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被調去洛陽?_我在大唐躺平擺爛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我在大唐躺平擺爛 > 第58章 被調去洛陽?

第58章 被調去洛陽?(1 / 2)

李隆基說道“可以讓各鎮節度收取鹽稅,但鹽價還是不要漲了,這關乎百姓日常。”

鹽稅這東西,在大唐前期,就不存在。

沒錯,大唐前期采取的是無鹽稅政策。

說起來之前的北周是有鹽稅的,隋文帝楊堅認為農稅充足,不要再苛責百姓了,便廢掉了鹽稅。

後來李淵和李世民父子,也一致認為,應該與民休息,即便朝廷貧困,也堅決不收鹽稅,真正做到了讓利於民。

直到武則天時代,對內大興土木,對外頻繁用兵,大唐局部地區的官府開始進入製鹽行業。

例如史料記載劍南道陵州在武周時期開始施行煮鹽,一分入官,兩分入百姓家。

真正到了李隆基時代,才開始擴充稅種,如戶稅、地稅、鹽稅。

但天寶年間的鹽價依舊很便宜。

《唐會要》有載天寶、至德間,鹽每鬥十錢。

這說明,天寶年間,鹽稅還隻是嘗試階段。

到了李亨繼位,任用第五琦搞榷鹽法,鹽價第一年就暴漲到每鬥110錢。

既然李隆基時代還是嘗試階段,並未出現榷鹽法,各地節度使其實也隻是從中抽取一點稅費。

或者說,節度使賣鹽,但沒有抬價,因為朝廷對商品價格是有規定的。

這個時候的節度使,還不敢公開跟朝廷叫板。

李林甫說道“聖人心懷百姓,是天下蒼生之福。”

李林甫心中總算鬆了口氣,他就擔心李隆基咬著鹽稅不肯放。

這件事已經爭議了相當長一段時間。

給節度使放鹽稅的權力,是極其危險的,這顯而易見,可大唐朝廷現在確實沒錢了。

大唐朝廷現在一年稅收折合是1100萬貫到1300萬貫,但這隻是折合。

就像剛才楊慎矜所說,是以糧食為衡量標準,來核算稅收。

這隻是算法而已,不是說真的現錢就是1100萬貫。

實際上現錢隻有101novel.com0萬貫到250萬貫,其他的都是實物。

至於給各鎮放開鹽稅,到底能不能填平軍費,李隆基心裡其實也沒底,他也懶得去管,交給李林甫便是了。

各鎮節度是否有異心,就要靠權力來掣肘了。

關於權力掣肘,李隆基心裡也有本帳,按照目前帝國各鎮的兵力部署,任何一鎮想要造反,幾乎都會失敗。

各鎮節度使不會那麼蠢,放著手裡的大好前程不要,搞造反。

事實上,李隆基的權力掣肘之術,理論上是正確的。

帝國兵力的部署,以及目前各鎮節度使的關係,都無法支撐其中一個節度使造反。

所以李隆基認為,隻要權力掣肘用的好,不會有人輕易造反,畢竟造反成本太高。

可是李隆基在權力方麵的認知過於理性,這是玩權術人的通病。

他們認為其他人都和自己一樣理性。

偏偏安祿山就不是個理性的人,偏偏楊國忠就更是個蠢貨。

李倓在一邊一句話都不說,他其實心裡有很多話說。

他想告訴李隆基,你這是在玩火,他還想說,你現在直接推行兩稅法,搞鹽鐵專賣都比放權給節度使要強。

但能說嗎?

李倓現在隻能設立技術人設,稍微對政治有點見解,都得完蛋。

而且兩稅法那種得罪天下權貴的事,本來就需要一個精力旺盛的帝王,和一個有公心的宰相配合執行。

李隆基和李林甫搭檔搞兩稅法?

還是算了吧!

至於鹽稅能不能填平各鎮軍費,在場的其實心裡都沒數。

反正權力是已經給了。

說到這裡之後,大殿內再一次沉默下來。

“十郎。”

“臣在。”



最新小说: 從一拳開始五五開 農門替婚之莊園夫人逆襲 至尊仙醫趙二虎無錯版 萬千夢 落在陰陽卷上的那一滴淚 臨江行 高武:新婚第一天,獎勵混沌神體 穿越密室逃脫我在末世開民宿 花城程序員傳 從抽到太陽意誌開始拯救全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