難得遇到的美味!
兩人剛要離開,卻見走來一群氣質優雅的文化人,看他們個個喜氣洋洋、迫不及待的樣子,大概就是這天訂到“寸大官私房菜”的幸運者了。
那些人到門前站住,其中一人指著那招牌問道:“你們知不知道這寸大官是何許人啊?”
眾人紛紛表示不知道。
那人說:“這寸氏是我們和順的第一大氏族,他們家的祠堂也是和順最大的一個,等下吃完了飯,就帶你們去參觀。
這個‘寸大官’呢,是寸氏後人寸品升。他出生在晚清年代,在光緒年間獲得過拔貢稱號,後來他參加了辛亥革命,並在民國元年12月,與李根源一起被選舉為騰衝縣的眾議院議員,是著名的民主革命先驅。
此人很有文才,但性格狂放不羈,自號‘蕉溪酣睡子’,並著有《居竹軒詩文集》等很多作品。
因為寸品升做過大官,而且他的生平事跡在和順的地方曆史和文化中有著非常重要地位,所以後人都尊稱他為‘寸大官‘了。”
另外一個人問道:“如此說來,這家私房菜,也是存大官的後人開的了?”
那人點頭說道:“正是。這棟老宅就是原先寸大官的住宅,已經有280年曆史了,現在的主人是他的外孫女兒。老太太的廚藝也是家傳的。
存氏族人中有個叫寸建柱的,曾經是緬甸國王的禦廚。老太太學會了手藝,又傳給女婿,開了這家私房菜。
不過現在老太太的女婿也老了,主廚的是她的外孫女,算起來也算是寸大官的後人。”
一群人說說笑笑地走進了老宅,虎永剛和寧靜兩人也繼續去尋找吃飯的地方。
走沒多遠,看見一家餐館,兩人在是毫不猶豫地走了進去。
不是因為餓急了,而是看到這家“婆媳私房菜”的店招,充滿了人間煙火氣,店內年輕少婦那和煦如春風的笑容,又最撫凡人心。
還好這家私房菜不需要預定,婆婆當主廚、兒媳當老板娘的家庭式餐館,又最合虎永剛兩人的心意。
她們家雖然有菜單可以點菜,但也是有私藏菜單的。沒有一點與眾不同的絕活兒,就不能稱之為私房菜了。
比如,寧靜問有沒有什麼野菜時,少婦推薦了菜單上沒有的熗拌水蕨菜,說她婆婆的手藝,是其他人家吃不到的味道。
上桌後嘗過,果然味道非比尋常,水蕨菜很嫩,口感細膩軟脆。
無魚不歡的寧靜,在那少婦的推薦下,點了一條跳水魚。這本是川菜和湘菜中的代表菜品,川菜偏麻、湘菜偏辣,而這家做出來的味道兼有了兩種風格,又結合了滇西人愛吃酸的特點,吃到嘴裡淺麻、微辣又帶點淡淡的酸味,魚肉細滑,讓兩人讚不絕口。
寧靜還點了一份糖醋排骨,不為特色,隻想吃一口久違的家鄉味道。
虎永剛隻點了一份和順茄子,算是有當地特色了。茄子是整個放到油鍋中炸熟,然後破開,淋上她家特製的醬汁,吃到嘴裡是鹹中帶甜的口感。
在喜辣的西南地區,能吃到鹹甜口的美食,也是難得。
主食在那少婦的推薦下,點了米飯團。這不是平常把糯米飯捏成飯團,準確地說,應該叫米飯餅。
她家是把大米蒸成八、九成熟的夾生飯,然後拿出來捏成巴掌大小的飯餅,再放到炭火上把米粒烤成金黃色。
端上桌的時候,看起來像是鍋巴,吃到嘴裡沒有鍋巴那麼硬,香酥爽脆的口感彆有一番風味。
吃完飯,那少婦還贈送了一盤時鮮水果,泡了一壺普洱茶。
得知這婆媳倆都是土生土長的和順人,虎永剛興奮地問那少婦,有沒有看過《我的團長我的團》這部電視劇?知不知道是在哪些地方取景的?
沒想到,那少婦居然也很喜歡那部電視劇。
虎永剛最想看看劇中孟凡了的老爹,好不容易放下一張書桌的房子,她不僅知道那地方是在和順圖書館裡;
還知道孟凡了一班潰兵在和順的落腳地是張氏祠堂;
從四川流落到和順、在此苦苦等待遠征軍哥哥、為生活所迫淪為暗娼的小醉姑娘,洗衣服的場景是在河邊的洗衣亭拍的;
“炮灰團長”死啦死啦和長官們開會,沙盤演習南天門大戰的師部、也是虞嘯卿說出“中國人死於漫不經心和聽天由命!”那句發人深省的話的地方,就是李氏祠堂……
吃完水果喝完茶,虎永剛兩人告辭了少婦,去找尋劇中“炮灰們”存在過的痕跡。
那少婦在閒聊時說起過,和順被譽為“活著的古鎮”,2005年就獲得了“中國第一魅力名鎮”的特殊榮榮譽。
當年的頒獎詞是這樣說的:“在和順,古老的民居建築和淳樸的民風、傳統民俗,一起曆經600多年,奇跡般的保存到現在。”
這六百多年來,中原文化、西洋文化、南詔文化、邊地文化在這裡交融碰撞,形成了獨特的僑鄉文化和馬幫文化,使和順成為雲南省四個典型的生態文化村之一。
古鎮依山傍水、環山而建,聚落著寺院、道觀、祠堂和眾多小巷,還有100多幢清代宅院,建築風格中西合璧,既有徽派建築的婉約,又有西式建築的明朗,兼有東南亞風情。
值得慶幸的是,和順古鎮並沒有像麗江、大理那樣的商業化大開發,除去外圍以及李家巷等少數幾條街被開發外,裡麵的大部分古色古香的老建築才得以保留。
和順古鎮現有1000多戶民居,其中保存比較完整、被掛牌保護的明清古建築群就有100多戶。
這些民居多為深宅大院,有三坊一照壁、四合院、多進院及四合五天井等建築形式。
從小巷隨便拐進一戶人家,就有一種穿越時空的意味。那些屋中的柱子、壁板、家具等,雖然已經老舊,但仍然從容不迫地流露著當年建造時的細膩和精致,屋內滿帶著儒家文化氣息的匾額和楹聯也是隨處可見。
每棟房屋上都有華美的雕飾物,有的是以中國古老的民間傳說故事為題材,雕畫的組圖;有的是十二生肖中的動物形象和梅、蘭、竹、菊等一類較為人格化的植物;也有一些是明顯異域特征的鳥獸草木,但都體現了那些主人們的審美情趣和匠心獨具的建造者的技藝高超,也令人目不暇接、歎為觀止!
虎永剛和寧靜兩人,漫步在火山石鋪就的古老石板路上,順著悠長的小巷,時而為一幅幅古老的門神畫像駐足,時而走進一個個陳年老宅,細細品味著那處處透著儒雅氣息的雕廊畫棟、軒窗美案,讚歎著當年的能工巧匠們手藝精湛,漸漸地沉浸其中,久久不願離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