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爺,皇爺。”司禮監秉筆太監高時明神色有些慌張的走進乾清宮。
“怎麼了?”
“皇爺,您下令成立軍事委員會的旨意,被駁回了。”
朱由檢眉頭緊鎖,麵若寒霜,“被誰駁回了?”
“兵科給事中張溥。”
按照明朝規製,六科,掌侍從、規諫、補闕、拾遺、稽察六部百司之事,位卑而權重。
張溥這個人,朱由檢倒是有印象,複社就是他創辦的。
“張溥是怎麼當上兵科給事中的?”
“皇爺,去年吏部增補了一批官員,當時遼東戰事吃緊,由於增補的又是一些禦史、給事中、知縣等品級較低的官員,您沒仔細看就批了。”
朱由檢神色逐漸恢複正常,“那張溥以什麼理由駁回的?”
“那個張溥說,兵事當由兵部掌管,再設軍事委員會,屬於政出多門,於規製不符,故以封駁。”
朱由檢點了點頭,“張溥說的,倒是有道理。”
“裁撤衛所之後,甘肅鎮下的各個衛所根據規模轉為了府州縣等地方編製,其中涼州衛轉為涼州直隸州,把張溥調過去,就任涼州知州。”
“奴婢明白。”
待高時明走後,朱由檢暗自思索。之前他一直抓的是戶部和兵部,對於這些科道言官還真沒怎麼管過。
因為他朱由檢也不怎麼上朝,一般都是召幾個相關的部門官員來乾清宮議事,根本就不給那些言官發言的機會,通常這些言官也都隻是上奏疏彈劾。
這一次,倒是沒有想到直接被駁回了聖旨。
都察院的十三道禦史,與六科給事中,並稱科道言官,聞風奏事,官卑職小,但權力極大。
科道言官品級不過七品,上到皇帝,下到官員,可以隨便罵,就算是官丟了,也不心疼。這也是當初明太祖朱元璋有意如此,以小製大。
可是,後來這些科道言官就變成了黨爭的工具,肆意攻擊大臣,無端彈劾他人,已經失去了原本的作用。
這些科道言官,也確實該管一管了。正好,也壓一壓軍事委員會引起的波動。
朱由檢點手喚來一個小太監,“去將李閣老,左右都禦史,左右副都禦史,吏部的三位堂官,都叫到乾清宮來。”
“是。”
很快,內閣首輔李國普,左都禦史李標,右都禦史王永光,左副都禦史高宏圖,右副都禦史楊鶴,吏部尚書楊景辰,吏部左侍郎溫體仁,禮部右侍郎吳宗達就來到乾清宮。
“臣等參見陛下。”
“不必多禮,賜座,看茶。”
“謝陛下。”
朱由檢看了看這些大臣,“朕近來聽到了一首詩,三十三衝天外天,九霄雲外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變,隻怕凡人誌不堅。”
李國普等人一聽,就知道是張溥封駁聖旨一事觸怒了天威。
朱由檢繼續說道“世人都說神仙好,可神仙也是凡人變的,可現在哪個凡人還能變成神仙啊?”
“以前倒還有些白日飛升的傳說,可現在卻不曾聽聞了,何者?隻怕凡人誌不堅啊。”
“就拿我大明朝的科道言官來說吧,原本的職責是監察百官、查缺補遺,可現在呢,攻擊彈劾,互相指責,儼然成為了黨爭的工具,哪還有一點當初清廉正直的諫臣樣子。”
一聽這話,內閣首輔李國普等人紛紛下跪請罪,“臣等有罪。”
“都起來。”
“謝陛下。”
朱由檢緩緩站起身來,“這不是你們的罪過,也不是朕的罪過,而是你我君臣的罪過。”
“你們請罪,說明你們認識到了這個過失,這很好。同樣,現在朕也意識到了這個過失,既然你我君臣都意識到了這個過失,那咱們今天就想辦法彌補這個過失。”
“李總憲。”
左都禦史李標躬身行禮,“臣在。”
“你是都察院左都禦史,言官之首,你要把這個擔子撐起來。今後,凡是監察官員、彈劾官員不法行徑之事,都歸你負責。”
李標心中大喜,這權柄,可謂是直接在大明朝的官員頭上懸著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而這個持劍者,就是他李標。
“臣遵旨。”